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嘢摊”。走在广西靖西县的街头巷尾,总会看到一群女孩手里拿着一串串酸木瓜之类的酸嘢走过,街道两旁除了商铺饭馆,还有不少专卖酸嘢的小摊,那些酸梨、酸萝卜、酸木瓜,让人胃口大开,直咽口水。
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憨厚老实的靖西汉子,把这看似普通的酸嘢生意做成了大事业,打出了响亮的品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自己的创富梦想。
岳母的钱沉甸甸的
2007年3月,广西靖西县酸嘢厂厂长梁忠茂得到一个好消息,他的“靖茂”牌系列特色酸嘢获得了广西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他不禁喜极而泣。
36年前,梁忠茂出生在靖西县安德镇的一个贫困山村。1986年,他考入南宁市一所中专学习农副产品加工,毕业后分到一家酒厂工作。可是没过多久,酒厂由于经营不善破产了,他随之失业。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到街上卖甘蔗。
梁忠茂生性腼腆,不善言辞,在街边守着甘蔗不敢叫卖,一个星期下来,一根甘蔗也没卖出。甘蔗卖不成,他就改行蹬三轮车,可人家见他长得瘦弱,都不愿坐他的车,他忙乎一天还挣不到5块钱。一次,他好不容易拉到一个顾客,不想才蹬到半路,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面对前面的陡坡,他实在没有力气了,只好让顾客下车。这回他不仅没有挣到钱,还得向人家道歉。回到家,妻子埋怨他:“你太老实了,做什么都挣不到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听妻子这么说,他感到很惭愧,这些年为了生计东奔西忙,辛辛苦苦却没赚到什么钱,家里穷得叮当响,周围的人瞧不起,难道就这样贫穷下去吗?他不甘心,决心投点钱做生意,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自己没本钱,他只好开口问岳母借。岳母觉得他过于老实,不是做生意的料,不愿借,但又抹不开情面,还是把仅有的几千元借给了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要他谨慎经营,别再亏本。
拿到钱,梁忠茂心里沉甸甸的,但他并不知道做什么生意才好,走在街上左顾右盼,心里一片茫然。
这家的酸嘢跟别人的不一样
1998年夏天,天气炎热,梁忠茂上街办事,口渴难耐,便走到一家冷饮店买饮料,发现很多人围着旁边的小摊买酸嘢,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他不由眼睛一亮:酸嘢原料丰富,当地的山楂、沙梨、萝卜、蒜头、生姜等都可以用来腌制,加工成酸嘢后酸甜可口,老少咸宜,卖酸嘢投资少、见效快,肯定能赚钱。
梁忠茂做事干脆,想到就做,很快,他的第一批酸嘢上摊摆卖了。可性格内向的他依然不好意思开口叫卖,生意格外冷清。一天,妻子给他送饭,看到他木讷的样子,生气地说:“你这样做生意,不哼不哈的,谁会来买东西,又怎么能赚到钱?真不像个男人!”妻子说完,扯开嗓门叫卖起来,顿时引来了不少顾客。站在一旁的梁忠茂感觉脸上阵阵发热,无地自容。
靖西的酸嘢主要以沙梨作原料,梁忠茂的酸嘢也不例外。满街都是酸沙梨,口感都差不多,尽管他鼓足勇气,大声叫卖,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腌制出特色酸嘢来呢?他冥思苦想。
9月的一天,梁忠茂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信息:有一种萝卜叫珍珠萝卜,个头小,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做酸嘢。他很兴奋,马上打电话向广西区种子公司咨询。当听到种子公司答复说有这种萝卜种子时,他马上赶到南宁买回种子,动员村民播种。几个月后,珍珠萝卜获得丰收,产量多达9000多公斤,他全部收购下来,然后按照加工沙梨的方法试着腌制了一些。谁知15天后,这些萝卜全烂了。看着一坛坛腐烂的萝卜,梁忠茂苦不堪言。
痛定思痛,他认真检查各道工序,最后发现问题出在刷洗萝卜的工具上。以前洗沙梨用的是钢刷,现在洗珍珠萝卜也用钢刷就不行了,因为这种萝卜表皮细嫩,钢刷一刷就破,破了皮的萝卜腌制时容易腐烂。他把钢刷换成了柔软的塑料刷,又加工了一批萝卜,结果还是不理想。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除了保护好表皮外,在腌制过程中还得经常倒缸、换水,以保证缸内温度适宜、发酵均匀,最好每8天倒一次缸,这样才能防止酸嘢腐烂。
