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和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骨科进行治疗的的6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内翻、泌尿系感染、伤口愈合延迟、钢板松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股骨转子下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78-01
股骨转子下骨折(subtrochanteric fracture)是指发生在股骨小转子下5 cm左右的骨折,多由巨大暴力导致。由于此处骨折近端受臀肌、骼腰肌和外旋肌的共同作用,使骨折向外、向前的牵引力大,骨折容易向外、向前发生成角移位,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是骨折中最难处理的一种损伤[1-2]。为此本研究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两种常见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的疗效,以期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6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均为外伤后 1 周内的新鲜骨折,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18 ~54岁,平均(35.9±14.6)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8例,坠落受伤22例,其他伤10例。按照 Seinsheimer 转子部位分为:Ⅰ型15例,Ⅱ型 16例,Ⅲ型18 例,Ⅳ型7 例,Ⅴ型4例,根据手术的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和解剖型钢板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的类型及手术时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髋螺钉治疗组: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大转子下股外侧进行切开,充分显露大转子及股骨干等部位,随后进行解剖复位后,解剖复位成功后在大转子下 2 cm左右在 DHS 角度导向器引导下,钻入直径 2 mm的专用导针,C 形臂下确认导针位置满意后,用 DHS 三联扩孔器扩孔,攻丝,沿导针将长度合适的髋螺钉拧入。髋螺钉的尾端平外侧皮质,安装套筒钢板,使钢板与骨干外侧皮质贴紧,先套上尾钉,在拧好皮质骨螺钉后再拧紧尾钉。解剖型钢板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在股骨大转子外侧作纵形切口,骨折端解剖复位后,选择解剖型钢板紧贴大转子和股骨干外侧,于钢板近端固定螺钉,向股骨颈钻入3 枚导针,在 C 形臂下透视位置良好后, 取松质骨螺钉拧入股骨头颈内,骨折远端给予皮质骨螺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优:髋部无疼痛,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情况。良:髋部偶有疼痛,骨关节活动大部分恢复到伤前情况。可: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骨关节活动受限,轻度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严重,不能行走[3]。
1.5 统计学处理
所用數据经过专人校对后输入SPSS11.5 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动力髋螺钉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内翻、泌尿系感染、伤口愈合延迟,钢板松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股骨头颈与股骨干的骨折,因为此部位是肌张应力的转移点,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后,可以导致股骨短缩及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单纯转子下骨折多为巨大暴力所致,并且常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是髓部骨折中较难处理的一种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制动时间过长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目前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4]。
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动力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是两种常见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和样本含量较少有关系,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解剖型钢板,原因可能是动力髋螺钉固定采用张力带固定原则,符合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点[5],并且滑动钉的偏心性加压负荷,将粗隆部应力转移到外侧皮质,使内侧所传导的应力减小,这有助于减少内侧皮质骨的大量应力负荷,促进愈合,完成内侧的稳定性有关[6]。
综上所述,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较解剖型钢板固定理想,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红,彭文湃,伍春兰.穴位按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功能作用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35-1137.
[2] 陈运丽.穴位按摩对腹腔镜下直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胀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627-7628.
[3] 罗才贵,刘明军.实用中医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5.
[4] 陈玉,魏毅,任军芳.推拿治疗小儿便秘180例[J].陕西中医,2006,27(3):336.
[5] 熊健斌,孙宏志,彭伟秋,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1,33(2):192-194.
[6] 宋振华.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126.
(收稿日期:2011-10-27)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股骨转子下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78-01
股骨转子下骨折(subtrochanteric fracture)是指发生在股骨小转子下5 cm左右的骨折,多由巨大暴力导致。由于此处骨折近端受臀肌、骼腰肌和外旋肌的共同作用,使骨折向外、向前的牵引力大,骨折容易向外、向前发生成角移位,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是骨折中最难处理的一种损伤[1-2]。为此本研究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两种常见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的疗效,以期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6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均为外伤后 1 周内的新鲜骨折,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18 ~54岁,平均(35.9±14.6)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8例,坠落受伤22例,其他伤10例。按照 Seinsheimer 转子部位分为:Ⅰ型15例,Ⅱ型 16例,Ⅲ型18 例,Ⅳ型7 例,Ⅴ型4例,根据手术的方法分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和解剖型钢板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的类型及手术时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髋螺钉治疗组: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大转子下股外侧进行切开,充分显露大转子及股骨干等部位,随后进行解剖复位后,解剖复位成功后在大转子下 2 cm左右在 DHS 角度导向器引导下,钻入直径 2 mm的专用导针,C 形臂下确认导针位置满意后,用 DHS 三联扩孔器扩孔,攻丝,沿导针将长度合适的髋螺钉拧入。髋螺钉的尾端平外侧皮质,安装套筒钢板,使钢板与骨干外侧皮质贴紧,先套上尾钉,在拧好皮质骨螺钉后再拧紧尾钉。解剖型钢板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在股骨大转子外侧作纵形切口,骨折端解剖复位后,选择解剖型钢板紧贴大转子和股骨干外侧,于钢板近端固定螺钉,向股骨颈钻入3 枚导针,在 C 形臂下透视位置良好后, 取松质骨螺钉拧入股骨头颈内,骨折远端给予皮质骨螺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优:髋部无疼痛,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情况。良:髋部偶有疼痛,骨关节活动大部分恢复到伤前情况。可: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骨关节活动受限,轻度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严重,不能行走[3]。
1.5 统计学处理
所用數据经过专人校对后输入SPSS11.5 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动力髋螺钉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内翻、泌尿系感染、伤口愈合延迟,钢板松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股骨头颈与股骨干的骨折,因为此部位是肌张应力的转移点,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后,可以导致股骨短缩及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单纯转子下骨折多为巨大暴力所致,并且常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是髓部骨折中较难处理的一种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制动时间过长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目前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4]。
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动力髋螺钉与解剖型钢板是两种常见的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治疗组优、良比例高于解剖型钢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和样本含量较少有关系,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解剖型钢板,原因可能是动力髋螺钉固定采用张力带固定原则,符合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点[5],并且滑动钉的偏心性加压负荷,将粗隆部应力转移到外侧皮质,使内侧所传导的应力减小,这有助于减少内侧皮质骨的大量应力负荷,促进愈合,完成内侧的稳定性有关[6]。
综上所述,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较解剖型钢板固定理想,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丽红,彭文湃,伍春兰.穴位按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功能作用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35-1137.
[2] 陈运丽.穴位按摩对腹腔镜下直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胀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627-7628.
[3] 罗才贵,刘明军.实用中医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5.
[4] 陈玉,魏毅,任军芳.推拿治疗小儿便秘180例[J].陕西中医,2006,27(3):336.
[5] 熊健斌,孙宏志,彭伟秋,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1,33(2):192-194.
[6] 宋振华.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126.
(收稿日期: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