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探索(DISCOVERY)亚洲频道自1994年开播以来,已经拥有多达650万的观众,作为一家私人创办的媒体公司,美国DCI公司凭借其引人入胜的节目题材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155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认可,得到了成功的运作。
一、故事性
故事性和巧妙的悬念设置是作品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纪录片的真实性特征使其与一般的影视艺术作品有质的区别,再加上选题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其故事性就更易于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同。
《探索》节目按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系列,其中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作品对于故事情节的描写细致到每一个细节都环环相扣……欣赏这样的作品,观众如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故事的真实性。如果“给读者创造出一个将日常生活变得极其惊心动魄的境界”是作家的重要职责之一,那么《探索》也可以宣称:日常生活本身便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而《探索》对于历史人物的叙述却是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来重现历史的,讲述的故事贴近生活内涵。对于这种题材的纪录片,我们制作时更多的是采用资料与采访剪接的编辑手法。当然,前者的方法需要人力、物力的大投入,是资源的重新整合,而后者则比较节约成本。相比之下,两者的利弊得失各有千秋。
二、知识性
《探索》在中国的主要收视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因为它在娱乐中融入了大量知识。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今天,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进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逼迫着人的行为,人对于艺术的欣赏赋予艺术大众化的内涵,大众文化的崛起要求艺术不能仅仅是少数人能够看懂的“后现代”或者“先锋”,艺术更需要关注普通观众的需求,知识性成为驱动观众接受艺术的一个因素,也成为驱动艺术走向大众并被真正认可的一种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答疑解惑,提升观众的知识水平应是纪录片内容的重要部分。
《探索》节目的知识性是我们做纪录片值得借鉴的重要因素。如《大白鲨》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片子并非单纯的说教,而是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评论表现主旨的。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结果用腿拍打水面保持一定速度前进的机器人没有遭到大白鲨的攻击,而静止于水中的机器人却被大白鲨咬烂了一只手臂。曾经受到过大白鲨攻击的冲浪者、捕猎者告诉观众,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受到大白鲨的攻击后都能虎口脱险,因为大白鲨常常会在发现他们不是猎物时舍弃他们。大白鲨的主要食物是海獭和海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可以统计的受到大白鲨攻击的人数只有20个。科学家对鲨鱼出没的海深、海温和习性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们在温度低于自己体温20℃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恒温,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观众提供资料参考,以避免大白鲨的攻击。作品克服了拍摄困难,向观众澄清了媒体对于大白鲨误导性的宣传,最后又以亚洲地区尤其是香港大量捕杀鲨鱼,割取鱼翅然后丢弃整条鱼的行为为话题,疾呼保护这种濒危动物,整个片子近两个小时,而其中的大部分镜头都在向观众展示着未知的领域,怀着对神秘世界而产生的对知识的渴望,观众看完片子,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吸收了科普知识,对环保主题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与共鸣。
目前中国的纪录片本身质量不高。许多作品在题材上、语言上、结构上和风格上都存在相似或雷同的现象。由于对纪实和纪录片理解上的过于自我约束,多数的纪录片创作者几乎没有了创作的激情。创作者脑子里充满固定的观念模式:做纪录片时,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从最早命题作文式的纪录片,到近年来制作者们关注的边缘化问题,风格上普遍遵循自然主义和写实风格,其实可以关注的视角和选择的手段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在这方面能有所更新,知识性也就很容易融入到片子中。生物科技是21世纪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天体物理是人们从孩童时代一直在疑惑和询问的问题,自然生态是当今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些知识可以成为纪录片拍摄的首选。知识性如果能与制作精良的画面配合,加上充满悬念的故事化情节,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市场化