难题解决了,梁忠茂腌制的珍珠萝卜既好吃又好看,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有了起色,为了感谢村民对他的支持,梁忠茂在村里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他们。席间,有个年轻人多喝了点酒,头疼不已,有人就拿了点酸嘢来给年轻人解酒。梁忠茂看到这一幕,意识到了什么,脑海里似有灵光闪过。不久,他在腌制酸嘢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特别的料,生产出具有解酒作用的酸嘢来。名声传出去后,许多顾客纷纷前来订购, 6000多公斤酸嘢销售一空,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净赚3万多元。
一下倒掉30万元的产品
2003年,梁忠茂的酸嘢年产量已达10多万公斤,在当地有了名气。生活富裕了,梁忠茂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拓展市场。
有一段时间,梁忠茂经常跑到南宁各大超市考察,寻找合适的代理商。经过反复考察,他和食品代理商王绍雪联系上了,并用靖西汉子朴实的性格打动了这位代理,对方决定帮他推广产品。2004年初,梁忠茂将15万公斤酸嘢发到南宁,然后便在家里等好消息。不料问题发生了。他的酸嘢因为口味单一,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进入超市后被大量退货。卖不出去的酸嘢过了保质期,他只好忍痛全部倒掉,一下损失了30多万元。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梁忠茂欲哭无泪,他精神萎靡,茶饭不思,有一天突然独自跑进了深山里。妻子怕他想不开做傻事,急忙请村民上山寻找。可找了几天都不见人影,一家人都慌了神。妻子正准备去报案,梁忠茂却突然回来了,还带回了100多公斤野生木瓜。原来,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决心另辟蹊径,用新的产品吸引顾客,他上山就是去寻找原料的。看着憔悴不堪的丈夫,妻子一把抱住他放声大哭。
梁忠茂对野生木瓜进行了多次试验,将单一的酸甜口味增加到酸辣、香辣等多种口味。为了获得充足的原料,他发动村民上山采摘野木瓜,并以每公斤1元钱的价格大量收购。
不久,梁忠茂的野木瓜酸销往各地,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形势喜人。野木瓜酸的成功,使他信心大增,他又相继开发了野山楂、野李子等十几个新品种,并对传统的腌酸工艺进行改良,生产出了“靖茂”牌系列特色酸嘢。
看到梁忠茂成功了,岳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一天,梁忠茂在厂房忙到晚上10点多钟还没吃饭,岳母提着鸡汤来了。喝着岳母亲手为他煲的鸡汤,他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岳母经常拿一些酸嘢去单位给同事吃,一脸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家女婿做的。”她还替梁忠茂留意酸嘢原料市场价格动态,周末的时候也常常帮梁忠茂到街上发宣传单。
不断走出新的路子
2005年8月,就在梁忠茂向外地市场大批量投放“靖茂”酸嘢时,他发现超市里出现了许多和他的产品相同的酸嘢,立刻意识到新的危机出现了,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于是他对一些原来没注意的中低档饭店进行调查,发现那里的酸嘢需求量很大,他马上找代理商,向饭店推销他的酸嘢。
此后,梁忠茂继续寻找新路子。一天,他在超市看到一种包装精美、价格不菲,可作为送礼佳品的酸菜,心想如果自己的酸嘢能有这样的包装,那就不仅上档次,利润空间大,还能创品牌。于是他与礼品包装厂达成协议,改进了产品包装。这样一来,他的生意实现了一个飞跃。2005年,他卖出了200多万公斤的酸嘢,一时间声名大震。
200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梁忠茂采取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村民大量种植木瓜、李子等。这时,他又发现,酸嘢产量大增后,销售开始跟不上了,库存很多。现有的销售渠道有限,做广告成本又太高,怎样才能迅速打开销售局面呢?正当无计可施时,他看到了央视七套的农产品免费广告节目,大受启发,也想去试一试。在他做了种种努力,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检验和推荐后,央视七套免费介绍了他的产品。随后,他便接到了许多商家要求合作的电话,其中甚至有来自东盟国家的客商,他的销售渠道一下便大大拓宽了。
梁忠茂不甘心贫穷,执着于酸嘢开发,赢得了大市场,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许多下岗工人解决了就业难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乡亲们的赞许。相信不久的将来,他的生意会更加红火!
