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这个虚荣的年代,我们做建筑的是否该保持一份平常心呢?不要让我们的建筑背负太多的虚荣的东西,不要让建筑用“莫须有”的理论来装饰,让建筑更贴近其服务对象,让建筑走下“神坛”。
【关键词】 建筑;理论;历史
引子:
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参加了一些方案的创作,在与甲方的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的甲方给我们传达出一种这样的信息,希望他们所投资的建筑或规划能用当下最先进的建筑理论做支撑,并且建筑能代表了他们的公司的“高大”形象,代表他们的喜好(其实是处于公司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个人的喜好),能成为整个地区、整个城市的地标,最好在国家乃至世界的某些排名中位列三甲。所以,最后提出了一些例如现代、庄重、大方、简约、古典云云合理又似乎矛盾的要求,让我们大显身手。这个时候我心情往往很矛盾,欣喜!迷惘!欣喜地是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所学,设计出一个“著名”的建筑,甲方通过建筑提高了他们名气,而我也可以小“炫”一把,何乐而不为呢!可迷惘的是,老是想起在学建筑伊始,一位教授说的语重心长一句话“建筑就是建筑,它是给人用的,它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让建筑走下神坛”。
大厦本身
金融街开发区的盈创大厦项目,位于北京城区二环路内侧,靠近皇城地方,项目处于金融街的南段建成区之中,金融大街东侧是一栋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的办公建筑。业主为盈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的主体由三栋南北朝向的板式办公建筑组成。去考察该建筑之前,收集了一些了关于该大厦的一些资料,其中有一幅该建筑的效果图(图一),当看到它时,使我联想起了密斯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高层建筑方案(1921),一幅用碳条绘制的巨幅素描(图二),能够看出不是一般的那种建筑效果图玻璃塔楼,没有任何细部表现,只有和周围已存建筑物的比例关系。当把这两个建筑效果图放在一起时,真是令人惊奇,相隔了近80年,他们是那么的相似,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都没有多余的装饰构件,都是表皮透明的玻璃盒子,通过内部的地面层分割才能分辨出建筑大概多少层,分辨出大概的比例。
图一 盈创大厦,建筑创作,2002增刊139页 图二 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高层建筑方案
现代主义建筑先驱密斯和他的战友倡导的现代建筑因为在哲学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理性主义,其对理性主义的崇拜,表现在对“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崇拜,并认为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的组合必须以功能为依据,建筑应当是“由内向外”的进行设计,所以现代建筑缩短了建筑与其服务对象——人——的距离,逐步让建筑走下了神坛,更让建筑接近人。但是,现代主义建筑也存在不足和片面性,它偏重生产,忽视人情,强调普遍性,忽略了个性,重物质,轻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单调,冷冰冰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等,使人们感觉越来越乏味。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被后来各种XX主义,XX建筑思潮所抨击的原因。
我想密斯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应该欣慰、满足。当现代主义建筑被各种手持XX主义和XX思潮的建筑理论家批的体无完肤的时候,在中国北京这个历史痕迹这么浓重的地方建成,不得不说是现代建筑在中国,最起码在这个北京靠近皇城的金融街还能被接受。说明它还没有过时。
我一开始就主观的认为这个建筑设计者一定把现代建筑思想贯穿在设计的过程中,去掉了多余的装饰,从功能的要求入手,由内而外的设计逻辑,大面积的玻璃表皮。经过自己的亲身调研之后,似乎和原先的想法是一致的,三座玻璃表面的建筑,表面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远远望去就是三个巨大的玻璃盒子(图三),并行的放在路边。入夜,建筑消隐体量,只有一排排的灯光,横平竖直的线条,勾勒出建筑轻盈的轮廓。大厦自身周边的环境虽然用现代的手法并不是那么的单调,那么的冷冰冰。层层下沉的空间,桥联系了街建筑,水的运用,意想不到的趣味空间(图四),等等,总的来说确实跟金融街的形象要求,办公室的表情是相适的,并且是把人作为设计的重心来考虑的。其中不涉及到城市、历史、文脉。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它是合适的!
密斯的失望,罗西的困惑
在密斯老人高兴和欣慰的同时,又不得不失望之极了。因为设计者设计这座楼的思想不是来源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而是来源于当下批判现代主义最流行的也是最有力的思想——类型学思想。“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中,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型去。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我,这不仅仅是在建筑设计专业,甚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重历史,回到历史中寻找前人创作的“原型”并加以再创作的新理性方法,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建筑创作’”(<建筑.2008>.曾哲.发表于《十月》2007年05期[林中水滴])看完作者这段对自己的思想叙述之后,我估计罗西老人会高兴,但高兴之余估计也会困惑,他不明白,这座现实中的建筑到底从哪找到的原型,怎么样尊重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城市的历史呢?仅仅是对旁边的那个古建筑退后了红线么?
