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法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194例门诊患者按照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7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1)观察组治疗第1、2、4周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则逐渐下降,且两组患者第4周外周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后体重与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略有上升,但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体重及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有较明显下降,但不明显。(3)不良反应: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只轻微胃肠道反应5例(5.15%),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中开展健脾益气法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健脾益气法;消化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96-03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等,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者在手术后经常需要配合放化疗进行巩固治疗,单纯以放化疗治疗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造成巨大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将探讨健脾益气法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9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7例。观察组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51~77岁,平均(57.3±3.5)岁;其中胃癌37例、食道癌21例、直肠癌25例、结肠癌14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53~75岁,平均(55.2±3.6)岁;其中胃癌35例、食道癌23例、直肠癌26例、结肠癌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肿瘤协会《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Karnofsky评分>60分,且预测生存时间>3个月。
1.2 方法
1.2.1 化疗 两组患者均采取MVP方案[2]进行静脉化疗,化疗方案:5-氟脲嘧啶(5-Fu)600mg/m2+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200mg/m2+5%
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2.2 中药治疗 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法[3]治疗,方取:当归10g,三七10g,陈皮10g,大枣10g,丹参15g,党参15g,郁金15g,昆布20g,绞股蓝20g,茯苓20g,仙鹤草30g,生黄芪40g,白术40g,冷水煎服,1剂/d,2次/d,30d为1个疗程。对于腹胀的患者方中加厚朴15g、枳壳15g,对于肝部出现痛剧烈[4]的患者在方中加延胡索20g,对于出现黄疸的患者方中加茵陈蒿20g。
1.3 评价标准
1.3.1 外周血小板计数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及4周对患者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检测[5],对比两组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
1.3.2 Karnofsky评分[6] (1)好转:评分增加10分以上;(2)稳定:评分无明显变化;(3)进展:评分减少10分以上。
1.3.3 体重变化[7] 好转:体重增加2kg以上;稳定:体重增加或减少≤2kg。进展:体重减少>2kg。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小板计数
观察组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治疗第1、2、4周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治疗第1、2、4周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时的外周血小板计数未出现明显差异,在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体重变化及Karnofsky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好转26例、稳定10例、进展1例,且在治疗第1、2、4周时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Karnofsky评分好转24例、稳定13例,且在治疗第1、2、4周时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对照组治疗第2、4周时体重与Karnofsky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18例(18.56%)、胃肠道反应9例(9.28%)、肝功能损伤7例(7.22%);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只轻微胃肠道反应5例(5.15%),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8]提出:“积之所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就是对于肿瘤发病原因的阐述,可以理解为由于人体内正气虚损、邪气蕴结于脏腑,致使气机受阻、血行不畅、痰瘀毒结,从而形成肿瘤,其中“邪气”所指的就是血、痰、湿等[9]不良因素在人体内的郁积,因此中医治疗肿瘤的核心理念就是“去邪扶正,健脾益气”。 本组研究中选取、三七、陈皮、大枣、党参、郁金、昆布、绞股蓝、茯苓、仙鹤草、生黄芪、白术等中药材入药,其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具有健脾益气、舒筋活血的功效,丹参、仙鹤草、昆布、三七、绞股蓝具有活血散结、抗癌止痛的功效,另外,黄芪还具有抗缺氧自由基[10],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机体代谢的作用,白术具有提高体内白蛋白含量及纠正A/G比例倒置的功能[11],当归、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多药并用可以达到明显的“去邪扶正,健脾益气”作用,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缓解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报道称[12],健脾益气法可以减轻肿瘤治疗中西药对心、肝、肾及其重要脏器的损伤,同时保护骨髓,促进生血,调节机体免疫机能,预防白细胞下降的作用。
观察组治疗第1、2、4周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不明显,Karnofsky评分明显上升,而且在化疗过程中只轻微胃肠道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治疗是漫长的过程,中药治疗应以固护脾胃为主,辨证选用抗癌药材,坚持治疗,以防止大剂量的药毒伤及脾胃。
综上所述,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中,从传统中医角度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适当采取健脾益气法干预治疗,能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俭.健脾益气汤对肿瘤化疗后脾虚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9):723-725.
[2] 张苗海,张英羽.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23):147-148.
[3] 冯明辉,庞杰.运用益气养阴法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10):274-275.
[4] 杜才聚,王同林,郭银素.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改善晚期胃癌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1057-1058.
[5] 贺建华.放疗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5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47-49.
[6] 张四方,朱伟光,何明大.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13):74-75.
[7] 丰哲,林宗汉,黄有荣.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1,5(12):24-25.
[8] 徐力,叶青.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21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7(3):41-43.
[9] 何文杰,赵金奇.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08,4(12):127-129.
[10] 李东芳,章慧,周珉.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8,13(5):248-249.
[11] 许妍妍,金黑鹰,丁义江.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35):77-79.
