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楞次定律教学方法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难点。楞次定律有两种常用的表述形式,第一种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它反映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应遵循的规律。即“增反减同”;第二种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效果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它反映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某种机械效果。即“来斥去吸”。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楞次定律的这两种表述,会使分析解答过程更为简捷。
  关键词:阻碍 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 磁通量变化
  
  一、楞次定律的内容
  
  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磁场去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意义,才能够灵活的应用。
  
  二、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楞次定律中,核心词语是“阻碍”。首先,阻碍不是阻止。因为磁通量的变化是引起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若这种变化被阻止,也就不可能继续产生感应电流了。其实原磁场的变化是由外界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如电流的变化、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与感应电流无关。其次,感应电流阻碍的对象是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而不是磁通密度B的变化。第三,阻碍不是“相反”。如果将阻碍理解成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则楞次定律就违背了电磁感应现象也必须符合能量守恒定律这个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三、楞次定律的应用
  
  楞次定律应用较为灵活,利用楞次定律分析问题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下面以一道例题为例做进一步的分析:
  例如,有一个条形磁铁下方有一个平放的闭合线圈,问当磁铁的N极向下开始下落的时候,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线圈应该如何运动?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
  首先明确利用楞次定律解题的步骤:
  1.确定原来的磁场方向(B);
  2.确定穿过线圈的原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ΔΦ>0(Φ增加)ΔΦ<0(Φ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B’);
  ΔΦ>0(Φ增加)→B和B′相反
  ΔΦ<0(Φ减少)→B和B′相同
  4.利用安培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然后针对上述步骤,逐步进行分析。
  第一步,确定原磁场的方向,向下;
  第二步,确定原磁通量增加,即ΔΦ>0;
  第三步,根据楞次定律,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磁场去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既然原磁通量增加了,那么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一定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增加,也就是说,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向上。即“增反”;
  第四步,利用安培定律,很容易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
  若题目中的条形磁铁的N极是远离线圈向上运动,原磁通量就减少了,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就是向下的。即“减同”。而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这种方法使推理过程严谨,不容易出错,要求学生思路清晰,基本功扎实。这种方法可简单得记为“增反减同”。
  方法二:
  可以采取一种较为灵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楞次定律的一种引申。根据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总是要满足一个规律,即总是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对于这个题目,问条形磁铁下落时,线圈应该怎么运动?感应电流方向如何?当磁铁下落时,显然原磁通量是增加的,要想阻碍它的增加,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磁体和线圈的相对运动,即“来斥”。迫使线圈因相互排斥向下运动,即相当于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增加,满足楞次定律。这样,就可以判断出线圈的运动方向,再根据安培定律,判断出电流的方向。
  若题目中条形磁铁的N极是远离线圈向上运动,原磁通量是减少,要想阻碍它的减少,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磁体和线圈的相对运动,即“去吸”。迫使线圈因相互吸引向上运动,即相当于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增加,满足楞次定律。再根据安培定律,判断出电流的方向。
  这种方法比上一种方法简单,要求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头脑灵活。这种方法可简单得记为“来斥去吸”或“来拒去留”。
  以上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各有优劣。同学生们要在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上,再采取一些巧妙的、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拓展思路,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中
其他文献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该有所准备,这就是“有备无患”。例如,足球比赛之前,整个足球队往往会事先对比赛的战术、别人的技术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这就是事先的准备。一个球队比赛的输赢,事先的准备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和踢球一样,要达到有效率的学习目的,就要做好各种课前准备,最为重要的就是知识的准备,即预习。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是“学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的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
[摘要]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但想要有效地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发校本教材依然变得非常重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和科学课程属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资源的整合、编写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探究;校本教材;低年级;内容开发;实践应用 
历史是前人社会生活的记录,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鉴人,以史育人,在于从史实中得到现实生活中的指引,从史实中感念历史名人折射出的人性光辉,领悟史实中强烈的人文思想与生存理念。鉴于此,在进行“初中人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校在进行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的基点定位于学生在语、政、史、地四科及生活积累中所有的知识、方法,以此为背景进行学科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提升本学科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模式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创设多元化的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學活动之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2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这句诗极其简朴地描绘了一种现象,就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易于激励教化,情绪感染力较强,在一定环境条件的吸引下,他们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坚持以兴趣教学为抓手,以迎合学生成长需要为手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学专题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深化他们的学习情感,为提升教学质效,发展他们的能力素养
宁波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五届二次年会于2007年2月5日-6日在宁波市中山饭店举行。本次年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来自全市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表彰了2005~2006年度学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各类获奖论文作者,吸收了87名新会员,听取了丁翠地会长代表第五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聆听了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同志的重要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師提出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主要途径是:    一、拓展素材积累的时空,提高认知水平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从而拓展素材积累的时间
一、依据教材,搜集资料,寻找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要更多的着眼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让学生在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中,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人文素质。因此,对教材的再创造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历史教材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而不深入,正是这种“框架式”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对于教材所给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教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分析课堂提问入手,逐步从导入时提问,为新课做好铺垫;衔接时提问,为突破难点做准备;核心环节提问,为达到目标做预设。通过运用这些策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自我摸索中突破重难点,增强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导入 衔接 核心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35  问题可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