(编辑:斯然)
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憨厚老实的靖西汉子,把这看似普通的酸嘢生意做成了大事业,打出了响亮的品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自己的创富梦想。
岳母的钱沉甸甸的
2007年3月,广西靖西县酸嘢厂厂长梁忠茂得到一个好消息,他的“靖茂”牌系列特色酸嘢获得了广西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他不禁喜极而泣。
36年前,梁忠茂出生在靖西县安德镇的一个贫困山村。1986年,他考入南宁市一所中专学习农副产品加工,毕业后分到一家酒厂工作。可是没过多久,酒厂由于经营不善破产了,他随之失业。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到街上卖甘蔗。
梁忠茂生性腼腆,不善言辞,在街边守着甘蔗不敢叫卖,一个星期下来,一根甘蔗也没卖出。甘蔗卖不成,他就改行蹬三轮车,可人家见他长得瘦弱,都不愿坐他的车,他忙乎一天还挣不到5块钱。一次,他好不容易拉到一个顾客,不想才蹬到半路,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面对前面的陡坡,他实在没有力气了,只好让顾客下车。这回他不仅没有挣到钱,还得向人家道歉。回到家,妻子埋怨他:“你太老实了,做什么都挣不到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听妻子这么说,他感到很惭愧,这些年为了生计东奔西忙,辛辛苦苦却没赚到什么钱,家里穷得叮当响,周围的人瞧不起,难道就这样贫穷下去吗?他不甘心,决心投点钱做生意,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自己没本钱,他只好开口问岳母借。岳母觉得他过于老实,不是做生意的料,不愿借,但又抹不开情面,还是把仅有的几千元借给了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要他谨慎经营,别再亏本。
拿到钱,梁忠茂心里沉甸甸的,但他并不知道做什么生意才好,走在街上左顾右盼,心里一片茫然。
这家的酸嘢跟别人的不一样
1998年夏天,天气炎热,梁忠茂上街办事,口渴难耐,便走到一家冷饮店买饮料,发现很多人围着旁边的小摊买酸嘢,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他不由眼睛一亮:酸嘢原料丰富,当地的山楂、沙梨、萝卜、蒜头、生姜等都可以用来腌制,加工成酸嘢后酸甜可口,老少咸宜,卖酸嘢投资少、见效快,肯定能赚钱。
梁忠茂做事干脆,想到就做,很快,他的第一批酸嘢上摊摆卖了。可性格内向的他依然不好意思开口叫卖,生意格外冷清。一天,妻子给他送饭,看到他木讷的样子,生气地说:“你这样做生意,不哼不哈的,谁会来买东西,又怎么能赚到钱?真不像个男人!”妻子说完,扯开嗓门叫卖起来,顿时引来了不少顾客。站在一旁的梁忠茂感觉脸上阵阵发热,无地自容。
靖西的酸嘢主要以沙梨作原料,梁忠茂的酸嘢也不例外。满街都是酸沙梨,口感都差不多,尽管他鼓足勇气,大声叫卖,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腌制出特色酸嘢来呢?他冥思苦想。
9月的一天,梁忠茂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信息:有一种萝卜叫珍珠萝卜,个头小,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做酸嘢。他很兴奋,马上打电话向广西区种子公司咨询。当听到种子公司答复说有这种萝卜种子时,他马上赶到南宁买回种子,动员村民播种。几个月后,珍珠萝卜获得丰收,产量多达9000多公斤,他全部收购下来,然后按照加工沙梨的方法试着腌制了一些。谁知15天后,这些萝卜全烂了。看着一坛坛腐烂的萝卜,梁忠茂苦不堪言。
痛定思痛,他认真检查各道工序,最后发现问题出在刷洗萝卜的工具上。以前洗沙梨用的是钢刷,现在洗珍珠萝卜也用钢刷就不行了,因为这种萝卜表皮细嫩,钢刷一刷就破,破了皮的萝卜腌制时容易腐烂。他把钢刷换成了柔软的塑料刷,又加工了一批萝卜,结果还是不理想。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除了保护好表皮外,在腌制过程中还得经常倒缸、换水,以保证缸内温度适宜、发酵均匀,最好每8天倒一次缸,这样才能防止酸嘢腐烂。
难题解决了,梁忠茂腌制的珍珠萝卜既好吃又好看,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有了起色,为了感谢村民对他的支持,梁忠茂在村里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他们。席间,有个年轻人多喝了点酒,头疼不已,有人就拿了点酸嘢来给年轻人解酒。梁忠茂看到这一幕,意识到了什么,脑海里似有灵光闪过。不久,他在腌制酸嘢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特别的料,生产出具有解酒作用的酸嘢来。名声传出去后,许多顾客纷纷前来订购, 6000多公斤酸嘢销售一空,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净赚3万多元。
