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升学生口语表达技能,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必须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和开发口语教学资源;必须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改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职业角色定位;幼师;口语教学
幼师专业是一个对口语教学有着特殊要求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就是今后的幼儿教师,作为将来的幼儿教师,他们在其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对教师自身而言,幼儿教师是“学习者与学者”的双重角色。
目前幼师专业的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任该专业的语文口语教学多年,我在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欠缺。他们普通话发音不准确、不流利,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缺乏自信心;他们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释原因、交流思想、阐述问题等,不能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并且夹杂着很多方言土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幼师专业学生生录取分数低,都是初中阶段班级中处于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一向不受老师的重视,平时也习惯于沉默寡言,是班级里最容易被忽略的成员。所以他们普遍较自卑,喜欢随大流,不敢主动发言,不敢在正式场合大声清楚地表达。
二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把口语教学开设成专门的课程,而是以普通话训练为主,以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最终目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往往是因为对“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方面有兴趣,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些技能的训练上,根本没有认真地对待“天天都在说”的口语表达训练。
三是专业教师自身口语表达水平、教学水平以及对口语教学的认识存在问题。教学上,不少教师没接受过专业式的系统训练,甚至还有上课讲方言的现象;认识上,其它学科教师认为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任务,而语文教师又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口语训练,认为只要让他们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就可以了,所以只是机械性地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题。这应该是幼师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系统训练而很难突破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变当前幼师专业口语教学现状:
一、在普通话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实现重心的转移
普通话训练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他们缺乏的是在一般口语环境中所需要的发声和表达技能,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所需的职业口语技能。所以今后应该把教学重点从普通话训练转移到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上来,加强朗读、说话、演讲、辩论、故事表演等技能训练,尤其要加强学生实用性强的职业口语类训练。要尽量创设仿真环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幼儿教育口语的特点,初步掌握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学习和讲说幼儿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中及教学中的用语,为适应幼教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基礎。
二、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和开发口语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口语训练的音视频资料用于教学,尤其是集声音、色彩、形体、动作于一体的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对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些资料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既供学生模仿学习,从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学生的训练过程和情景实况录下来,再回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纠正。
二是充分开发和积累口语训练素材。如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身边各种人物的语言,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拿到班上交流;收集各种书报、杂志,提供给学生阅读、摘录;将学生带到户外参观,然后要求他们讲述见闻、交流看法,或即景抒情;开展故事会、猜谜比赛、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利用见习、实习机会记录指导教师示范等;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后,还可以排演小品、相声、话剧等节目。
总之,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口语教学资源,重视创设口语学习的现实环境,拓宽口语教学的内容、形式与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学习和运用。
三、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必须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教师要多阅读、多思考,在课堂外付出辛勤的劳动。要学生讲好普通话,教师必须讲好普通话;要学生说话注意语言美,教师必须有优美的语言。教师不能做到,学生也就不会达到应有的要求。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说话要清楚简洁”,教师就要明白怎样说话才会清楚简洁,要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不清楚简洁”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与人交流时“语言要得体”,教师就应该明确怎样才算“得体”,并从生活中列举事例,或从史料中旁征博引,来说明“不得体”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有人说:“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为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付出心血和汗水,他的学生也一定会逐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四、必须改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口语技能评价不能等同于其它专业,如计算机财会、数控机电技能的定向定目标重结果的评价,而要重过程,重激励,重提升,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每一次训练之后,都要及时组织评价,以帮助学生发现不足、继续改进。教师评价时要态度诚恳、语言温婉,要能提出改进意见、指明发展方向,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生生之间的评价本身也是口语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作好指导,这样更能够让他们充分认识个人的不足,也能够活跃气氛、增强效果。
口语能力的检测是激发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手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几乎都是接受的笔试答卷的检测,少数初中学校,语文学科试行过用知识加能力的综合考试办法,口试成绩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一定的比例,这种考试方法比较繁琐。中职教育的口语技能考试可以独立操作,检测内容可灵活多样,不必要附属于哪一门学科,操作起来容易,但比较费时,因为每一名学生都要花一定时间来展示口语技能,所以对学生的口语检测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发挥出来转变为资本和财富的人才。只会填写答卷不会运用知识的人,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职业角色定位;幼师;口语教学
