【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骨锚修复急性Ⅲ度指间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骨锚修复21例Ⅲ度急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食指10例,环指5例,
【机 构】
: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手足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骨锚修复急性Ⅲ度指间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骨锚修复21例Ⅲ度急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食指10例,环指5例,小指4例,中指2例。[结果]术后20例患者获得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周可自由活动患指,12周后重返工作岗位,18例患者疼痛完全消失,2例有轻微疼痛。术后侧方应力试验,侧倾角差均小于对侧相应手指的10%。[结论]应用骨锚修复急性Ⅲ度指间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术后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由浓度高、粒径小、密度较小、带少量负电荷的碳颗粒物和浓度高、组成复杂、有毒、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现有的各种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物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于焦化废水无机物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特征,利用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和其反应产物铁盐的絮凝性,协同处理含高浓度悬浮态煤颗粒物和溶解态有机化合物的焦化废水,以期为进一步研发焦化废水氧化处理技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选取表面Zeta电位指标来反映煤颗粒物的沉降性能,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煤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研究高铁酸钾对煤颗粒的氧化絮凝
介绍了电磁屏蔽的原理 ,并重点对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 ,包括非晶合金、导电高分子、发泡金属及纤维类材料等 ,它们的性能、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目的]提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非压缩性骨折概念的初步设想,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非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非压缩性骨折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介绍了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研
为改善潘宁离子源磁场均匀性和提高中子产额,通过模拟离子源内部磁场来设计磁路系统以改善粒子分布,获得阴极下方圆柱形磁体结构、阳极周围环形筒磁体结构、双磁环结构、多磁
<正>后踝骨折(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PMF)在全部踝关节骨折中占7%~44%[1-2]。当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时,临床功能恢复会较差,伴有PMF的踝关节骨折较严重程度相似的双踝
涂覆红外隐身涂层是目前实现目标红外隐身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原理和主要组成,综述了红外隐身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招标采购透明度,节约资源和成本,解决目前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行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
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骨修复作为其主要应用领域,未来聚乳酸类复合材料的研究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方面需要通过无机增强材料(尤其是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