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律诗,唐人称为近体诗,是初唐以降逐渐形成的。由于诗人对诗歌的对偶、音节、声调的研究逐渐深入,“律”也从宽疏发展到细密。律诗的“律”,虽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所律定的,主要是对偶、音节、声调,而音节、声调主要靠对偶(对仗)这一形式来体现,没有对偶,上下句即无法讲究“平仄”。杜甫移居四川以后,做了大量的五、七言律诗。他从丰富的创作实践中,掌握了律诗的种种条件和变化。他自己说过“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这个“细”,就是细密的意思。他自诩晚年的诗,音律极为细密。
杜甫给律诗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律诗里出现了许多新的字法和句法,字句结构和感情表现相互交融,格高调谐,的确达到了“诗律细”的极致而垂范百代。
所选的杜甫这首诗,读者大多耳熟能详。一般来说,悲情动人,喜情难状,即如诗圣杜甫,其诗言喜者亦不多。选诗一变其沉郁顿挫之风,性情溢于笔墨,毫无律体束缚之感,绝无雕饰妆点之迹,情势一贯而下,节奏疏密相宜。
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作者52岁。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纷纷投降。因避成都兵乱,诗人此时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诗歌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世离人的共同感受,成为千古名篇。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能,就是由于“蓟北”之地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更增添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也写作“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不仅要“放歌”,而且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是“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一狂想的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这一联,诗人将地名一一列举出来,给人一种归家的无比迫切之情。而且所用的动词极为考究,浦起龙《读杜心解》云:“峡险而狭,故说‘穿’,出峡水顺而易,故说‘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生平第一快诗也!”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这句隐含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蕴含惊喜的感情。从转承关系来看,有含蓄的,有明显的,由“忽传”转入“喜欲狂”是含蓄的,由“喜欲狂”转入“放歌”“纵酒”,是明显的,明暗交错,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
更让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这首诗,是外在韵律(对仗、节奏和声调、押韵)与内在韵律(内心情绪的律动)完美结合。我们姑且以诗的尾联为例,来领略一下诗人是怎样将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的。
对仗。诗末一般都不用对仗,皆因偶句工整有余而抒情不足所致。本诗却出奇制胜。尾联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句中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句子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形成活泼流畅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疾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试想,这四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多么漫长,而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描绘出了急切返乡、疾速飞驰的画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便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
节奏与平仄。从句内音节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穿”,舒缓,“巴峡”“巫峡”,急促;“便下”“向”,短促,“襄阳”“洛阳”,绵长。从句间对应音节看,前后句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表现为错落有致而不单调。而且,两句首字“即”“便”均为去声,短促而响亮。语气停顿为“二、二、三”的格式,这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诗歌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以及运动感觉相一致,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押韵。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就不一样。有的响度高,宜表现昂扬、亢奋,如江阳韵(an、ang)、发花韵(a)等。有的响度低,宜抒发苦闷、沉重,如灰堆韵(ui)、一七韵(i)等。故而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此诗韵脚为“裳”“狂”“乡”“阳”,发音时气流通畅、粗旺,词音洪亮、辽阔、有力,在韵律上也能给人以轻快悠扬之感,从而将作者听到喜讯后的兴奋、豪迈、澎湃之激情得以充分地烘托。
本诗借助声调和韵律的变换,张弛有度地抒发诗人情绪的涌动,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关链接】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唐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全诗共36句,其间多次换韵,请找找韵脚,看换了几次韵,它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思路】
诗歌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韵脚平仄的交错运用。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律诗,唐人称为近体诗,是初唐以降逐渐形成的。由于诗人对诗歌的对偶、音节、声调的研究逐渐深入,“律”也从宽疏发展到细密。律诗的“律”,虽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所律定的,主要是对偶、音节、声调,而音节、声调主要靠对偶(对仗)这一形式来体现,没有对偶,上下句即无法讲究“平仄”。杜甫移居四川以后,做了大量的五、七言律诗。他从丰富的创作实践中,掌握了律诗的种种条件和变化。他自己说过“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这个“细”,就是细密的意思。他自诩晚年的诗,音律极为细密。
杜甫给律诗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律诗里出现了许多新的字法和句法,字句结构和感情表现相互交融,格高调谐,的确达到了“诗律细”的极致而垂范百代。
所选的杜甫这首诗,读者大多耳熟能详。一般来说,悲情动人,喜情难状,即如诗圣杜甫,其诗言喜者亦不多。选诗一变其沉郁顿挫之风,性情溢于笔墨,毫无律体束缚之感,绝无雕饰妆点之迹,情势一贯而下,节奏疏密相宜。
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作者52岁。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纷纷投降。因避成都兵乱,诗人此时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诗歌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世离人的共同感受,成为千古名篇。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能,就是由于“蓟北”之地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更增添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也写作“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不仅要“放歌”,而且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是“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一狂想的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这一联,诗人将地名一一列举出来,给人一种归家的无比迫切之情。而且所用的动词极为考究,浦起龙《读杜心解》云:“峡险而狭,故说‘穿’,出峡水顺而易,故说‘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生平第一快诗也!”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这句隐含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蕴含惊喜的感情。从转承关系来看,有含蓄的,有明显的,由“忽传”转入“喜欲狂”是含蓄的,由“喜欲狂”转入“放歌”“纵酒”,是明显的,明暗交错,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
更让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这首诗,是外在韵律(对仗、节奏和声调、押韵)与内在韵律(内心情绪的律动)完美结合。我们姑且以诗的尾联为例,来领略一下诗人是怎样将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的。
对仗。诗末一般都不用对仗,皆因偶句工整有余而抒情不足所致。本诗却出奇制胜。尾联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句中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句子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形成活泼流畅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疾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试想,这四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多么漫长,而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描绘出了急切返乡、疾速飞驰的画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便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
节奏与平仄。从句内音节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穿”,舒缓,“巴峡”“巫峡”,急促;“便下”“向”,短促,“襄阳”“洛阳”,绵长。从句间对应音节看,前后句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表现为错落有致而不单调。而且,两句首字“即”“便”均为去声,短促而响亮。语气停顿为“二、二、三”的格式,这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诗歌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以及运动感觉相一致,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押韵。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就不一样。有的响度高,宜表现昂扬、亢奋,如江阳韵(an、ang)、发花韵(a)等。有的响度低,宜抒发苦闷、沉重,如灰堆韵(ui)、一七韵(i)等。故而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此诗韵脚为“裳”“狂”“乡”“阳”,发音时气流通畅、粗旺,词音洪亮、辽阔、有力,在韵律上也能给人以轻快悠扬之感,从而将作者听到喜讯后的兴奋、豪迈、澎湃之激情得以充分地烘托。
本诗借助声调和韵律的变换,张弛有度地抒发诗人情绪的涌动,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关链接】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唐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全诗共36句,其间多次换韵,请找找韵脚,看换了几次韵,它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思路】
诗歌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韵脚平仄的交错运用。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