一下倒掉30万元的产品
2003年,梁忠茂的酸嘢年产量已达10多万公斤,在当地有了名气。生活富裕了,梁忠茂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拓展市场。
有一段时间,梁忠茂经常跑到南宁各大超市考察,寻找合适的代理商。经过反复考察,他和食品代理商王绍雪联系上了,并用靖西汉子朴实的性格打动了这位代理,对方决定帮他推广产品。2004年初,梁忠茂将15万公斤酸嘢发到南宁,然后便在家里等好消息。不料问题发生了。他的酸嘢因为口味单一,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进入超市后被大量退货。卖不出去的酸嘢过了保质期,他只好忍痛全部倒掉,一下损失了30多万元。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梁忠茂欲哭无泪,他精神萎靡,茶饭不思,有一天突然独自跑进了深山里。妻子怕他想不开做傻事,急忙请村民上山寻找。可找了几天都不见人影,一家人都慌了神。妻子正准备去报案,梁忠茂却突然回来了,还带回了100多公斤野生木瓜。原来,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决心另辟蹊径,用新的产品吸引顾客,他上山就是去寻找原料的。看着憔悴不堪的丈夫,妻子一把抱住他放声大哭。
梁忠茂对野生木瓜进行了多次试验,将单一的酸甜口味增加到酸辣、香辣等多种口味。为了获得充足的原料,他发动村民上山采摘野木瓜,并以每公斤1元钱的价格大量收购。
不久,梁忠茂的野木瓜酸销往各地,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形势喜人。野木瓜酸的成功,使他信心大增,他又相继开发了野山楂、野李子等十几个新品种,并对传统的腌酸工艺进行改良,生产出了“靖茂”牌系列特色酸嘢。
看到梁忠茂成功了,岳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一天,梁忠茂在厂房忙到晚上10点多钟还没吃饭,岳母提着鸡汤来了。喝着岳母亲手为他煲的鸡汤,他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岳母经常拿一些酸嘢去单位给同事吃,一脸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家女婿做的。”她还替梁忠茂留意酸嘢原料市场价格动态,周末的时候也常常帮梁忠茂到街上发宣传单。
不断走出新的路子
2005年8月,就在梁忠茂向外地市场大批量投放“靖茂”酸嘢时,他发现超市里出现了许多和他的产品相同的酸嘢,立刻意识到新的危机出现了,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于是他对一些原来没注意的中低档饭店进行调查,发现那里的酸嘢需求量很大,他马上找代理商,向饭店推销他的酸嘢。
此后,梁忠茂继续寻找新路子。一天,他在超市看到一种包装精美、价格不菲,可作为送礼佳品的酸菜,心想如果自己的酸嘢能有这样的包装,那就不仅上档次,利润空间大,还能创品牌。于是他与礼品包装厂达成协议,改进了产品包装。这样一来,他的生意实现了一个飞跃。2005年,他卖出了200多万公斤的酸嘢,一时间声名大震。
200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梁忠茂采取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村民大量种植木瓜、李子等。这时,他又发现,酸嘢产量大增后,销售开始跟不上了,库存很多。现有的销售渠道有限,做广告成本又太高,怎样才能迅速打开销售局面呢?正当无计可施时,他看到了央视七套的农产品免费广告节目,大受启发,也想去试一试。在他做了种种努力,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检验和推荐后,央视七套免费介绍了他的产品。随后,他便接到了许多商家要求合作的电话,其中甚至有来自东盟国家的客商,他的销售渠道一下便大大拓宽了。
梁忠茂不甘心贫穷,执着于酸嘢开发,赢得了大市场,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许多下岗工人解决了就业难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乡亲们的赞许。相信不久的将来,他的生意会更加红火!
(编辑: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