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到做父母的说:“孩子还小,哪懂得这个道理?就别为难孩子了。”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到底孩子几岁才算“长大”,才可以讲道理?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无律阶段”(约五岁以前):行为只是感官动作的自然反应或反射,而没有道德意识。第二是“他律阶段”(约五至十岁):多以做了一件事或行为的具体后果来判断或决定行为是非善恶,此时会片面尊重成人的权威。第三为“自律阶段”(约十岁以后):多以行为的动机为判断善恶的根据,逐步迈向成熟。
因此,当我们谈品德教育时,可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先要了解孩子道德发展的关键条件—— 认知发展的阶段,成熟到什么阶段;然后再根据成熟的条件,思考如何创造理想学习的环境与经验,来促成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处于“无律阶段”的学龄前孩子,在道德判断上常容易受到情绪上或周围人的影响,也不具备思辨的能力。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兴趣的,或成人认为是好的,就认为是好。一般而言,对这一时期孩子的品德教育,需要多一些引导与约束。下面是对“无律阶段”孩子父母的一些建议:
明确告知期望 在此阶段的孩子因为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父母要明确清楚地告诉孩子在某一环境里适当的行为是什么,并要求孩子表现出来。如:脱下的衣服该放在哪里,不可随意摘公园的花等等。
父母以身作则 在孩子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下,最易受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影响。因此父母应将希望孩子养成的品格在生活里示范给他看。
避免负面影响 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在生活中哪些是父母想要他们学习的,哪些不是,所以往往对父母的行为照单全收。因此父母要特别留意日常非语言行为是否有和对孩子的期望相抵触的地方,如适当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等。
鼓励行动实践 一般对有品德的人的认定,是着眼在其道德行为而非道德知识。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虽尚未成熟,可能不解行动背后的意义,但道德的行动是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不该缺席的,所以还是要在可塑性高的此阶段,指引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地方,做适当的事情。
上述这些建议虽是就认知发展阶段而提出,但也不必有绝对的分野,主要是因为孩子本身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而后天和环境互动的经验也有不同。
最后要提醒所有父母的是,道德价值常是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过程中,通过微妙的方式默默传递,如何有效让价值内化,父母本身对此类价值的感悟常是关键。孩子在家庭里受到的教导,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比在学校或社会中所受的多,也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无律阶段”做好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无律阶段”(约五岁以前):行为只是感官动作的自然反应或反射,而没有道德意识。第二是“他律阶段”(约五至十岁):多以做了一件事或行为的具体后果来判断或决定行为是非善恶,此时会片面尊重成人的权威。第三为“自律阶段”(约十岁以后):多以行为的动机为判断善恶的根据,逐步迈向成熟。
因此,当我们谈品德教育时,可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先要了解孩子道德发展的关键条件—— 认知发展的阶段,成熟到什么阶段;然后再根据成熟的条件,思考如何创造理想学习的环境与经验,来促成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处于“无律阶段”的学龄前孩子,在道德判断上常容易受到情绪上或周围人的影响,也不具备思辨的能力。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兴趣的,或成人认为是好的,就认为是好。一般而言,对这一时期孩子的品德教育,需要多一些引导与约束。下面是对“无律阶段”孩子父母的一些建议:
明确告知期望 在此阶段的孩子因为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父母要明确清楚地告诉孩子在某一环境里适当的行为是什么,并要求孩子表现出来。如:脱下的衣服该放在哪里,不可随意摘公园的花等等。
父母以身作则 在孩子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下,最易受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影响。因此父母应将希望孩子养成的品格在生活里示范给他看。
避免负面影响 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在生活中哪些是父母想要他们学习的,哪些不是,所以往往对父母的行为照单全收。因此父母要特别留意日常非语言行为是否有和对孩子的期望相抵触的地方,如适当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等。
鼓励行动实践 一般对有品德的人的认定,是着眼在其道德行为而非道德知识。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虽尚未成熟,可能不解行动背后的意义,但道德的行动是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不该缺席的,所以还是要在可塑性高的此阶段,指引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地方,做适当的事情。
上述这些建议虽是就认知发展阶段而提出,但也不必有绝对的分野,主要是因为孩子本身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而后天和环境互动的经验也有不同。
最后要提醒所有父母的是,道德价值常是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过程中,通过微妙的方式默默传递,如何有效让价值内化,父母本身对此类价值的感悟常是关键。孩子在家庭里受到的教导,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比在学校或社会中所受的多,也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无律阶段”做好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