关于类型
谈到类型学不得不说的就是类型学的两大派别,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新理性主义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古典理性主义,它不是通过运用现代的新材料和结构等技术,而是运用接近自然的传统的或有传统和机构感的材料,结合新的结构,构造技术来追求现代的“古典美”。而新地域主义也不是地方传统的建筑的仿古和复旧,它在功能上和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那么在北京这个历史痕迹那么明显的土地上,不管是用新理性主义还用新地域主义的眼光,都不可能仅仅在建筑范围内对一处古建筑退后了就了事的!况且那也是保护了历史建筑,是做到了保护“原形”,要说回归历史中,寻找“原型”很明显只是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其实原型很难说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者做法,有可能是一种习俗,一种精神的东西。但是从这个大厦建筑中我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好像只是看到现代建筑精神在里面。
历史的遭遇
在盈创大厦的下面路口的标牌上,写着学院胡同,我们知道原来这条街原来是条胡同,可是当顺着标牌的指的方向看去,我看不到有关胡同的东西,也许只有这个标牌,提示着我们,这个地区历史。当把标牌和盈创大厦玻璃幕墙放在一起时(图五),是那么的富有戏剧性。我想知道的是,这块地区,这个城市的历史是怎么被尊重呢!在设计中尊重历史,回归历史不应单单是设计师在某个访谈,或者会议上,说说就了事的吧!
该建筑规划地块最大的特点就是比邻一栋历史建筑,建筑退后了,从而给古建筑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形成了新老的对比,这种做法也在北京的某些楼盘开发中屡见不新鲜,在北京这个古建筑遍地都是的城市,开发了大面积的新建筑,保留了可怜的一小部分原来的建筑,提高开发地段的品位,成为了一种时尚。乍一看,建筑师确实在保护城市的文脉这方面,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可是每每我看到有这样的存在与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古建筑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舒服。就像把一个年迈的老人,重新染了发,穿上用现代的材料做成的旧的衣服,放在一个很现代的舞厅里,让他与那些身着时尚的倩男靓女们去交流,去对话。这样真不知道是对老人的保护还是一种摧残。要是摧残的话不光是肉体上,我想更是精神上的。假如,保护某个建筑,请把它存在的环境也留下吧!
结语
在这个虚荣的年代,我们做建筑的是否该保持一份平常心呢?不要让我们的建筑背负太多的虚荣的东西,不要让建筑用“莫须有”的理论来装饰,让建筑更贴近其服务对象,让建筑走下“神坛”。
洗尽铅华后,而归于无寂。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汪丽君.类型学建筑-现代建筑思潮丛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卢志永;性别:男;出生日期:19820910;职称:工程师;现工作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邮编:100089
【关键词】 建筑;理论;历史
引子:
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参加了一些方案的创作,在与甲方的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的甲方给我们传达出一种这样的信息,希望他们所投资的建筑或规划能用当下最先进的建筑理论做支撑,并且建筑能代表了他们的公司的“高大”形象,代表他们的喜好(其实是处于公司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个人的喜好),能成为整个地区、整个城市的地标,最好在国家乃至世界的某些排名中位列三甲。所以,最后提出了一些例如现代、庄重、大方、简约、古典云云合理又似乎矛盾的要求,让我们大显身手。这个时候我心情往往很矛盾,欣喜!迷惘!欣喜地是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所学,设计出一个“著名”的建筑,甲方通过建筑提高了他们名气,而我也可以小“炫”一把,何乐而不为呢!可迷惘的是,老是想起在学建筑伊始,一位教授说的语重心长一句话“建筑就是建筑,它是给人用的,它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让建筑走下神坛”。
大厦本身
金融街开发区的盈创大厦项目,位于北京城区二环路内侧,靠近皇城地方,项目处于金融街的南段建成区之中,金融大街东侧是一栋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的办公建筑。业主为盈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的主体由三栋南北朝向的板式办公建筑组成。去考察该建筑之前,收集了一些了关于该大厦的一些资料,其中有一幅该建筑的效果图(图一),当看到它时,使我联想起了密斯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高层建筑方案(1921),一幅用碳条绘制的巨幅素描(图二),能够看出不是一般的那种建筑效果图玻璃塔楼,没有任何细部表现,只有和周围已存建筑物的比例关系。当把这两个建筑效果图放在一起时,真是令人惊奇,相隔了近80年,他们是那么的相似,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都没有多余的装饰构件,都是表皮透明的玻璃盒子,通过内部的地面层分割才能分辨出建筑大概多少层,分辨出大概的比例。
图一 盈创大厦,建筑创作,2002增刊139页 图二 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高层建筑方案
现代主义建筑先驱密斯和他的战友倡导的现代建筑因为在哲学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理性主义,其对理性主义的崇拜,表现在对“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崇拜,并认为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的组合必须以功能为依据,建筑应当是“由内向外”的进行设计,所以现代建筑缩短了建筑与其服务对象——人——的距离,逐步让建筑走下了神坛,更让建筑接近人。但是,现代主义建筑也存在不足和片面性,它偏重生产,忽视人情,强调普遍性,忽略了个性,重物质,轻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单调,冷冰冰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等,使人们感觉越来越乏味。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被后来各种XX主义,XX建筑思潮所抨击的原因。
我想密斯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应该欣慰、满足。当现代主义建筑被各种手持XX主义和XX思潮的建筑理论家批的体无完肤的时候,在中国北京这个历史痕迹这么浓重的地方建成,不得不说是现代建筑在中国,最起码在这个北京靠近皇城的金融街还能被接受。说明它还没有过时。
我一开始就主观的认为这个建筑设计者一定把现代建筑思想贯穿在设计的过程中,去掉了多余的装饰,从功能的要求入手,由内而外的设计逻辑,大面积的玻璃表皮。经过自己的亲身调研之后,似乎和原先的想法是一致的,三座玻璃表面的建筑,表面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远远望去就是三个巨大的玻璃盒子(图三),并行的放在路边。入夜,建筑消隐体量,只有一排排的灯光,横平竖直的线条,勾勒出建筑轻盈的轮廓。大厦自身周边的环境虽然用现代的手法并不是那么的单调,那么的冷冰冰。层层下沉的空间,桥联系了街建筑,水的运用,意想不到的趣味空间(图四),等等,总的来说确实跟金融街的形象要求,办公室的表情是相适的,并且是把人作为设计的重心来考虑的。其中不涉及到城市、历史、文脉。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它是合适的!
