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相互独立的专业,音乐与舞蹈在音乐教学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舞蹈的地位而言,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纽带,是音乐教学的中枢神经,基于现代教育的要求,已然成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音乐教学中适当的引入舞蹈,实现音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与舞蹈的综合鉴赏能力。本文从教学角度出发,在阐述音乐教学中舞蹈作用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实例,探究“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音乐教学;舞蹈;综合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在各类史料均有体现。现代社会,音乐与舞蹈融合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更加注重声乐美和形体美的培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国学校于上个世纪40年代开设了音乐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灌输音乐知识为主,忽略了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在实践教学中,舞蹈的作用体现在: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古板,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限,并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理想效果。在音乐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性。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律感、节奏
律感、节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同样,律感、节奏和动作亦是舞蹈的构成要素,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律感、节奏。音乐中的舞蹈,因其融合了律感、节奏两种要素,使得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流畅、优雅,强化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认识。
(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运动,在培养学生形体、仪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舞蹈动作不仅有利于学生肌肉与骨骼的健康生长,还可以增强学生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已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运动的需要,殊不知舞蹈也可以通过全方位的运动构建学生的健康体魄。
(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肢体语言,舞蹈饱含人们的各类情感,将情感融入音乐与舞蹈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基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加之词汇量匮乏,学生的情感往往不能充分得以表达。如果借助肢体语言,通过舞蹈的方式实现情感表达渠道的多样化,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五)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与舞蹈”模块定位为推广、普及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如果音乐教学的内容仅仅包括乐理基础知识、声乐练习不免有些枯燥、单调,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必然要求。如,音乐教学辅之舞蹈训练,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在舞蹈训练中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综合表现能力。
二、构建“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
既然舞蹈在音乐课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那么如何将舞蹈引入音乐教学课堂,实现音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值得音乐教师仔细研究、推敲。本文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基础,以期实现“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构想,具体路径包括:
(一)“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思路
鉴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内容的限制,舞蹈教学并没有在音乐教学中得以推广、普及。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音乐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正确认识舞蹈教学的价值目标。舞蹈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运作过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所以,构建“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以合理定位舞蹈教学的价值目标为前提。第二,对于“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系统性认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以在培养学生舞蹈基础的同时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自由穿梭于音乐与舞蹈的殿堂之中。
(二)“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方法
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范围内,对于“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予以设计。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第一,开启从创作、表演到欣赏的过程。整个过程离不开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先是音乐与舞蹈的创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完成对音乐与舞蹈的鉴赏。第二,合理运用舞蹈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与舞蹈因其朦胧性、抽象性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锻炼,学生勇于探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得以培养。
(三)“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实践
1.向学生传递“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的思想
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面向的主体是学生,它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当前,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改变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传统性认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音乐与舞蹈学习思想。
2.进行“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利用音乐背景创设舞蹈情境,让学生尽快的进入音乐课堂。“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一段音乐和一段舞蹈,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如果借助优雅的舞蹈表达音乐内容,营造生动的音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鸿雁》这首歌曲时,辅之蒙古族的“柔肩”动作,学生如亲临草原,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军:“浅谈‘趣味性’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13年04期
[2] 赵翠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析”,大舞台,2011年02期
[3] 孙晓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研究”,群文天地,2012年06期
[4] 谢京续:“略谈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7期
[5] 陈文婷:“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年12期
[6] 杨金星:“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大观,2013年10期
[7] 张宁:“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读书文摘,2014年06期
[8] 刘莉:“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探究”,艺术科技,2013年06期
作者简介:
王佳显(1986.06~),女,贵州织金,苗族,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中学二级职称,舞蹈艺术。
关键词:音乐教学;舞蹈;综合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在各类史料均有体现。现代社会,音乐与舞蹈融合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更加注重声乐美和形体美的培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国学校于上个世纪40年代开设了音乐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灌输音乐知识为主,忽略了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在实践教学中,舞蹈的作用体现在: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以往的音乐教学方法古板,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限,并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理想效果。在音乐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性。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律感、节奏
律感、节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同样,律感、节奏和动作亦是舞蹈的构成要素,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律感、节奏。音乐中的舞蹈,因其融合了律感、节奏两种要素,使得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流畅、优雅,强化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认识。
(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运动,在培养学生形体、仪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舞蹈动作不仅有利于学生肌肉与骨骼的健康生长,还可以增强学生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已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运动的需要,殊不知舞蹈也可以通过全方位的运动构建学生的健康体魄。
(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肢体语言,舞蹈饱含人们的各类情感,将情感融入音乐与舞蹈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基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加之词汇量匮乏,学生的情感往往不能充分得以表达。如果借助肢体语言,通过舞蹈的方式实现情感表达渠道的多样化,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五)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与舞蹈”模块定位为推广、普及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如果音乐教学的内容仅仅包括乐理基础知识、声乐练习不免有些枯燥、单调,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必然要求。如,音乐教学辅之舞蹈训练,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在舞蹈训练中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综合表现能力。
二、构建“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
既然舞蹈在音乐课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那么如何将舞蹈引入音乐教学课堂,实现音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值得音乐教师仔细研究、推敲。本文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基础,以期实现“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构想,具体路径包括:
(一)“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思路
鉴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内容的限制,舞蹈教学并没有在音乐教学中得以推广、普及。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音乐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正确认识舞蹈教学的价值目标。舞蹈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运作过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所以,构建“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以合理定位舞蹈教学的价值目标为前提。第二,对于“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系统性认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以在培养学生舞蹈基础的同时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自由穿梭于音乐与舞蹈的殿堂之中。
(二)“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方法
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范围内,对于“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予以设计。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第一,开启从创作、表演到欣赏的过程。整个过程离不开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先是音乐与舞蹈的创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完成对音乐与舞蹈的鉴赏。第二,合理运用舞蹈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与舞蹈因其朦胧性、抽象性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锻炼,学生勇于探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得以培养。
(三)“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之实践
1.向学生传递“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的思想
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模式面向的主体是学生,它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当前,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改变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传统性认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音乐与舞蹈学习思想。
2.进行“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利用音乐背景创设舞蹈情境,让学生尽快的进入音乐课堂。“音乐与舞蹈”综合教学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一段音乐和一段舞蹈,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如果借助优雅的舞蹈表达音乐内容,营造生动的音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鸿雁》这首歌曲时,辅之蒙古族的“柔肩”动作,学生如亲临草原,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军:“浅谈‘趣味性’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13年04期
[2] 赵翠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析”,大舞台,2011年02期
[3] 孙晓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研究”,群文天地,2012年06期
[4] 谢京续:“略谈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7期
[5] 陈文婷:“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年12期
[6] 杨金星:“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大观,2013年10期
[7] 张宁:“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读书文摘,2014年06期
[8] 刘莉:“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探究”,艺术科技,2013年06期
作者简介:
王佳显(1986.06~),女,贵州织金,苗族,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中学二级职称,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