[12] 张葛,花宝金.晚期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2,11(6):17-20.
(收稿日期:2014-05-28)
[关键词] 健脾益气法;消化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96-03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等,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者在手术后经常需要配合放化疗进行巩固治疗,单纯以放化疗治疗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造成巨大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将探讨健脾益气法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9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7例。观察组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51~77岁,平均(57.3±3.5)岁;其中胃癌37例、食道癌21例、直肠癌25例、结肠癌14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53~75岁,平均(55.2±3.6)岁;其中胃癌35例、食道癌23例、直肠癌26例、结肠癌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肿瘤协会《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Karnofsky评分>60分,且预测生存时间>3个月。
1.2 方法
1.2.1 化疗 两组患者均采取MVP方案[2]进行静脉化疗,化疗方案:5-氟脲嘧啶(5-Fu)600mg/m2+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200mg/m2+5%
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2.2 中药治疗 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法[3]治疗,方取:当归10g,三七10g,陈皮10g,大枣10g,丹参15g,党参15g,郁金15g,昆布20g,绞股蓝20g,茯苓20g,仙鹤草30g,生黄芪40g,白术40g,冷水煎服,1剂/d,2次/d,30d为1个疗程。对于腹胀的患者方中加厚朴15g、枳壳15g,对于肝部出现痛剧烈[4]的患者在方中加延胡索20g,对于出现黄疸的患者方中加茵陈蒿20g。
1.3 评价标准
1.3.1 外周血小板计数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及4周对患者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检测[5],对比两组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
1.3.2 Karnofsky评分[6] (1)好转:评分增加10分以上;(2)稳定:评分无明显变化;(3)进展:评分减少10分以上。
1.3.3 体重变化[7] 好转:体重增加2kg以上;稳定:体重增加或减少≤2kg。进展:体重减少>2kg。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小板计数
观察组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治疗第1、2、4周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治疗第1、2、4周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时的外周血小板计数未出现明显差异,在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体重变化及Karnofsky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好转26例、稳定10例、进展1例,且在治疗第1、2、4周时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Karnofsky评分好转24例、稳定13例,且在治疗第1、2、4周时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明显。对照组治疗第2、4周时体重与Karnofsky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18例(18.56%)、胃肠道反应9例(9.28%)、肝功能损伤7例(7.22%);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只轻微胃肠道反应5例(5.15%),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8]提出:“积之所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就是对于肿瘤发病原因的阐述,可以理解为由于人体内正气虚损、邪气蕴结于脏腑,致使气机受阻、血行不畅、痰瘀毒结,从而形成肿瘤,其中“邪气”所指的就是血、痰、湿等[9]不良因素在人体内的郁积,因此中医治疗肿瘤的核心理念就是“去邪扶正,健脾益气”。 本组研究中选取、三七、陈皮、大枣、党参、郁金、昆布、绞股蓝、茯苓、仙鹤草、生黄芪、白术等中药材入药,其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具有健脾益气、舒筋活血的功效,丹参、仙鹤草、昆布、三七、绞股蓝具有活血散结、抗癌止痛的功效,另外,黄芪还具有抗缺氧自由基[10],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机体代谢的作用,白术具有提高体内白蛋白含量及纠正A/G比例倒置的功能[11],当归、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多药并用可以达到明显的“去邪扶正,健脾益气”作用,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缓解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报道称[12],健脾益气法可以减轻肿瘤治疗中西药对心、肝、肾及其重要脏器的损伤,同时保护骨髓,促进生血,调节机体免疫机能,预防白细胞下降的作用。
观察组治疗第1、2、4周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不明显,Karnofsky评分明显上升,而且在化疗过程中只轻微胃肠道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治疗是漫长的过程,中药治疗应以固护脾胃为主,辨证选用抗癌药材,坚持治疗,以防止大剂量的药毒伤及脾胃。
综上所述,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中,从传统中医角度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适当采取健脾益气法干预治疗,能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俭.健脾益气汤对肿瘤化疗后脾虚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9):723-725.
[2] 张苗海,张英羽.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23):147-148.
[3] 冯明辉,庞杰.运用益气养阴法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10):274-275.
[4] 杜才聚,王同林,郭银素.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改善晚期胃癌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1057-1058.
[5] 贺建华.放疗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5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47-49.
[6] 张四方,朱伟光,何明大.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13):74-75.
[7] 丰哲,林宗汉,黄有荣.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1,5(12):24-25.
[8] 徐力,叶青.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21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7(3):41-43.
[9] 何文杰,赵金奇.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08,4(12):127-129.
[10] 李东芳,章慧,周珉.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8,13(5):248-249.
[11] 许妍妍,金黑鹰,丁义江.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35):77-79.
[12] 张葛,花宝金.晚期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2,11(6):17-20.
(收稿日期: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