纪录片节目制作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制作动力。《探索》节目自开播以来,已在全世界拥有155个国家的观众,同时用33种语言播放。丰厚的经济效益使其有可能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整合最优秀的资源。DISCOVERY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其专业性。雄厚的实力加上完善的分工才会有专业的技术。DISCOVERY的记者和摄影师专事某一题材的制作,有的摄影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在这方面高度的专业性是不可替代的。拍人物有拍人物的摄像、拍动物有拍动物的摄像,在拍動物上又分专门拍猴子的、专门拍鲨鱼的。就像《大白鲨》里讲述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近距离研究大白鲨的生殖规律,而知道什么样的大白鲨何时在什么海域以什么为诱饵出现,并且拍摄到他擒获猎物的镜头,恐怕整个美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就只有那么几个几十年研究大白鲨的水底摄像师能够做到。可以想像,由这样的专家利用尖端的设备制作出来的作品水平自然是外行难以企及的。规模出效益,DISCOVERY的效益也是外人难以企及的。
中国最早将纪录片栏目化运作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编应启明指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受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发达地区相继成立纪录片频道:上海、深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等;但另一方面,综合频道纪录片栏目因为收视率不高,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而日渐萎缩或退出黄金时段。这说明,中国的纪录片还不能适应市场,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
市场化也就是大众化,制作纪录片要关心好看不好看,重视收视率,这是一个思维转变,它给创作者、创作方式、创作观念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首先要摈弃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象的观念,要真诚地用心琢磨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纪录片。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一个提高拍摄技巧等基本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观众的心理和受众的习惯进行研究和理解,借用其他门类艺术创作的一切有效的规律和法则来丰富纪录片创作的问题,这样才能扭转目前纪录片创作过于个性化、沙龙化的做法,使纪录片在中国影视市场、影视业占有应得地位,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生存生活方式的重要艺术门类。
其次,在创作上更需要类型。因为没有类型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国外成功的纪录片频道的运作充分说明,要成功就要走规模化、市场化路子,把个性化转化成类型。比如,一部片子,你也许辨别不出这是哪个导演做的,但是一定能够区分它是DISCOVERY的,还是GEOGRAPHY的。而我们国内,好的作品还只是停留在对导演的区分阶段,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区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通过对《探索》的分析,对我们今后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一、故事性
故事性和巧妙的悬念设置是作品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纪录片的真实性特征使其与一般的影视艺术作品有质的区别,再加上选题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其故事性就更易于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同。
《探索》节目按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系列,其中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作品对于故事情节的描写细致到每一个细节都环环相扣……欣赏这样的作品,观众如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故事的真实性。如果“给读者创造出一个将日常生活变得极其惊心动魄的境界”是作家的重要职责之一,那么《探索》也可以宣称:日常生活本身便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而《探索》对于历史人物的叙述却是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来重现历史的,讲述的故事贴近生活内涵。对于这种题材的纪录片,我们制作时更多的是采用资料与采访剪接的编辑手法。当然,前者的方法需要人力、物力的大投入,是资源的重新整合,而后者则比较节约成本。相比之下,两者的利弊得失各有千秋。
二、知识性
《探索》在中国的主要收视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因为它在娱乐中融入了大量知识。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今天,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进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逼迫着人的行为,人对于艺术的欣赏赋予艺术大众化的内涵,大众文化的崛起要求艺术不能仅仅是少数人能够看懂的“后现代”或者“先锋”,艺术更需要关注普通观众的需求,知识性成为驱动观众接受艺术的一个因素,也成为驱动艺术走向大众并被真正认可的一种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答疑解惑,提升观众的知识水平应是纪录片内容的重要部分。
