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筐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用柳条编筐子,绝对算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儿。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柳筐。下地干农活儿,给牲畜添草,全都用得上。村子里用柳筐的人不少,但会编柳筐的人却不多。而且那些会编柳筐子的人也全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
  我的一位本家爷爷,编筐的手艺在村子里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因为老人名字里有个“成”字,所以村里的一些晚辈后生都称他老人家为“成爷”。老人心肠好,乐于助人,七十多岁了,身子骨依然硬朗。平日里也勤快,那么大岁数了,每天把自家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还把房前屋后的那些空地也整理得格外整洁。成爷家院子东墙外还有几棵杨树,人们农闲之时,常会聚在那里闲聊,特别是夏夜晚饭之后,聚在那里聊天的人更是多。有时冬天天气好的时候,也有许多老人们拿着个厚棉垫子在成爷家院子外南墙根的青石头上坐着,边聊天边晒暖暖。后來有位老人开玩笑,说因成爷的勤快,村里才有了他们这支“敢死队”,成天在这儿排队晒太阳,就等着“赶死”了,黄土埋到脖子的年龄,晒着太阳,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成爷不但编筐的手艺好,而且心也细,做出的活儿没人不称赞的。村里常有一些人割上柳条子拿去请他老人家给编筐。当时老人已经七十多、快八十岁的人了,但除了往回弯筐系时力气不够得有人帮忙外,其余的根本不用人打下手。有些人过意不去,请成爷编筐时或多或少给老人家带些东西,比如像鸡蛋、自家地里种的菜等等。但成爷看后总会笑着说同样的话:“一村一院的,你这孩子不是埋汰我嘛!想要筐子的话,你这些东西怎么拿来的你就还怎么拿回去。要是下次再这样,我就不给你编了啊!”成爷给人编筐子不光不收那些人拿给他的东西,有时碰上吃饭的时间,成爷跟成奶奶还会特热情地留那些请成爷编筐的人在他们家吃饭。有些在成爷家吃过饭的人说,成爷跟成奶奶真是金砖配玉砖,成奶奶做的饭真好吃!
  成爷编筐,一般大都是在他家大门口的空地上或是院子东墙外的杨树下,而且那地方几乎天天都有人在那儿坐着拉家常。用村里人的话说,成爷家那儿有风水。我们孩子们有时放学回家路过,也会在那儿待一会儿,听听大人们聊天,顺便看看成爷怎么编筐子。
  有句俗语,叫长圣人短艺人。我想,如果把成爷说成是“艺人”的话,这句话就被打破了。成爷会的那些手艺,只要有人想学,他全都毫无保留地端出来了。教的时候还鼓励着说,年轻人心灵手巧,做几遍就会了。出于好奇,我那会儿还问过成爷,他编筐的手艺是跟谁学的。老人家看看我,眼里全是对孩子们的那种慈爱。边编筐子边笑着说,教的不会看的会,多用心,看看就会了。那时候时兴那种稍比手指宽的比较硬且有颜色的包装带。成爷用那编出来的菜篮子,各式各样的。也不知成爷是怎么搭配那些有颜色的包装带的,编的时候又不画图,但编出来后,那图案比画出来的都整齐漂亮。要放现在的话,或许也能申请专利了。
  成爷不光会编筐子,像草帽、菜篮子、草垫子,小到蝈蝈笼之类的,也都样样精通。我小时候喜欢养小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几乎全都逮过。有次上完山听到蝈蝈叫后,悄悄地跟小伙伴们去了好几次。父母一般不让孩子们到附近那山上,说是怕碰到蛇。我们逮住蝈蝈后差不多每人都分了一只。我回家找了一个小塑料瓶子,把蝈蝈放进去后还弄了几个小孔,但挂在屋檐下没几天就死了,难过了好几天。我爷爷说可能是那瓶子上的孔比较小,通风不好,又碰有太阳时,塑料瓶被晒得里面的温度比较高,所以蝈蝈才活不时长。见我挺难过,我爷爷说过几天他给找一个放蝈蝈的,到时再逮一只。但没过几天我就把这事儿给忘了。有次放学回家路过成爷家时,见成爷正在那儿编筐子,看到我后笑着说蝈蝈笼给你编好了,说着进院子里给拿了出来。那蝈蝈笼比香瓜大一些,形状跟梨差不多。成爷说回去后叫我爷爷再拴一枚铜钱当盖子,就能放蝈蝈了。拿着蝈蝈笼,一路上我特高兴。回去后,听我爷爷说,这个蝈蝈笼是用榆树条编的。按家乡习俗,人们一般都不栽榆树,说是怕家里出“愚”人。我爷爷跟成爷说了想请他给我编个蝈蝈笼后,成爷还叫他儿子去地里回来时专门给割了些榆树条,说榆树条编出来的蝈蝈笼结实耐用。的确,那蝈蝈笼一直用到我出村念书时还好好的。
