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与学术传播

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互联网和数字传播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媒体内容、载体、功能、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日益融合互通.作为文化产业中传统媒体的学术期刊,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踏准社会进步节拍,与时俱进,树立文化产品运作和学术经营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在新时代,让学术期刊这一公共文化产品与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紧密结合,实现刊发的学术成果、搭建的学术平台、贮存的知识信息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满足不同阅读和使用习惯的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其他文献
功能语言学认为,研究简单句的生成机制,要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基本原则,考查从现实情景到语义结构再到句法结构的全过程.简单句的语义结构既反映现实情景,也是简单句在语言层面表达的内在驱动力.在现实情景到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向语言层面的映射过程中,说话人因素是重要的语义筛选器,它从语句的交际目的、主观评价、认知框架等角度对句子生成进行语义选择,从而构成整个简单句的生成机制模型.
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为了更为深入、有效地体现高校的育人职责.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协同、部门协同、课堂协同与评价协同的育人方式不是各自为政,而是同向同行,相互联系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教学只有做到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相互协同,才会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道教对宋代人的艺术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深深根植于宋代文人墨客的脑海里.受道教影响,宋代美学呈现万事顺应自然规律、万物复归质朴的特点和大美至简的态度,这使艺术家们对世间万物的体认和对美的真谛的探寻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宋徽宗的书画作品中展现出的道教思想和极简美学风范尤为典型,其花鸟画里的返璞归真气质、书法作品中的自然恬静都是道教与宋代美学相融合的见证.宋徽宗的创作呈现出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和融于自然等三个层面,既向世人展示了宋代书画艺术的至高成就,也为后世的艺术创作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与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充实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内容.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时代的特征,以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情为前提,构建有效的网络思政育人模式,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身处晚明社会的方以智以复古姿态融入晚明诗学浪潮中,其早期诗集《博依集》折射出自身复古诗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雏形.在创作中,方以智既昭示了复古立场,又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复古理论进行了丰富与拓展.同时,方以智对复古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展现出了复古观念的新变.通过《博依集》对方以智早期的复古诗学观与晚明诗学思潮进行探讨,有利于推进方以智的个人研究,也有利于还原晚明诗坛的真实面貌.
文化资源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成的要素之一.长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利用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搭建深度交流平台来促进文化产业对接,塑造长春文化IP以打造地方文化形象,创新地方文化业态而延长文化产业链条,融入文旅“双线”规划来促进本地文化消费,深化产业国际合作进而开拓东北亚文化市场等五个方面,可以提升长春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推动长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全.
本文以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抓手,从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实习制度、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优化高师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探索提高高师历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路径.
习近平的新发展理念让中国各个领域掀起了创新浪潮.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受西方现代性的影响,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分析,判断西方“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源性文化存在的现实价值,旨在使大学生在多元化思想激荡的时代对本土文化更加自信,体现中国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政经词汇的翻译质量关乎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在英译中国特色政经词汇时,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考量词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对文化因素予以保留、加以替换、给予补偿或适当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