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信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而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关键词】追上 内容 交融 责任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17-01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与英语学习相伴已近三十载。这期间无论是教学观念、教学目的,还是教育制度无一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着。
改革之初,国人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解放军的事情。由于我们长期对外封闭导致的社会制度、传统历史文化所培育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社会对英语需求被人为地控制在阅读理解和翻译层面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信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严重脱节,因此这期间就以交际法原则为指导,改善课堂教学,把单纯的升学教育变为以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培育社会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
那么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信息化和高技术社会对外交人才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话题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议题。课程改革也就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改革。下面我就课程内容改革结合现在实践表述一下个人浅见。
2012-2013年使用的外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天津版第二版已实践教学一年。改版后的英语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模式大俸相同。教材由八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五个模块组成。改动部分明显之处为SECTION IV“Maintaining a Sharp Eye”一章中。经过对这套教材的系统学习,笔者能明显感觉到教材的内容也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整,以求跟上时代,为全球化的中国大发展做出努力。学期末针对新教程的实施内容,我对学生学习后的反应做了相应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新版本内容不感兴趣。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条是教材内容出现了更多的中式英语。译文往往词不达意,语法层次不清而且混乱,一看就是从汉英词典查的对应词按照语法拼凑而成的译文。语句是一块块的堆砌起来的读起来味儿如嚼蜡,感觉就不是英文。请看下面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改版后第一册Unit One课文第二自言段中文【不带名片可被视为没有做好推介自己和推介业务的准备】。一句被译成Not having your cards carl be seen as being unpre-pared to market yourself and your business,其中Not havingyour cards从英语字面意义理解是没有名片。而中文【不带名片】它的原意是有名片,只是没带来。译文没有体现原义。我认为把Not having your cards改成Not taking your cards更加符合汉语的原义。第二单元课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文【在感恩节送出谢意】一句被译成Giving thanks at Thanksgiving。汉语【送】字为动词一般表示把东西运去或拿去。比如说送报、送信、送别。而这里说送出谢意显然不如说在感恩节表示出谢意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文也直接将【送】字翻译成对应的英文单词Giving。Thanks是个抽象名词,无法做动词Giving的宾语可以say thanks或expressthanks,但不能giving thanks。英语整个句子是个病句。外国人看不明白。第三单元课文第二段中文【而且对于那些有怀疑的家人也可以作为证据】被译成And oftentimes,photographic evidence ofsuch a sigh not only makes a great souvenir but also serves asproof for doubtful folks back home。中文句中【证据】一词字典里含义解释为有一定的实际内容,中文句义是说对那些不相信的家人们可为他们带去照片使其所要告知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汉语的“怀疑”和“证据”两词组用在汉语句中措辞不当。而英语翻译更是生搬硬套,句中动用了evidence和proof两个单词,这两个单词的英文解释是“根据、证据、证词、迹象、痕迹”,尤用于法律。显然,译文没有吃透中文原意,只找对应词译出来的。Not only……sou-venir but also……proof,souvenir指纪念品,proof指证据、证言,前后两句没有连贯和递进关系,相反,一个是很生活化的很温馨的词,而另一个是很严肃含有社会属性的词,整个句子其意思令人捉摸不定,百思不得其解。
类似这些不负责任的中文、英文句子,课本中俯拾皆是,令教课教师苦不堪言。这些不正确的语言会误导学生,更重要的是这种既无汉语文化又无英语文化的词义翻译极大地损坏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形象!我深深地感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太多的担当和责任。悟道需径,航海需舟,天马行空,更需翅膀!
【关键词】追上 内容 交融 责任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17-01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与英语学习相伴已近三十载。这期间无论是教学观念、教学目的,还是教育制度无一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着。
改革之初,国人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解放军的事情。由于我们长期对外封闭导致的社会制度、传统历史文化所培育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社会对英语需求被人为地控制在阅读理解和翻译层面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信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严重脱节,因此这期间就以交际法原则为指导,改善课堂教学,把单纯的升学教育变为以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培育社会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
那么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这种需求,信息化和高技术社会对外交人才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话题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议题。课程改革也就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改革。下面我就课程内容改革结合现在实践表述一下个人浅见。
2012-2013年使用的外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
类似这些不负责任的中文、英文句子,课本中俯拾皆是,令教课教师苦不堪言。这些不正确的语言会误导学生,更重要的是这种既无汉语文化又无英语文化的词义翻译极大地损坏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形象!我深深地感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太多的担当和责任。悟道需径,航海需舟,天马行空,更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