密斯的失望,罗西的困惑
在密斯老人高兴和欣慰的同时,又不得不失望之极了。因为设计者设计这座楼的思想不是来源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而是来源于当下批判现代主义最流行的也是最有力的思想——类型学思想。“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中,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型去。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我,这不仅仅是在建筑设计专业,甚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重历史,回到历史中寻找前人创作的“原型”并加以再创作的新理性方法,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建筑创作’”(<建筑.2008>.曾哲.发表于《十月》2007年05期[林中水滴])看完作者这段对自己的思想叙述之后,我估计罗西老人会高兴,但高兴之余估计也会困惑,他不明白,这座现实中的建筑到底从哪找到的原型,怎么样尊重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城市的历史呢?仅仅是对旁边的那个古建筑退后了红线么?
关于类型
谈到类型学不得不说的就是类型学的两大派别,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新理性主义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古典理性主义,它不是通过运用现代的新材料和结构等技术,而是运用接近自然的传统的或有传统和机构感的材料,结合新的结构,构造技术来追求现代的“古典美”。而新地域主义也不是地方传统的建筑的仿古和复旧,它在功能上和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那么在北京这个历史痕迹那么明显的土地上,不管是用新理性主义还用新地域主义的眼光,都不可能仅仅在建筑范围内对一处古建筑退后了就了事的!况且那也是保护了历史建筑,是做到了保护“原形”,要说回归历史中,寻找“原型”很明显只是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其实原型很难说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者做法,有可能是一种习俗,一种精神的东西。但是从这个大厦建筑中我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好像只是看到现代建筑精神在里面。
历史的遭遇
在盈创大厦的下面路口的标牌上,写着学院胡同,我们知道原来这条街原来是条胡同,可是当顺着标牌的指的方向看去,我看不到有关胡同的东西,也许只有这个标牌,提示着我们,这个地区历史。当把标牌和盈创大厦玻璃幕墙放在一起时(图五),是那么的富有戏剧性。我想知道的是,这块地区,这个城市的历史是怎么被尊重呢!在设计中尊重历史,回归历史不应单单是设计师在某个访谈,或者会议上,说说就了事的吧!
该建筑规划地块最大的特点就是比邻一栋历史建筑,建筑退后了,从而给古建筑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形成了新老的对比,这种做法也在北京的某些楼盘开发中屡见不新鲜,在北京这个古建筑遍地都是的城市,开发了大面积的新建筑,保留了可怜的一小部分原来的建筑,提高开发地段的品位,成为了一种时尚。乍一看,建筑师确实在保护城市的文脉这方面,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可是每每我看到有这样的存在与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古建筑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舒服。就像把一个年迈的老人,重新染了发,穿上用现代的材料做成的旧的衣服,放在一个很现代的舞厅里,让他与那些身着时尚的倩男靓女们去交流,去对话。这样真不知道是对老人的保护还是一种摧残。要是摧残的话不光是肉体上,我想更是精神上的。假如,保护某个建筑,请把它存在的环境也留下吧!
结语
在这个虚荣的年代,我们做建筑的是否该保持一份平常心呢?不要让我们的建筑背负太多的虚荣的东西,不要让建筑用“莫须有”的理论来装饰,让建筑更贴近其服务对象,让建筑走下“神坛”。
洗尽铅华后,而归于无寂。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汪丽君.类型学建筑-现代建筑思潮丛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卢志永;性别:男;出生日期:19820910;职称:工程师;现工作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邮编: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