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委婉语的研究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社会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研究。在进行英汉比较时,相对来说较多地谈论其相似性。无论是相似性还是差异性,都是建立在各自深层文化之上的。文章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差异现象入手,探究其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本质差异。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了解英汉委婉语使用的不同之处,有益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更顺利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委婉语;英汉对比;文化差异
引言
英语委婉语的“euphemism”源于希腊语。“eu”意为:pleasant,phemism意思是speech(言语)。因此,euphemism 就是“好听的话”,“令人高兴的话”。汉语中,委婉语又有“婉曲”之称。汉语的许多语法书给婉曲的定义就是——不直截了当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用委婉曲折的说法暗示给读者的修辞手法。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词语。[1]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本质上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是技巧性含义运用的一种方式,目地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委婉语更体现为一种交际策略,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是语言交际、表达、构思、载蓄四大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2]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禁忌的实施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克拉姆契所言,“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象。”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事实对文化结构层次,语言的传播交流进行分析和考察。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委婉语从它一产生起就紧密地和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在进行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时,相对来说较多地谈其相似性。本文从两者的差异性着手,从英汉委婉语的不同之处甚至相反之处入手,探究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帮助人们从本质上理解委婉语使用差异的原因,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一、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委婉语必然存在差异。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语言现象,但汉语与英语是两种各自独立的语言系统,因而汉英委婉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价值观念迥异,所以各种语言又有着各自的特点,鲜明地显露出各个民族思维深处的文化积淀。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也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
(一)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宗教意识
中国人素来对鬼神敬而远之,虽然没有形成发达的宗教文化,但从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来说,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委婉说法。道教(Taoism)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它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又源远流长的一种宗教形式。主要论述道教生死观的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生死本是持续一体的,人应顺从命运。因此庄子主张清净无为,甚至对丧葬也持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道教“死亡”的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死亡被冠与仙逝(die; ass away),登仙(become an immortal)。此外“羽化”、“飞升”、“成仙”、“登遐”、“升遐”、“仙游”、“遁化”、“气散”、“归道山”、“跨鹤登仙”、“乘鹤仙去”等也被用作死亡的委婉说法。与东方伦理文化不同的基督教很早就在西方文明中扎了根,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多数西方人自觉不自觉地信奉上帝。他们或多或少认为,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他们认为基督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跟宗教有关的词语也被他们看作是神圣的。因此,基督教徒不敢擅自提及上帝或上帝的名字,从而形成了一套涉及宗教的委婉语。如上帝通常被称为:the Maker, the Super Being, the Almighty, the Eternal, the Savior, King of kings, Lord of lords, the Light of the World, Sovereign of the Universe, Our Father,等等。
(二)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汉语和英语里关于身体胖瘦都有委婉的表达,如把“胖”说成“壮”、“丰满”、“富态”、“发福”;“瘦”表达为“精干,干练”(男子),“苗条,线条好”(女子)。或用plump,overweight,weight watcher代替fat,用lean(男子),slender, willow(女子)代替thin。尽管如此,还是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汉民族在人体的美感上过去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是重在“壮”。中国传统中“壮”和“胖”往往令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认为“富态、福像”。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而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肥胖给人们带来疾病,人们日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多地参与有益健康的运动。对人体美,西方自古对男性崇尚健康之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都有强健的体格。希腊人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亚竞技会。我们所熟悉的雕像《掷铁饼者》就是展示竞技会上人体的动作和力量,表现得非常成功。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所表现的也是十分健美的刚刚成年的身体。“……肌肉和精神都是超凡的,……身体魁梧似青年赫拉克勒斯,具有一切青年英雄的气质。”[3]可见,中西方在对人体美的审美观有所不同但日趋一致。
(三)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
中西方社会在人际交往中都很注重“礼”。但在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遵守礼貌原则又有差别。中国人崇尚谦让,认为它是良好修养的反映,即把礼貌当作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外在体现,是“发于内而形于外”的东西,侧重于以言辞体现品德,体现对他人的恭敬和自己的谦卑。这就是中国人在日常交际中所强调的“卑已尊人”的谦虚准则。在古代中国,女人社会地位比较低,丈夫提到自己的妻子时,会说“家里的”、“内人”,而自称“鄙人”、“小人”等,提到别人的父亲时会称“令尊”,别人女儿则称“令爱”等等。而西方在称谓语方面委婉语较少,家人、朋友之间经常直呼其名。中国现代的礼貌与古代的“礼”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是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古代“礼”是维系“上尊下卑”等级秩序和亲疏关系之根本。中国又是一个以群体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社会,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维系社会关系至高无上。“卑已尊人”的礼貌准则体现在对自己或自己有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事物要“抬”,要“尊”,它是汉民族“礼”的传统观念的现代形象。西方重天赋人权之说,1688年的英国人权宣言、1775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都申明人生而平等并享有同等权利。在西方父母与孩子无尊卑之别,孩子直呼长辈之名,同事或上下级以familiar name相称,以示友好关系。人人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反对侵犯他人的权利,这就是西方人的道德观。可见它是基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念之上的一种非常理性的人际关系。
(四)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道德标准
1.关于金钱
在汉语里,并没有多少代替贫穷的委婉语,中国人并没有给予金钱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出现许多关于“金钱”的委婉语,诸如“阿堵物”、“孔方兄”、“黄货”、“干货”等。在拜金主义的西方社会,贫穷是一种耻辱,关于贫穷的相应委婉语比比皆是,如“be badly off”,“be less well off”, be down on one’s luck”, “in difficulties”, “be hard up for money”等等。中国儒家学说一贯是重义理轻人欲的,认为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应当不谋私利,轻贱钱财。中国文化自古重士轻商,信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文化背景自然积淀,形成中国人羞于言钱的心态。而在西方社会,崇尚金钱至上,贫穷会被看低,人们总是美化它而保全自己的形象。
