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理论是在新闻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人们对新闻活动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新闻活动性质等的了解。综观我国的新闻理论发展历史轨迹,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对我国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1
一、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轨迹
我国的新闻理论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并不算长,而且中间又经历了社会政治等的影响曾一度产生过停顿甚至倒退,学界一般认为真正繁荣起来的我国新闻理论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几年。由于新闻事业同一定阶级、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新闻理论在基本观点上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或阶级性。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丁柏铨教授认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它继承了以往新闻理论中的精华,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历史上的新闻理论中至今依然有价值的部分。从横向来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还放开眼光,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中广为吸收学理的养料,借此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本领域的研究水准。”这段话是对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全面而准备的总结。
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研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无产阶级报刊的创办开始的。有许多党的领导人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理论。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记者同志会上发表演说,提出“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的观点。30年代,一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列宁关于党报的学说, 结合当时斗争的实际情况,对新闻理论问题发表过专论,论述了党报的任务和作用。1931年10月成立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宣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将以全力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40年代,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工作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党的报刊必须具有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品质的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的唯物主义的新闻观点。1948年,毛泽东和刘少奇分别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对党报工作的重要性,党报与党的关系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报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办报思想和方法,党报的风格,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等作了理论上的阐述,成为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文献。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新闻理论研究不能正常开展。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新闻理论研究日趋活跃,首先对以前错误或不全面的新闻理论进行了大范围的纠错纠偏。改革开放后新闻理论的繁荣也表现在开放的吸取其它学科的理论,尤其是与传播学的相互影响,学界曾出现了新闻学是否该被传播学代替的争论。
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首先是在新闻业务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吸引了新闻理论的学者进行关注和研究,这使新闻理论的研究领域更加开阔,能够更好地与现实接触,更好的指导现实中的新闻业务活动。
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特点
童兵教授认为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命运,是同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与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西方报纸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曾有过一段政党报纸论战的时期,报纸当时主要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宣传政见,赢得政治斗争。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使报纸在政治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点也体现在我国新闻理论在对政治与新闻的关系研究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在新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关系理论方面则着墨较少。一定程度上,政治因素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及其理论范式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丁柏铨教授认为我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坚实现实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我国的新闻观念发展的历史,是紧密伴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宽松政治条件和环境下,我国新闻事业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共同的进步。这种进步通常被视为广义上的新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它所取得的成果总是与政治生活息息相关。
三、总结
虽然我国的新闻理论对几乎所有的新闻领域都地颇为详尽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学说,为我国的新闻实践进行了指导,但整体来看我国的新闻理论在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和缺乏系统性的。
“新闻学虽然有大量新的探讨和争论,但在基本理路上似乎还是延续过去的“政治挂帅”的传统,许多话题与话语与其说是学术性的,不如说是政治性的。所以,思想先行而学术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秦志希教授通过分析指出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实现了重大变革及长足发展,但其学科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我们应当重视新闻学关键词及话语的更新,以加快新闻学术自足与完善的步伐。
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新闻事业也不例外,新闻事业有其自身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它不为人们的意志所转移,也不被任何主观因素所动摇,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工作必须遵循新闻媒介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新闻学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2]丁柏铨.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现实基础[J].现代传播,2002,(3).
[3]秦志希.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关键词: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01
一、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轨迹
我国的新闻理论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并不算长,而且中间又经历了社会政治等的影响曾一度产生过停顿甚至倒退,学界一般认为真正繁荣起来的我国新闻理论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几年。由于新闻事业同一定阶级、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新闻理论在基本观点上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或阶级性。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丁柏铨教授认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它继承了以往新闻理论中的精华,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历史上的新闻理论中至今依然有价值的部分。从横向来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还放开眼光,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中广为吸收学理的养料,借此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本领域的研究水准。”这段话是对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全面而准备的总结。
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研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无产阶级报刊的创办开始的。有许多党的领导人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理论。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记者同志会上发表演说,提出“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的观点。30年代,一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列宁关于党报的学说, 结合当时斗争的实际情况,对新闻理论问题发表过专论,论述了党报的任务和作用。1931年10月成立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宣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将以全力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40年代,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工作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党的报刊必须具有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的品质的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的唯物主义的新闻观点。1948年,毛泽东和刘少奇分别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对党报工作的重要性,党报与党的关系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报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办报思想和方法,党报的风格,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等作了理论上的阐述,成为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文献。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新闻理论研究不能正常开展。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新闻理论研究日趋活跃,首先对以前错误或不全面的新闻理论进行了大范围的纠错纠偏。改革开放后新闻理论的繁荣也表现在开放的吸取其它学科的理论,尤其是与传播学的相互影响,学界曾出现了新闻学是否该被传播学代替的争论。
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首先是在新闻业务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吸引了新闻理论的学者进行关注和研究,这使新闻理论的研究领域更加开阔,能够更好地与现实接触,更好的指导现实中的新闻业务活动。
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特点
童兵教授认为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命运,是同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与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西方报纸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曾有过一段政党报纸论战的时期,报纸当时主要是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宣传政见,赢得政治斗争。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使报纸在政治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点也体现在我国新闻理论在对政治与新闻的关系研究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而在新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关系理论方面则着墨较少。一定程度上,政治因素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走向及其理论范式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丁柏铨教授认为我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坚实现实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我国的新闻观念发展的历史,是紧密伴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宽松政治条件和环境下,我国新闻事业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共同的进步。这种进步通常被视为广义上的新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它所取得的成果总是与政治生活息息相关。
三、总结
虽然我国的新闻理论对几乎所有的新闻领域都地颇为详尽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学说,为我国的新闻实践进行了指导,但整体来看我国的新闻理论在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和缺乏系统性的。
“新闻学虽然有大量新的探讨和争论,但在基本理路上似乎还是延续过去的“政治挂帅”的传统,许多话题与话语与其说是学术性的,不如说是政治性的。所以,思想先行而学术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秦志希教授通过分析指出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实现了重大变革及长足发展,但其学科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我们应当重视新闻学关键词及话语的更新,以加快新闻学术自足与完善的步伐。
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新闻事业也不例外,新闻事业有其自身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它不为人们的意志所转移,也不被任何主观因素所动摇,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工作必须遵循新闻媒介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新闻学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2]丁柏铨.论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现实基础[J].现代传播,2002,(3).
[3]秦志希.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