幼师专业是一个对口语教学有着特殊要求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就是今后的幼儿教师,作为将来的幼儿教师,他们在其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对教师自身而言,幼儿教师是“学习者与学者”的双重角色。
目前幼师专业的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任该专业的语文口语教学多年,我在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欠缺。他们普通话发音不准确、不流利,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缺乏自信心;他们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释原因、交流思想、阐述问题等,不能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并且夹杂着很多方言土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幼师专业学生生录取分数低,都是初中阶段班级中处于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一向不受老师的重视,平时也习惯于沉默寡言,是班级里最容易被忽略的成员。所以他们普遍较自卑,喜欢随大流,不敢主动发言,不敢在正式场合大声清楚地表达。
二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把口语教学开设成专门的课程,而是以普通话训练为主,以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最终目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往往是因为对“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方面有兴趣,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些技能的训练上,根本没有认真地对待“天天都在说”的口语表达训练。
三是专业教师自身口语表达水平、教学水平以及对口语教学的认识存在问题。教学上,不少教师没接受过专业式的系统训练,甚至还有上课讲方言的现象;认识上,其它学科教师认为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任务,而语文教师又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口语训练,认为只要让他们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就可以了,所以只是机械性地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题。这应该是幼师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系统训练而很难突破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变当前幼师专业口语教学现状:
一、在普通话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实现重心的转移
普通话训练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他们缺乏的是在一般口语环境中所需要的发声和表达技能,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所需的职业口语技能。所以今后应该把教学重点从普通话训练转移到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上来,加强朗读、说话、演讲、辩论、故事表演等技能训练,尤其要加强学生实用性强的职业口语类训练。要尽量创设仿真环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幼儿教育口语的特点,初步掌握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学习和讲说幼儿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中及教学中的用语,为适应幼教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基礎。
二、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和开发口语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口语训练的音视频资料用于教学,尤其是集声音、色彩、形体、动作于一体的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对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些资料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既供学生模仿学习,从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条件的,还可以把学生的训练过程和情景实况录下来,再回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纠正。
二是充分开发和积累口语训练素材。如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身边各种人物的语言,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拿到班上交流;收集各种书报、杂志,提供给学生阅读、摘录;将学生带到户外参观,然后要求他们讲述见闻、交流看法,或即景抒情;开展故事会、猜谜比赛、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利用见习、实习机会记录指导教师示范等;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后,还可以排演小品、相声、话剧等节目。
总之,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口语教学资源,重视创设口语学习的现实环境,拓宽口语教学的内容、形式与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学习和运用。
三、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必须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教师要多阅读、多思考,在课堂外付出辛勤的劳动。要学生讲好普通话,教师必须讲好普通话;要学生说话注意语言美,教师必须有优美的语言。教师不能做到,学生也就不会达到应有的要求。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说话要清楚简洁”,教师就要明白怎样说话才会清楚简洁,要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不清楚简洁”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与人交流时“语言要得体”,教师就应该明确怎样才算“得体”,并从生活中列举事例,或从史料中旁征博引,来说明“不得体”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有人说:“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为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付出心血和汗水,他的学生也一定会逐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四、必须改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口语技能评价不能等同于其它专业,如计算机财会、数控机电技能的定向定目标重结果的评价,而要重过程,重激励,重提升,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每一次训练之后,都要及时组织评价,以帮助学生发现不足、继续改进。教师评价时要态度诚恳、语言温婉,要能提出改进意见、指明发展方向,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生生之间的评价本身也是口语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作好指导,这样更能够让他们充分认识个人的不足,也能够活跃气氛、增强效果。
口语能力的检测是激发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手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几乎都是接受的笔试答卷的检测,少数初中学校,语文学科试行过用知识加能力的综合考试办法,口试成绩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一定的比例,这种考试方法比较繁琐。中职教育的口语技能考试可以独立操作,检测内容可灵活多样,不必要附属于哪一门学科,操作起来容易,但比较费时,因为每一名学生都要花一定时间来展示口语技能,所以对学生的口语检测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发挥出来转变为资本和财富的人才。只会填写答卷不会运用知识的人,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