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实例,让学生以物理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息,还能使学生的物理视野更加开阔,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在物理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出与物理相关的实例。尤其是在新课导入时,以学生生活中的“趣事”进行导入,就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如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时,我拿了一个塑料梳子走进课堂,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有吸引力的梳子。”说罢,我拿起梳子在自己的头上蹭了几下,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碎纸屑。当看到梳子很轻松就把碎纸屑吸起来时,学生都非常震惊,瞪大眼睛看着教师的动作,想要发现其中的奥秘。看到学生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小实验上来,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
(一)利用生活实际来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体验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剖析物理现象,发现其中的本质规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心理上进行自我体验的过程,而生活经验则是学生体验的基础。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与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知识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升华。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物理学习的作用,努力为学生创设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体会物理规律的形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和训练,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铁棍、耳塞、手鼓等教具,并向学生讲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当学生听到贝多芬耳聋了,就觉得很奇怪:耳聋了怎么还能成为音乐家呢?然后我就向学生讲解了“骨传导”的传音方式与原理,并让他们利用教具体会声音的传导方式,除了耳朵,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感受的声音。神奇的物理知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他们的求知心得到了激发,学习也更有效率了。
(二)利用生活实际使知识点的难度降低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上面吐沫横飞地讲,学生却依然懵懵懂懂,做习题时也经常会产生逻辑混乱、死搬硬套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如果教师能将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更透彻。如进行“压强”的学习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两种图片,一张是一根木棍,一张是一个软软的沙发。我问学生:如果让你选一个舒服的来坐,你会选哪个呢?学生当然会选沙发。我问学生原因,学生却说不出来。随之我就带着学生一起进入了“压强”的学习。有了前面所出示的图片,学生在理解压强的知识时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三、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学以致用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多加应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当学生了解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时,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强,学习也会更有自觉性。
如学习“声音和光”的知识时,我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打雷闪电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闪电和雷声是先后产生的还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当学生解释出这事因为声音传播的比光慢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经过思考,都能明白回声产生的原理,随之我就让学生帮忙设计学校大礼堂的音响设备,让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连续地到达每个听众的耳朵。
四、以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注重实验教学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理解形成记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的物理知识学得不扎实、记得不牢、用得不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液化”的教学时,我前一天布置时对学生说:在自家水箱里冷藏一瓶啤酒或冷冻一瓶矿泉水,第二天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过一会儿观察瓶子的外表面会出现特别奇怪的现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做完这个小实验后,印象特别深刻,再讲液化学生易于理解。不然纸上谈兵怎么讲仍有一些学生感到茫然。课堂上给学生设疑,激发回家做实验的愿望,实验做了教师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如能以一种开放、立体的教育视野和理念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这不仅能降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物理课堂教学,还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探索、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赵建荣)
一、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出与物理相关的实例。尤其是在新课导入时,以学生生活中的“趣事”进行导入,就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如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时,我拿了一个塑料梳子走进课堂,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有吸引力的梳子。”说罢,我拿起梳子在自己的头上蹭了几下,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碎纸屑。当看到梳子很轻松就把碎纸屑吸起来时,学生都非常震惊,瞪大眼睛看着教师的动作,想要发现其中的奥秘。看到学生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小实验上来,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
(一)利用生活实际来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体验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剖析物理现象,发现其中的本质规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心理上进行自我体验的过程,而生活经验则是学生体验的基础。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与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知识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升华。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物理学习的作用,努力为学生创设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体会物理规律的形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和训练,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铁棍、耳塞、手鼓等教具,并向学生讲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当学生听到贝多芬耳聋了,就觉得很奇怪:耳聋了怎么还能成为音乐家呢?然后我就向学生讲解了“骨传导”的传音方式与原理,并让他们利用教具体会声音的传导方式,除了耳朵,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感受的声音。神奇的物理知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他们的求知心得到了激发,学习也更有效率了。
(二)利用生活实际使知识点的难度降低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上面吐沫横飞地讲,学生却依然懵懵懂懂,做习题时也经常会产生逻辑混乱、死搬硬套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如果教师能将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更透彻。如进行“压强”的学习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两种图片,一张是一根木棍,一张是一个软软的沙发。我问学生:如果让你选一个舒服的来坐,你会选哪个呢?学生当然会选沙发。我问学生原因,学生却说不出来。随之我就带着学生一起进入了“压强”的学习。有了前面所出示的图片,学生在理解压强的知识时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三、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学以致用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多加应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当学生了解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时,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强,学习也会更有自觉性。
如学习“声音和光”的知识时,我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打雷闪电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闪电和雷声是先后产生的还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当学生解释出这事因为声音传播的比光慢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经过思考,都能明白回声产生的原理,随之我就让学生帮忙设计学校大礼堂的音响设备,让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连续地到达每个听众的耳朵。
四、以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注重实验教学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理解形成记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的物理知识学得不扎实、记得不牢、用得不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液化”的教学时,我前一天布置时对学生说:在自家水箱里冷藏一瓶啤酒或冷冻一瓶矿泉水,第二天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过一会儿观察瓶子的外表面会出现特别奇怪的现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做完这个小实验后,印象特别深刻,再讲液化学生易于理解。不然纸上谈兵怎么讲仍有一些学生感到茫然。课堂上给学生设疑,激发回家做实验的愿望,实验做了教师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如能以一种开放、立体的教育视野和理念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这不仅能降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物理课堂教学,还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探索、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