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不能忽视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我是怎么做好门诊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保证门诊急重患者安全就诊
   急重患者的病情严重,要求时间性强,抢救技术过硬,此患者一般都有焦躁不安,恐惧心理,并希望得到尽快尽好的治疗,所以说,我们首先应做好导诊工作。在导诊时应敏锐、快速、温和,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的病情,将其分诊到适应的诊室,不到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奔波,还可以缓冲患者及陪护的情绪,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专科护士在接受患者之后,熟练的运用专科和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急救技能,快速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抢救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及时准确的得到治疗及护理。如有一老年女性患者,急性肠炎发烧在家人陪伴下到注射室打针,因患者较多,患者及陪护很着急,难免唠叨几句这种情况下,护士观察了解情况后,先用恰当的语言解释、安慰患者及陪护,并先为其处置,并向其他患者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和理解,避免误会和争吵,因此使工作做到了既有重点,又要全面,体现了说话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说,门诊护士接收急重患者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表情,也就是说注意察言观色,短时间迅速了解、掌握、病情、诊断、治疗措施患者情绪,揣摩患者的心理,做好相应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急重患者对疾病担忧心理,护士首先应以敏捷的速度熟练的技术为患者实施治疗处置,让患者首先在心理上对医护产生信任感。接下来应以关心、亲切的言语解释患者的病情,讲明疗效,让患者放心,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担忧恐惧心理接受治疗和护理。
   护士要有良好的服务心理
   门诊有很多慢性病患者及复诊患者,这就要求我们门诊护士,能根据患者在门诊中表现的症状,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医,尽可能缩短在门诊的候诊时间,耐心倾听患者及陪护的各种询问,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倾听者,给予正确解释和指导,使他们高兴走进诊室。复诊患者对医院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来到门诊后要求尽早得到诊治,对医生有较多的选择,希望得到某医生的治疗或不希望某医生的治疗,要求我们按他们的意见分诊。遇到这类患者就要靠我们主动服务,态度要热情礼貌,向患者及陪护做出解释时要有耐心,积极与门诊医生联系,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方便,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从而减轻门诊的工作量。慢性病患者往往对自身疾病有一定认识,因为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不能住院而在门诊治疗,他们在情绪上或乐观或悲观,他们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不耐烦、猜疑心理。这些情绪或心理使他们治疗注射过程中极易出现发牢骚、挑剔等言行,这种情况下护士首先要保持冷静,决不能同患者一样要表示对患者的理解,分析发怒的原因,不要随意附和指责患者的愤怒情绪,认真的对待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重视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是较好的解决方法。护士在施治过程中用本行业的素质、道德、同情语言沟通对待患者的言行,护士作为沟通者,态度要诚恳,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认识到发牢骚本身也是情绪的一种发泄,是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护士在其发牢骚讲怨言的时候应细心聆听,并耐心的予以解释,给予安慰和疏导,使患者以愉快的心理接受治疗处置。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名中年女患者,她美尼尔氏病已有三年。由于病情的缘故,她时常眩晕、耳鸣、恶心,在治疗过程中她的话较多,不厌其烦讲述病史症状,注射时又非常敏感,如果护士对她不是以同情的心理去关怀,而是以厌烦的神色去对待,并对其多话表示反感,则可能使这位女患者的病情加重,因为此病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所以在对待这位患者时,我们都能耐心的倾听她对病情的叙述,让她感觉我们一直在关心她,使其讲出心里话,配合治疗注射工作,在注射过程中注意做到“两快一慢”尽量做到无痛注射,减轻痛苦,使她能对治疗产生信心。对长期注射产生的一些不良反應如硬结、肿胀,告知一些简单有效方法如热敷、按摩等,解除其思想顾虑。对于怀有猜疑性心理的患者应认真讲解药物的疗效,病情的缓解过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门诊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
   小儿患者的心理主要是存在着恐惧心理,其焦点是两怕,一是怕打针,二是怕疼,一般很少能配合治疗护理,这就要求护士掌握一些语言艺术,并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夸奖、诱导等方式,掌握患儿的爱好,让患儿对护士产生信赖友好的感觉,让患儿的父母及亲属感到护士同他们一样喜欢他们的孩子,让患儿配合注射。护士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头皮针穿刺做到一针见血,肌肉注射尽量做到无痛注射,穴位注射力争做到稳而准,因患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我们理解父母焦虑的感受,包容他们过急的动作和言语,避免一些斥责性语言,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做好门诊健康、宣传、咨询工作
   做好陪护人员的宣传工作,也是我们的服务范围,要掌握和了解陪护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促使人们产生对患者的同情,消除他们歧视患者和不尊重患者人格的不道德行为。在门诊对那些打仗、外伤、衣着残破卫生极差患者陪护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如有一青年男性因喝酒打仗致外伤进行缝合处置,由家属护送来院就诊,患者全身上下都是血迹污垢,家属态度很是生气并打骂患者,对家属的行为我们当即予以劝阻,安慰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处置。
   有效利用医院门诊这个窗口,开展社会性咨询活动,医院各种宣教方法、手段、形式,向咨询者宣传讲解,如吸烟的危害,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良好的生活规律,老年冠心病的预防及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得到了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使门诊工作得到患者认可。
   参考文献
  1 杨辉.全面规范性护理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3.
  2 朱晓平.护理服务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71-872.
其他文献
CRP是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CRP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他们观察一些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以后证实血清中造成沉淀反应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获得性干细胞疾病,多为老年患者。此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继发于长期的化疗、放疗,在疾病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白血病[1]。暴发性紫癜又名坏疽性紫癜、坏死性紫癜、出血性紫癜,是一种可致命的出血性急症,起病前常常有感染病史。主要死亡原因为器官功能衰竭、DIC、肾出血[2]。2011年2月收治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坏疽性紫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将护理措施报告
在从概念形成、设计与研究、产品中试与产业化三个阶段,对TRIZ理论方法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以黑龙江省试点企业为例,采用2008年与2010年TRIZ理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5.144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5月对156例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摸索观察:男18~35岁82例,龋坏占22例;女18~30岁74例,龋坏的19例,都有不同形式的阻生,发炎,其中男14例,女12例,患者发炎,严重达Ⅲ度张口受限,并发间隙感染和牙槽脓肿。根据这严重症状,如果按传统方法先消炎后拔牙,势必导致炎症用
关键词随诊随访医疗服务功能延伸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出院患者的随访、随诊成为了医疗服务功能的延伸,也是医院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优良服务的体现。许多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对出院患者随诊随访的必要性、实效性、具体操作和监督管理提出不同见解。
通过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护理教会了患者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合理的饮食护理,指导实施运动治疗,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
上腹痛是内科门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与之相关的内科疾病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内科门诊病例占绝大多数,由于临床症状体征相似点较多,在辅助检查未完善之前,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