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性护理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干预性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活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按照风湿免疫科常规护理内容进行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另外针对脊柱活动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活动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劳累度、关节的僵硬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程度,这对促进患者日后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干预性护理;活动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06-0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风湿免疫科重要疾病之一,是以人体脊柱强直性炎症病变为特点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颈椎的活动范围最先受到限制,最终会引起整个脊柱丧失全部活动能力。由于AS起病较为隐蔽,因而导致AS患者通常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治疗后整体脊柱活动指数也不理想,这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对23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住院治疗期实施干预性护理,在改善AS患者活动指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根据X线、CT检查、病理学检验以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均表现为腰部疼痛、僵硬、脊柱的活动范围有限、脊柱发生严重强直;患者沟通无障碍,对本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加入研究。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5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9.3±7.1)岁;病程2~5年,平均(3.2±1.5)年。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均一致,并按照风湿免疫科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护理,如健康教育、膳食指导、预防感染、疼痛护理等。观察组另外针对脊柱活动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疾病认知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利用图形、简洁文字、视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的防治方法、日常保健方法等,让患者对治疗、康复充满信心。②颈椎、腰部干预。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颈部及腰部的前伸、后仰及左右回转等动作,活动范围以患者不产生痛感为度,颈部、腰部活动早晚各一次,每部位每次10min。③胸廓干预。指导患者做上肢伸展、扩胸、下肢体前后拉伸等活动,运用患者的体质量对各部位进行被动式牵引,以改善脊柱活动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持续10min。另外,依照患者各部位受牵连的程度不同,可适当增加受限程度较严重部位的活动时间与活动次数。
  1.3 评估标准 采用信用度较高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量表[2],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护理4周时进行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包括躯体劳累度、关节的疼痛度及关节的僵硬度的评分,评分在0~10分之间,0分指患者能轻松达到,10分指患者完全没有达到。每项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活动受限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例(%)]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脊柱活动指数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在干预前脊柱活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劳累度、关节的僵硬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关节的疼痛度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其发病人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并且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严重的特征性表现,通常被患者忽略,导致病情耽误,使脊柱功能、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3],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本组研究是在患者住院期恢复期实施脊柱活动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运动,尽可能的帮助患者保存现存的脊柱功能,预防或延迟脊柱变形,保护胸廓范围,以维持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从而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从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干预性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劳累度、关节僵硬度方面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了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程度,这对促进患者日后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鸣.强直性脊柱炎37例行为治疗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59-60.
  [2]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50-963.
  [3]徐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功能恢复训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7-4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孕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米索前列醇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基本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用药后的宫缩强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语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定期健康宣教;观察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122-01  Abstract:  Keyword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
目的:研究分析自凝刀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3例,将其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83例患儿肺外并发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强化式健康教育模式(连续5d的健康教育+出院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健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病人身心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予以常规妇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产后护理的4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全部产妇均给予常规围产期护理,观察组产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