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前指导的现状及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数。其中,作文更是考试试卷中所占比例最大,也是平常教学的重点。而语文学前指导对写作更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写前指导的作用
  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所以老师在写作前对于学生的写作指导不仅仅十分重要而且极其必要。譬如说让学生就这“孔子的学生在救人之后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别人送的东西”一话题进行写作时。如果老师对这一题目不进行立意分析指导时,那么有些同学的审题立意可能就会侧重于“救人之后该不该接受奖赏”或者就“贪心”一词进行定题,从“人到底应不应该贪心”这一角度进行写作。然而很明显,这些学生的审题立意是偏离了主题的,是极其错误的。所以老师进行写前指导是极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更明确地认识到作文立意,从而满足写作要求、达到写作目标。
  二、写前指导的现状
  1.疏于指导,盲目写作。比如说在进行必修三的《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理论的角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由于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所以由此原因,老师在让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练习之前,只是让他们对书上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而对议论文的发散思维以及选题立论这些在写作教学之前都不进行举例解释和片段练习,由此使得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往往无法把握写作方法,在写作文时无论是开头还是内容都是一把抓,毫无头绪可言。
  2.指导过于口头理论化。在进行语文写作指导时,老师只会强调说“这个要注意……”“那个要注意……”或仅仅强调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说针对题目“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这些西方节日现在很受欢迎,而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日渐衰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的写作练习指导时,有些老师往往只说“你们现在都喜欢过西方的节日,那就写写你们自己的感受吧!”这样过于宽泛的指导常常会使得学生写作时思想认知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这类题目,老师应该就此与学生进行探讨“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倍受冷落?”“你们为什么喜欢过西方节日?”“你们觉得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更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为他们在将来的写作中突出表现自己的思想奠定深刻的基础。
  3.讲解指导过于宽泛,讲解速度过快或完全不进行系统的概念教学。作文的写作形式主要有议论文、记叙文以及说明文等,表现手法中包括托物言志、欲扬先抑以及想象等,类似于这些概念性的知识所涉猎的内容都极多、极广的,所以很多老师就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往往会用较快的速度对这些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宽泛的、一带而过式的讲解教学,甚至于有些老师对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完全不进行讲解。而很多同学恰恰是因为对概念的不甚了解,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语法表达问题,或者不会在写作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从而导致文章平淡无奇,丝毫引不起别人的阅读兴致。
  三、写前指导策略
  1.抓住细节。现在高考改卷实行网上阅卷模式。所以老师在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之前,必须时刻强调书面整洁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养成端正态度,认真写字的习惯。
  2.题目新颖,吸引阅卷者眼光。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由自己来定的,所以老师在进行写前指导时应该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练习。比如对于必修四的《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中的作文“义利观”按照辩论思想進行作文练习时,题目便可以突出辩证特色,比如说《义重?利重?》或者《天平上的义与利》等等,这种直观辩证的题目不仅将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突显出来,更用鲜明独特的自我起名特点吸引了老师的注意。
  3.培养学生写作前列提纲的习惯。建房子是总目标,钢筋墙板的长短与多少就决定了房子的大小。对于写作,提纲就是整个作文的基础。由此,老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在写作之前先建构自己的写作结构框架的习惯,比如说写记叙文时就可以构建总-分或者总-分-总的结构框架。写议论文时大多都是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在总体构建之后,不断地进行细节补充,只有做到了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分层灌输,慢慢训练。老师在写前指导时,可以将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分成几个课时进行梳理和训练,然后在每一次习作练习之前对上一次的辅导教学进行复习,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文章更加有特色,从而提高作文得分。
  宗海燕,兰陵,山东淄博第七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过去,我以为在课堂上只是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设计教学时只偏重于教字词、讲情节,说内容。一次去德州学习,听了湖北常红艳老师的一堂课,深受启发。她讲的是《纸船》,课堂上她让同学们按照她出示的方式仿写了几句诗,特定的情境渲染,具体的方法指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结果成为那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的作品赢得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几个学生的精彩之作:  母爱藏在书包里/背
期刊
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典型,历来是评价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水浒传》里的鲁智深,《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红高粱》里的九儿,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其塑造出了一个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我们初中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要想获得成功,在自己作文时需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在作文时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在进行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指导时,我们常见的方法有抓住人物外貌、语言
期刊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其小说中,借用隐喻意义为小说叙述展开做了极精细的安排,史诗吟诵形式与诗歌中“回归是为了重新出发”的主题巧妙结合,映射“生死朗读”情节和对历
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写作不积极,不主动,甚至具有“作文恐惧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提高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个人的思考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素材能力。  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生活两点一线,千篇一律,根本无材料可写。我让学生每个周写两个作文素材,让他们时时处处做个“有
期刊
美神维纳斯的雕像,为什么会获得无数人的赞美?她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rn读了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突然发现人们对美的感悟有许多相同之处.维
在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眼中,维纳斯因偶然“遗忘”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清冈卓行是从雕塑艺术角度欣赏维纳斯,还是从人生角度来探讨人生的残缺与完美,让人浮想联翩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最关注的问题。模仿是学生在作文学习道路上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那些优秀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增长自身的见识。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一定能够实现华丽的转变,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一、广泛积累  高中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通过初步的模仿再到后期的创新是需
期刊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一篇艺术随笔.初读觉得文字优雅,风格清新;再读就会被其处处闪耀哲学光辉的文字所吸引.这篇随笔,主要就是先通过断臂维纳斯给人
自新课改实施后,我们逐渐意识到学生语言实践的加强才是提高其语文水平的有效方法,而传统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授课方式不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潮流,为此,应多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以更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开展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重视课堂练笔,强化学生的读写互动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情真意切、动脑见智的语文练习常表现出强烈的动笔念头,其智慧火花一旦被点燃,将会迸发出夺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