  不过不幸的是,就在我出村念书的第二年,成爷的儿子就是给我割榆树条的人,也是成爷的独子,按辈分,我管他叫大伯,难受看病时,检查出了不治之症。起初,怕成爷受不了打击,谁都没敢跟他老人家说,但后来大伯病情恶化,身体日渐消瘦,出院后只能躺在家里养了。说是养,其实说白了,那就等于是在家等死了。成爷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跟明镜似的,一点儿都不糊涂。有时年轻人的思维都赶不上他老人家。家里人觉得瞒不住后,缓和着向成爷说了。其实成爷自己猜得早就八九不离十了。家人把大伯的病情跟成爷说了后,老人家只是叹了一口气,啥也没说,默默出去后,独自坐在了院子外南墙根下的青石上,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豆大的泪珠从眼里滚落了下来。听本家的亲戚说,大伯病重期间,成爷就去看过大伯一次,两眼红红地盯着大伯看了很长时间,最后只哽咽着对大伯说了一句话:“想吃啥,叫你妈给你做!”一句话,说得在场之人全都潸然泪下,有的最后泣不成声。
  自大伯病了以后,人们再不好意思找成爷编筐了,也不再到成爷家大门外坐着闲聊了。有些老人们走过去也是很沉重地叹口气,想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最后边走边无奈地摇几下头,很惋惜的样子。但成爷每天依旧早早起来打扫房前屋后,有人路过,看到他老人家后敬重中带着些许同情,问候话也大都是简单的一句:“成爷,您又打扫了!”成爷顶多是勉强着笑笑,算作回答。有几次,老人家好长时间才像是反应过来,停下来后,成爷左手压右手撑在那根立在面前用芨芨草扎成且已磨得很秃的扫帚把上,停顿一会儿后才说:“打扫打扫,看有人过来坐时不干净!”成爷每天打扫着,但再没人到那儿坐着闲聊过,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忍心,更多的是爱莫能助!
  没多久,成爷大清早起来打扫时摔了一跤,待人们发现时,老人早已不知在那儿躺了多久了。弄进家醒过来后,人们发现,成爷摔得不会说话了。村里的老中医,年轻的西医大夫,全给看过,但都没找出病因来。家里人想把成爷弄到县城的大医院里检查,但又怕老人去了后不能活着回来,况且家里又有大伯那么一个重病之人,时常得有人照顾。最后成奶奶说,就让老头子在家里养着吧!要真有个好歹,也是在家里走的,总比活着去医院到头来拉回个死人强。以后的几天下来才发现,成爷不光不会说话了,而且连吃饭喝水也不会了。输了好多天液不见有任何起色,医生也不敢给用药了。   爷爷去看过成爷,回来后啥也没说,只是满脸的沉重,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半个月后,成爷走了。出殡的那天,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能出门的几乎全都去送了。老乡们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一直默默地跟着、走着、看着,直到满眼泪花!
  那天晚上,我去了爷爷家。吃饭的時候,爷爷独自倒了一杯酒。印象中,爷爷好长时间都不喝酒了。说到成爷时,爷爷顿时满眼满眼的泪花。奶奶惋惜道,说那么好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爷爷粗糙的手抹了抹眼泪,说他哪是摔死的,他那是自己把自己活活给饿死的!村里之前在成爷家院子外面坐着青石头晒太阳的那些老人们也这样说过。爷爷说他去看成爷时,成爷虽没开口,但眼神里已经把他想说的说出来了,爷爷听得懂。村里人都知道爷爷跟成爷那是最要好的。我虽没去,但听爷爷说着,脑海中也浮现出了当时爷爷去看成爷时的情形:成爷没有说话看着爷爷,爷爷也没有问话看着成爷,两位老人通过眼神在用心交流。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成爷刚强了一辈子,晚年咋能眼睁睁看着独子走在自己的前面。小时候听人说,人不吃不喝,生命最多能够维持七天七夜,而成爷一口饭没吃,一滴水没喝,整整十三天!
  成爷走后没多久,大伯也去了。如果说成爷家之前是盏灯的话,那大伯走后,这盏最后的灯也灭了。成爷家房前屋后,之前一拨儿人一拨儿人坐着拉家常的热闹场景,从此被一片消寂所取代。深秋时,院子东墙外的那几棵大杨树上的黄叶大片大片地飘落下来,但再没有人打扫了,看着树下那些堆积得厚厚的黄叶,不由地会让人想起落叶归根这个词。
  成爷不在后,村子里用柳条编筐子的场景就很少再看到了。而且随着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用柳筐的地方也比较少了。现在有些土产日杂店里也有专门卖柳筐子的。我那次看到后还专门留意了,不是自己有私心,总感觉土产日杂店里卖的那些柳筐子不如成爷编的那些筐子好。
  中国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不是说儿女子孙多,不是这个意思。儿女子孙再多,没有人才,没有德行,没有学问,没有智慧,那没用处。对于成爷来说,他留下的那些用柳条编筐子的手艺,还有他的那种德行,那就是我们这个村子的“后”。那就如同家乡原野上那些小草的种子一样,在春风中破土而出,在夏日里茁壮成长,在金秋中满满收获,在寒冬里厚实储藏。一年四季,斗转星移,生生不息!
