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州发展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苏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社会崇文尚教、政府弘文励教。教育不仅是苏州文化的内涵特征,更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苏州的优良传统,环境支持和政策保障历来是苏州教育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教育坚持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率教育发展之先、率深化改革之先、率教育服务之先、率全面育人之先不放松,基本上实现每十年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苏州在全省率先普及15年教育,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教育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农村教育等协调推进,并逐步形成鲜明特点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是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五是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去年六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思想之活、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极大鼓舞着全省的教育工作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2005年我市要全面完成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更加强烈地呼唤强大的人才和教育支撑,更加强烈地呼唤教育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以“服务两个率先、支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为重要使命,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奋斗目标是:到2007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职业教育基本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2%,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充分保障,新增劳动力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到2010年,建立完善的具有优质、均衡、开放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达到更高水平,高中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继续提升,基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优化基础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市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分类指导,分层同步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同时,要强化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的管理,加大公办学校吸纳力度,切实解决“新苏州人”的教育问题。
二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从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构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实施各类职教资源的优化重组,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向优质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努力办好一批规模大、条件优、质量高、有特色的专业群和示范性职业学校,建成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并支持职业学校面向苏北、面向全国扩大招生,为全省全国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加快普及高等教育,积极拓展发展内涵。重点从三个环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一要认真抓好高等教育布局规划。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继续调整重组各类教育资源,扩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各高校要扬长避短、合理定位,重点抓好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形成特色、错位发展。二要大力支持高校发展。抓紧申建苏州学院,加快建设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全面建成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属高校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加快培育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切实增强对高教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层次和质量。
四是深入开展终身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要积极发展上岗前就业培训和职后教育,着力构建以就业培训和职业培训为主的社会教育网络,增强从业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各项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化的需要。要广泛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鼓励并支持创办网络学院、社区学院、企业学院,完善以现有成人教育体系为龙头、以社区和企业学院为主干、以各类成教机构为补充、以计算机远程教育为手段的成教网络,为居民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
五是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苏州教育要在高平台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定要义无返顾、旗帜鲜明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实施力度,抓紧落实《苏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所确定的6项工作和50件实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并依托家庭和社会力量,使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守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体验空间、实践空间,全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义务教育学校尤其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不能给学生增添过重的课业负担。三要调整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和个性特长,围绕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荣与表现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突破需要更加艰苦的努力和更为坚韧的开拓。我们决心,以这次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形成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早日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叶萍
编后:开栏已半年,陆续发了一些教育行政负责人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实施的决心。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样的伟业。固然需要思路和决心;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远需要具体落实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巧思和妙拓,需要有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的策略和措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伟业也本不会仅靠一时一地之功,我们只有集聚众人的智慧;把散落在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累起来、推广开去,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本栏目欢迎一线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这样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是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五是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去年六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思想之活、措施之实,前所未有,极大鼓舞着全省的教育工作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2005年我市要全面完成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更加强烈地呼唤强大的人才和教育支撑,更加强烈地呼唤教育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以“服务两个率先、支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为重要使命,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奋斗目标是:到2007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职业教育基本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2%,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充分保障,新增劳动力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到2010年,建立完善的具有优质、均衡、开放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达到更高水平,高中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继续提升,基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优化基础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市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分类指导,分层同步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同时,要强化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的管理,加大公办学校吸纳力度,切实解决“新苏州人”的教育问题。
二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从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构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实施各类职教资源的优化重组,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向优质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努力办好一批规模大、条件优、质量高、有特色的专业群和示范性职业学校,建成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并支持职业学校面向苏北、面向全国扩大招生,为全省全国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加快普及高等教育,积极拓展发展内涵。重点从三个环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一要认真抓好高等教育布局规划。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继续调整重组各类教育资源,扩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态势。各高校要扬长避短、合理定位,重点抓好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形成特色、错位发展。二要大力支持高校发展。抓紧申建苏州学院,加快建设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全面建成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属高校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加快培育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切实增强对高教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层次和质量。
四是深入开展终身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要积极发展上岗前就业培训和职后教育,着力构建以就业培训和职业培训为主的社会教育网络,增强从业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各项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化的需要。要广泛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鼓励并支持创办网络学院、社区学院、企业学院,完善以现有成人教育体系为龙头、以社区和企业学院为主干、以各类成教机构为补充、以计算机远程教育为手段的成教网络,为居民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
五是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苏州教育要在高平台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定要义无返顾、旗帜鲜明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实施力度,抓紧落实《苏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所确定的6项工作和50件实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并依托家庭和社会力量,使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守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体验空间、实践空间,全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义务教育学校尤其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不能给学生增添过重的课业负担。三要调整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和个性特长,围绕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荣与表现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突破需要更加艰苦的努力和更为坚韧的开拓。我们决心,以这次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形成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早日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叶萍
编后:开栏已半年,陆续发了一些教育行政负责人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实施的决心。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样的伟业。固然需要思路和决心;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远需要具体落实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巧思和妙拓,需要有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的策略和措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伟业也本不会仅靠一时一地之功,我们只有集聚众人的智慧;把散落在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累起来、推广开去,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本栏目欢迎一线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这样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