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迫性高位桡神经损伤两例报告
【机 构】
:
100016 北京酒仙桥医院骨科,100016 北京酒仙桥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4年10期
其他文献
采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大鼠前肢五大神经及主要动作的代表肌肉作神经根定位研究。40只大鼠等分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及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屈指深肌、手内肌共10组。实验结果表明:腋神经主要来源于C5,代表肌肉为三角肌;肌皮神经主要来源于C6,代表肌肉为肱二头肌;桡神经主要来源于C7,代表肌肉为伸指总肌;正中神经主要来源于C8,代表肌肉为屈指深肌;尺神经主要来源于T1,代表肌肉为手内
本文报告了对兔进行切除腱鞘,从侧面切开腱鞘,从掌面正中切开腱鞘等3种手术后,观察吻合后的不全横断的深肌腱与腱鞘的愈合情况。术后各手术趾的活动范围、腱滑动距离在3种手术间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显示3种方法中,3周时深腱与鞘间粘连最明显,以后减少。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不修复腱鞘也可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对10例(40指)新鲜完整截肢标本行显微解剖与血管灌注研究,发现国人伸指肌腱末端血供完全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支及其分支,经1支长系膜样结构及1~2支短系膜样结构分布于伸肌腱及膜状腱周组织。本文提供显微解剖数据并结合1978~1990年3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近十年诸多手术方法,归纳为六类,指出任何术式均应遵循的三原则为“休息位、双屈曲、短片状石膏托外固定法。”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生物膜应用于临床,修复与重建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及缺损的腱鞘共80例(110指)。生物膜重建腱鞘后,可被吸收,形成的假鞘为肌腱提供光滑的组织床,以减轻肌腱粘连。术后经1~4年随访,按TAM系统评价功能优29指,良54指,可15指,差3指,优良率82%。我们就生物膜的选择依据,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报道本院1500余例臂丛神经手术后发生各类术后并发症38例,其中一般并发症(感染与出血)10例,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16例,呼吸系统并发症6例,淋巴瘘4例,骨化性肌炎2例。臂丛粘连分离术易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神经移位术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对各类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详细的讨论。
我所自1955年~1991年5月共收治创伤性尺神经炎126例,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73例79条神经,疗效总优良率为87.3%,可7.6%,差5.1%。对创伤性尺神经炎的病因、手术方法以及病程、临床表现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报告10例20侧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34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临床病例。解剖观察发现肩胛背神经的起始段常和胸长神经合干,由前内侧向后外侧从中斜角肌中穿过,此处常有腱性组织,和胸长神经分开后,有分支走向肩部和腋下,并可再发分支加入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起始部卡压在临床上可引起颈肩背部的不适和酸痛,手术治疗时观察到切断前中斜角肌后可使肩胛背神经的压迫得到缓解或解除,要彻底减压需切断肩胛背神经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