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从甲醇驯化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甲醇降解菌,对其形态特征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落为乳白色,菌体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其生长最佳条件为:氮源(NH4)2SO4,pH值7.5,温度30℃,甲醇浓度为1.5%。
关键词:甲醇降解菌;筛选;培养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26-02
1引言
甲醇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制造各种药品、染料、农药、喷漆等的原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及塑料等生产废水中。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厂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中的甲醇含量明显增多,危害着人类健康[1-2]。由于甲醇的生物可降解性很强,其生物处理方法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节约能源,还能在代谢后转化出抗菌素、氨基酸、蛋白质等有用的代谢产物,产生多重效益[3-4]。
2 材料与方法
2.1 甲醇降解微生物的筛选
2.1.1 培养基的配制 称取2g(NH4)2SO4,0.5gMgSO4,0.5gK2HPO4,0.01gCoCl2,0.01gMnSO4,0.01gCuSO4,0.01g FeSO4,溶于1 000mLH2O中,即为实验基础培养基。再加入18g琼脂,于121℃灭菌20min,待其冷却至50℃,加入15mLCH3OH,摇匀后倒平板,即为实验筛选培养基。
2.1.2 菌种筛选 将甲醇驯化土壤采取倍倍稀释法,制取不同浓度菌悬液,取0.1mL不同稀释倍数菌悬液分别涂布于筛选培养基上于32℃恒温培养观察;对菌落形态拍照,并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将纯化菌种接种斜面。
2.2 甲醇降解微生物培养条件优化
2.2.1 制备菌体悬浮液 将纯化菌种斜面加入10mL无菌水,并用移液枪吹吸均匀,即为该实验菌悬液。
2.2.2 不同氮源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加入体积为100mL含有以甲醇(1%)为碳源,分别含有0.2%(w/v)硝酸钾、硫酸铵、尿素、蛋白胨为氮源无菌培养基,于32℃、160r下培养观察,并拍照记录。
2.2.3 不同培养温度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含有优化氮源的100mL无菌液体培养基,优化转速下,分别置于22℃、24℃、26℃、28℃、30℃、32℃、34℃温度下,于160r下培养5d,取培养液在OD600nm测其吸光度。
2.2.4 不同pH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含有优化氮源的100mL无菌液体培养基,将pH分别调整为5.5、6、0、6.5、7.0、7.5、8.0、8.5,于28℃、160r/min培养5d,取培养液在OD600nm测其吸光度。
2.2.5 不同甲醇浓度条件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到含有0.2%、0.4%、0.6%、0.8%、1.0%、1.5%、2.0%、3.0%(V/V)甲醇的100mL选择培养基中,置摇床160r下中培养5d,取培养液测OD600nm。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落的形态特征 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37℃培养7d,可以观察到甲醇降解菌的菌落如图1所示,菌落呈微白色,表面光滑。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短杆状。因此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注:图A为菌落的形态特征,图B为显微观察拍照。
3.2 不同氮源对甲醇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氮源是合成菌体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在不同的氮源培养基中生长状况是有差别的[25]。从图2可以看出,该菌株以蛋白胨为氮源的生长状况最好,硫酸铵为氮源的生长状况次之,在硝酸钾中不生长。
注:氮源分别为硫酸铵、尿素、蛋白胨、硝酸钾。
3.3 温度对甲醇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隨着当温度较低时基本不生长,当温度达到28℃微生物生长活跃,当温度为30℃时,微生物生长最好;之后随后随温度的升高,微生物生长变慢,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图5 甲醇含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多数甲醇降解菌菌落红色,属于甲基杆菌类[5-6],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落白色,不属于甲基杆菌类。该菌对蛋白胨利用最好,有机氮源通常会降低微生物对有害炭氮源的利用[7-8],因而选择硫酸铵作为该菌处理甲醇最佳氮源。合适的温度和pH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代谢,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从而影响甲醇降解。甲醇浓度较低时,生长所需能源碳源均不足,生长缓慢,甲醇浓度过高对菌体造成毒害,生长不利。由本次研究可知:该实验菌株在处理甲醇废水选择条件为氮源硫酸铵,温度30℃、pH7.5,甲醇浓度为1.5%。
参考文献
[1]宋志文,陈冠雄,马放,等.微生物固定化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4):30-31.
[2]左雅慧,蒋德群.一株高效处理甲醇废水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2):58-59.
[3]林伯荃,汪景帮,党平,等.甲醇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3,10(6):248-251.
[4]朱相远,刘宝顺,董建忠.嗜甲醇酵母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13(3):110-113.
[5]李宝庆,鹿秀云,李社增,等.甲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410-413.
[6]Owen Jenkins,David Byrom,Dorothy Jones.Methylophilus:a New Genus of Methanol-Utilizing Bacteria,Inter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987:446-448.
[7]Melike Balk,Jan Weijma,Alfons JM Stams.Therm otoga lettingaesp.nov.,a novel thermophilic,methanol-degrad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a thermophilic anaerobic rea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 -icrobiology,2002,52:1361-1368.
