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百科之母,教学这门学科,对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及思想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阐释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按照叶圣陶老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具体运用,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忽视这一基础工具——语言文字教学,而过多地去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旨等,其结果却是事倍功半,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的这个层面上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拙见。
一、教师本身应首先转变、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有其特有的任务,同时语文教学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而这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要处理得当,要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精讲巧练,讲、练、评相结合,着力开创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运用语文,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认真地把它落到实处。
二、教师要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及时总结、认真积累
布鲁姆强调,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语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手法及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熟练、更自觉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交际。所以,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要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形成语言能力。否则,就会把学生领进死胡同,使学生讨厌语文,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语言文字教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而语言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所不同。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双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等等。我们祖国的语言可谓博大精深,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会发生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具体的语言环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对语言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是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也都是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强化语言文字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更易操作,有待我们广大同仁锲而不舍地去探索、研究。只要我们在探究中认真积累、不断交流,那么,我们就会逐渐掌握并创新运用语文教学规律,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我们教师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之下,在教学过程中把智育、德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而鉴赏,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和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些都应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或随意延伸的。
四、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本人实际开拓创新,改进教法,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实践出真知。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并不是主要依靠教师讲,更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叶圣陶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多练等等。这其中的精髓都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在读中感悟,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实际上,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至今还行之有效的宝贵方法。
众所周知,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形成语文能力呢?这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如教学《藤野先生》,倘若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就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当时清朝留学生的种种丑恶现象,讲当时满清的恶劣风气,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就会在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藤野先生等人物形象上、文章的主旨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人物,领会文章主旨内容,感知文章的语言内涵,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每一课的教学都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小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呢,应选取什么内容教给学生,这是我们应谨慎对待的。因而,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熊成钢、梁歆在《语文学科性质与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指出:“学习语言,就是教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强化语言文字教学,充分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就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忽视这一基础工具——语言文字教学,而过多地去分析人物形象、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旨等,其结果却是事倍功半,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的这个层面上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拙见。
一、教师本身应首先转变、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有其特有的任务,同时语文教学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而这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要处理得当,要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精讲巧练,讲、练、评相结合,着力开创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运用语文,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认真地把它落到实处。
二、教师要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及时总结、认真积累
布鲁姆强调,任何学科,基础知识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语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手法及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熟练、更自觉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交际。所以,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要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形成语言能力。否则,就会把学生领进死胡同,使学生讨厌语文,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语言文字教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而语言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所不同。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双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等等。我们祖国的语言可谓博大精深,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会发生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具体的语言环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对语言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是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也都是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强化语言文字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更易操作,有待我们广大同仁锲而不舍地去探索、研究。只要我们在探究中认真积累、不断交流,那么,我们就会逐渐掌握并创新运用语文教学规律,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我们教师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之下,在教学过程中把智育、德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而鉴赏,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和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些都应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或随意延伸的。
四、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本人实际开拓创新,改进教法,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实践出真知。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并不是主要依靠教师讲,更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叶圣陶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多练等等。这其中的精髓都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在读中感悟,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实际上,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至今还行之有效的宝贵方法。
众所周知,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形成语文能力呢?这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如教学《藤野先生》,倘若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就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当时清朝留学生的种种丑恶现象,讲当时满清的恶劣风气,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就会在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藤野先生等人物形象上、文章的主旨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人物,领会文章主旨内容,感知文章的语言内涵,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每一课的教学都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小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呢,应选取什么内容教给学生,这是我们应谨慎对待的。因而,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熊成钢、梁歆在《语文学科性质与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指出:“学习语言,就是教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强化语言文字教学,充分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就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