  董晓琼, 1991年生,山西阳高人。山西省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岁月有痕之流逝的青春记忆》,散文集《生长的炊烟》出版中。
其他文献
一  在我的印象里,有的豆腐可以上市,有的豆腐只能上街。  可是眼前这份报纸,分明在对我说,我以为只能上街的豆腐,居然上市了,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爱吃豆腐的各国和地区。  董事长是——宋云?对,没错,白纸黑字写着就是宋云!  那流着鼻涕,脏兮兮的家伙?和我坐过同桌,对,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同桌。过去都是他对别人说我们是同学,至于我,从来不想承认我们是同学,现在我依然不想承认
期刊
春雪  漫天飞舞的雪花  犹如白衣天使  整装出发  站在阳台  我为圣洁的白祝福  病树前头万木青  雪白的一页上  将严冬改写成阳春  乡愁  站在村口  曾经整齐的房子  斑驳不堪  几棵老杨树  在风中抖擞  亲切的乳名  从东至西踩出了一片白  我想拿针和线  缝合墙体上的裂缝  侧耳细听  昔日的童声  由远到近  熟悉的影子  被时光稀释变型  屋檐下的小燕子  盘旋 追逐 嬉戏  
期刊
時间是魔术师  能把长长的影子压缩  也能把咫尺无限延长  以至于用速度也无法丈量  本以为能紧跟其上  却发现走错了方向  渐渐地  慢慢的  脚下的路越来越长  前方越来越渺茫  才见鲜花漫道  又现荆棘阻挡  小草总怀着参天大树的梦想  才快乐的生长  可是与大树的距离  只有仰望  鲜花以娇柔的姿态轻舞婆娑  才引得蜂蝶的繁忙  奉献与甜蜜的距离  要承受冰火的炼狱  才灿烂芬芳  多想退
期刊
光线从床单背面透过来  简單而明亮,柔和得恰到好处  你站在窗前修剪花枝  你将脸颊贴在床单上  淡淡的香气,是紫罗兰或蔷薇  分辨不清有什么关系  昨日细雨,带来春的消息  仿佛万物在春风里,做着流水的梦  远处是溪水和麦田  柳芽嫩绿,泥土松软  一整天,都有鸟鸣从远处传来
期刊
栀子花的香气,让夜晚通透又有了幽静   的去处  你站在那里,你想象一个人  穿过金黄稻田的人,走在歸来的路上  风吹过他的衣角,也吹过树枝间  明晃晃的圆月。仿佛那一刻  尘间的安宁,沿着梧桐树叶  落在你的庭院  让你相信,总有美好  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生长  并带着柔软的爱意,轻敲你的窗台
期刊
仿佛瞬间,它就完成了它的枯萎  绽放用了多久,我不記得了  那几天阳光是慵懒的,人也是  只有天,一直蓝着  透心的安静像刚刚刷洗过  我坐在黄昏的空旷中  听微风为落花唱着哀歌  再也不必担心,那些高处的花朵  什么时候回到地面  低处的草木,何时高过院门  风吹过你的背,你只是自己的故人
期刊
夕光走下台阶,你看到幽静尾随着它  看到村庄,青蓝色的烟雾  轻柔升起又缓慢散去  你分辨不出什么聲音低低飞过  这是属于草木的时间  空气里布满了你喜欢的气味  你的思绪,依附着梧桐叶翻动过的光线  小心波动。像幻觉  像一种朦胧而又无法描述的愉悦  你爱上这些愉悦  你身后有白白的人间
期刊
龙 少  陕西西安人,80后。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刊物,出版诗集《推窗有鸟鸣》。  几只蝴蝶不远不近地飞着   在松柏的绿荫里,和我保持   若即若离的距离。它们偶尔静止   我也是。它们飞在我的眼前  时而消失不见,仿佛那个  和蝴蝶有关的人   以及一本名为蝴蝶的诗集,几天前  我刚刚看过,随手放在沙发上   那几天泡桐花正在落,我翻一会书   就到院子里数数凋落的花朵
期刊
2016年开始写诗,确切说,是学着接触诗歌。为什么会想着写诗,记不起来了,像生活中能够吸引自己的,某个爱好,某件事物,让人没来由的喜欢,并想进一步靠近它,了解它。以至于在后来的时间里,将这份喜好融入你的生活,并将它做到最好。  三年来,我和我的文字相互厮磨,我们彼此间互相认知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探寻与沟通。我生长在陕西的关中平原,童年的记忆里有山川、河流,还有似乎永远都开不败的、各色的,甚至没有名姓
期刊
一  雪没头没脑地落下来时,父亲还没能回到家里来。  前天也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不过很快就化了,路面上有些湿滑。还好早上路面上的融雪冻上了,所以早早起来的父亲可以骑着他那辆飞鸽牌自行车,驮着用粗柳条编成的装满青菜的驮筐去赶集。即使路面再难走一些,父亲也是要去的,因为他要赚够儿女的学费。  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儿子,两年前上了在北京的大学。大女儿一年前也考去了北京。只有小女儿中途退了学,在家里绣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