[8]Wander W Sprenger,Martine C van Belzen,Jorg Rosenberg,etal.Methanom-icrococcus blatticola gen.nov.,sp.nov.,a methanol-and ethylamine-reducing methanogen from the hindgut of the cockroach Perip laneta America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2000,50:1989-1999.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甲醇降解菌;筛选;培养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26-02
1引言
甲醇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制造各种药品、染料、农药、喷漆等的原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及塑料等生产废水中。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厂所排放的废气、废水中的甲醇含量明显增多,危害着人类健康[1-2]。由于甲醇的生物可降解性很强,其生物处理方法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节约能源,还能在代谢后转化出抗菌素、氨基酸、蛋白质等有用的代谢产物,产生多重效益[3-4]。
2 材料与方法
2.1 甲醇降解微生物的筛选
2.1.1 培养基的配制 称取2g(NH4)2SO4,0.5gMgSO4,0.5gK2HPO4,0.01gCoCl2,0.01gMnSO4,0.01gCuSO4,0.01g FeSO4,溶于1 000mLH2O中,即为实验基础培养基。再加入18g琼脂,于121℃灭菌20min,待其冷却至50℃,加入15mLCH3OH,摇匀后倒平板,即为实验筛选培养基。
2.1.2 菌种筛选 将甲醇驯化土壤采取倍倍稀释法,制取不同浓度菌悬液,取0.1mL不同稀释倍数菌悬液分别涂布于筛选培养基上于32℃恒温培养观察;对菌落形态拍照,并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将纯化菌种接种斜面。
2.2 甲醇降解微生物培养条件优化
2.2.1 制备菌体悬浮液 将纯化菌种斜面加入10mL无菌水,并用移液枪吹吸均匀,即为该实验菌悬液。
2.2.2 不同氮源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加入体积为100mL含有以甲醇(1%)为碳源,分别含有0.2%(w/v)硝酸钾、硫酸铵、尿素、蛋白胨为氮源无菌培养基,于32℃、160r下培养观察,并拍照记录。
2.2.3 不同培养温度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含有优化氮源的100mL无菌液体培养基,优化转速下,分别置于22℃、24℃、26℃、28℃、30℃、32℃、34℃温度下,于160r下培养5d,取培养液在OD600nm测其吸光度。
2.2.4 不同pH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含有优化氮源的100mL无菌液体培养基,将pH分别调整为5.5、6、0、6.5、7.0、7.5、8.0、8.5,于28℃、160r/min培养5d,取培养液在OD600nm测其吸光度。
2.2.5 不同甲醇浓度条件下培养 吸取1mL菌悬液,分别加入到含有0.2%、0.4%、0.6%、0.8%、1.0%、1.5%、2.0%、3.0%(V/V)甲醇的100mL选择培养基中,置摇床160r下中培养5d,取培养液测OD600nm。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落的形态特征 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37℃培养7d,可以观察到甲醇降解菌的菌落如图1所示,菌落呈微白色,表面光滑。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短杆状。因此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注:图A为菌落的形态特征,图B为显微观察拍照。
3.2 不同氮源对甲醇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氮源是合成菌体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在不同的氮源培养基中生长状况是有差别的[25]。从图2可以看出,该菌株以蛋白胨为氮源的生长状况最好,硫酸铵为氮源的生长状况次之,在硝酸钾中不生长。
注:氮源分别为硫酸铵、尿素、蛋白胨、硝酸钾。
3.3 温度对甲醇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隨着当温度较低时基本不生长,当温度达到28℃微生物生长活跃,当温度为30℃时,微生物生长最好;之后随后随温度的升高,微生物生长变慢,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图5 甲醇含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多数甲醇降解菌菌落红色,属于甲基杆菌类[5-6],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落白色,不属于甲基杆菌类。该菌对蛋白胨利用最好,有机氮源通常会降低微生物对有害炭氮源的利用[7-8],因而选择硫酸铵作为该菌处理甲醇最佳氮源。合适的温度和pH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代谢,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从而影响甲醇降解。甲醇浓度较低时,生长所需能源碳源均不足,生长缓慢,甲醇浓度过高对菌体造成毒害,生长不利。由本次研究可知:该实验菌株在处理甲醇废水选择条件为氮源硫酸铵,温度30℃、pH7.5,甲醇浓度为1.5%。
参考文献
[1]宋志文,陈冠雄,马放,等.微生物固定化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4):30-31.
[2]左雅慧,蒋德群.一株高效处理甲醇废水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2):58-59.
[3]林伯荃,汪景帮,党平,等.甲醇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3,10(6):248-251.
[4]朱相远,刘宝顺,董建忠.嗜甲醇酵母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13(3):110-113.
[5]李宝庆,鹿秀云,李社增,等.甲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410-413.
[6]Owen Jenkins,David Byrom,Dorothy Jones.Methylophilus:a New Genus of Methanol-Utilizing Bacteria,Inter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987:446-448.
[7]Melike Balk,Jan Weijma,Alfons JM Stams.Therm otoga lettingaesp.nov.,a novel thermophilic,methanol-degrad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a thermophilic anaerobic rea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 -icrobiology,2002,52:1361-1368.
[8]Wander W Sprenger,Martine C van Belzen,Jorg Rosenberg,etal.Methanom-icrococcus blatticola gen.nov.,sp.nov.,a methanol-and ethylamine-reducing methanogen from the hindgut of the cockroach Perip laneta America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2000,50:1989-199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