《探索》节目的知识性是我们做纪录片值得借鉴的重要因素。如《大白鲨》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片子并非单纯的说教,而是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评论表现主旨的。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结果用腿拍打水面保持一定速度前进的机器人没有遭到大白鲨的攻击,而静止于水中的机器人却被大白鲨咬烂了一只手臂。曾经受到过大白鲨攻击的冲浪者、捕猎者告诉观众,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受到大白鲨的攻击后都能虎口脱险,因为大白鲨常常会在发现他们不是猎物时舍弃他们。大白鲨的主要食物是海獭和海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可以统计的受到大白鲨攻击的人数只有20个。科学家对鲨鱼出没的海深、海温和习性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们在温度低于自己体温20℃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恒温,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观众提供资料参考,以避免大白鲨的攻击。作品克服了拍摄困难,向观众澄清了媒体对于大白鲨误导性的宣传,最后又以亚洲地区尤其是香港大量捕杀鲨鱼,割取鱼翅然后丢弃整条鱼的行为为话题,疾呼保护这种濒危动物,整个片子近两个小时,而其中的大部分镜头都在向观众展示着未知的领域,怀着对神秘世界而产生的对知识的渴望,观众看完片子,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吸收了科普知识,对环保主题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与共鸣。
目前中国的纪录片本身质量不高。许多作品在题材上、语言上、结构上和风格上都存在相似或雷同的现象。由于对纪实和纪录片理解上的过于自我约束,多数的纪录片创作者几乎没有了创作的激情。创作者脑子里充满固定的观念模式:做纪录片时,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从最早命题作文式的纪录片,到近年来制作者们关注的边缘化问题,风格上普遍遵循自然主义和写实风格,其实可以关注的视角和选择的手段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在这方面能有所更新,知识性也就很容易融入到片子中。生物科技是21世纪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天体物理是人们从孩童时代一直在疑惑和询问的问题,自然生态是当今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些知识可以成为纪录片拍摄的首选。知识性如果能与制作精良的画面配合,加上充满悬念的故事化情节,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市场化
纪录片节目制作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制作动力。《探索》节目自开播以来,已在全世界拥有155个国家的观众,同时用33种语言播放。丰厚的经济效益使其有可能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整合最优秀的资源。DISCOVERY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是其专业性。雄厚的实力加上完善的分工才会有专业的技术。DISCOVERY的记者和摄影师专事某一题材的制作,有的摄影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在这方面高度的专业性是不可替代的。拍人物有拍人物的摄像、拍动物有拍动物的摄像,在拍動物上又分专门拍猴子的、专门拍鲨鱼的。就像《大白鲨》里讲述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近距离研究大白鲨的生殖规律,而知道什么样的大白鲨何时在什么海域以什么为诱饵出现,并且拍摄到他擒获猎物的镜头,恐怕整个美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就只有那么几个几十年研究大白鲨的水底摄像师能够做到。可以想像,由这样的专家利用尖端的设备制作出来的作品水平自然是外行难以企及的。规模出效益,DISCOVERY的效益也是外人难以企及的。
中国最早将纪录片栏目化运作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编应启明指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受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发达地区相继成立纪录片频道:上海、深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等;但另一方面,综合频道纪录片栏目因为收视率不高,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而日渐萎缩或退出黄金时段。这说明,中国的纪录片还不能适应市场,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
市场化也就是大众化,制作纪录片要关心好看不好看,重视收视率,这是一个思维转变,它给创作者、创作方式、创作观念都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首先要摈弃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象的观念,要真诚地用心琢磨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纪录片。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一个提高拍摄技巧等基本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观众的心理和受众的习惯进行研究和理解,借用其他门类艺术创作的一切有效的规律和法则来丰富纪录片创作的问题,这样才能扭转目前纪录片创作过于个性化、沙龙化的做法,使纪录片在中国影视市场、影视业占有应得地位,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生存生活方式的重要艺术门类。
其次,在创作上更需要类型。因为没有类型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国外成功的纪录片频道的运作充分说明,要成功就要走规模化、市场化路子,把个性化转化成类型。比如,一部片子,你也许辨别不出这是哪个导演做的,但是一定能够区分它是DISCOVERY的,还是GEOGRAPHY的。而我们国内,好的作品还只是停留在对导演的区分阶段,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区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通过对《探索》的分析,对我们今后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