2.关于性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不认为性是可以大肆宣扬的东西。为了避免尴尬,汉语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描绘性的委婉语。在西方社会,尽管性教育盛行,但除了在特殊场合一些与性有关的医学术语被使用外,人们不好毫无限制地滥用性词汇,而是使用一些委婉的说法,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如性事会委婉地说成go to bed with, be make love, drop your pants, have relations with, make out, play around with等等。同样,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汉文化更是避讳直接谈论性爱,因而汉语里也包含了更多描绘性事的委婉语,如:同房(sleep together), 风流韵事(love affairs),发生关系(have relations with),上床(lie with),吃豆腐(flirt with women),露水夫妻(illicit lovers),寻花问柳(he promiscuous in sex relation)。此外表达非法关系的还有以下说法:有外遇/婚外恋(have another sexual relation),姘居(substitute adultery),而英语中用(o have an affair with someone, work late at the office等等。另外,一般说来,西方文化对的性观念相对自由并具包容性,而中国文化对此却相对拘谨和保守,这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表达法体现出来。如:私生子/野种被西方人冠与love child/natural child(爱情之子/自然之子),情妇/姘头被冠与unmarried wife(未婚妻)。同居被冠与trial marriage/free love/married but not churched(试婚/自由恋爱/结婚但未去教堂举行婚礼)。色情电影被冠与blue films/x-rated films/pornographic films(蓝色电影/X级电影/生活知识)等。
(五)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指弥布于文化之中的一些普遍的规范性的价值观,它使文化的成员用不同的价值评价的尺度来鉴定事物,表明肯定、否定或模棱两可等意向。”。[4]委婉语作为词的社会性领域的一个自然部分,反映了一种文化价值体系,而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性敏感性和敏感程度均有不同。对待“老”的态度的差别就是中西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典型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在同等条件下是可以靠年纪来衡量的,论资排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而以“老”而感到自豪,从而出现了大量相关的委婉说法,如古稀之年(approaching seventy),华发(grey hair)。此外还有很多带有“老”的词汇,如:老师(teacher),老总(manager),老马识途(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老当益壮(become more energetic with age)等来表示尊重。西方国家的文化模式属工业经济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注重独立和进取,不迷信特权和传统。因此,英美文化体现的是“轻老”的价值观和追求创新的精神。“老”是大家忌讳的词语,它意味着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迟钝、爱唠叨、固执、任性、怪癖等。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语,如senior citizen, elderly people, golden ager, distinguished gentleman等被用来代替old。
二、英汉委婉语的更新动态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符号,好比镜子,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征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发展轨迹,委婉语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业委婉语,这在中国社会中十分通用,如“蓝领”(工薪阶层)、“城市美容师”(清洁工)、“销售代表”(推销员)。近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对“老”这个词变得敏感了,将年龄视为个人隐私。这种禁忌对于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尤为明显。而在对女性美的评价方面,用“sexy”来评价一位中国女性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媒体报道和日常生活中,也渐渐被大众接受。这反映出,中西方委婉语使用在某些方面由差异显著向趋同性发展。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特定语言背后必定潜藏着特定的文化。语言方面的差异也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异。作为特殊语言的英汉委婉语自然也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东西方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委婉语使用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分析其差异的本质,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相应民族和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因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委婉语,才能感受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巨大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先熟悉其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并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更有把握地准确理解和使用委婉语。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蔡燕.英汉委婉语交际功能的相似性[J].西华大学学报,2005(1):74.
[3]何振志.艺术——迷人的领域[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
[4]高永晨.从戴安娜之死谈中英文化观念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55.
作者简介:陈欢(1985—),女,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委婉语;英汉对比;文化差异
引言
英语委婉语的“euphemism”源于希腊语。“eu”意为:pleasant,phemism意思是speech(言语)。因此,euphemism 就是“好听的话”,“令人高兴的话”。汉语中,委婉语又有“婉曲”之称。汉语的许多语法书给婉曲的定义就是——不直截了当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用委婉曲折的说法暗示给读者的修辞手法。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词语。[1]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本质上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是技巧性含义运用的一种方式,目地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委婉语更体现为一种交际策略,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是语言交际、表达、构思、载蓄四大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2]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禁忌的实施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和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克拉姆契所言,“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象。”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事实对文化结构层次,语言的传播交流进行分析和考察。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委婉语从它一产生起就紧密地和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在进行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时,相对来说较多地谈其相似性。本文从两者的差异性着手,从英汉委婉语的不同之处甚至相反之处入手,探究其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帮助人们从本质上理解委婉语使用差异的原因,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一、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委婉语必然存在差异。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语言现象,但汉语与英语是两种各自独立的语言系统,因而汉英委婉语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价值观念迥异,所以各种语言又有着各自的特点,鲜明地显露出各个民族思维深处的文化积淀。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也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
(一)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宗教意识
中国人素来对鬼神敬而远之,虽然没有形成发达的宗教文化,但从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来说,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委婉说法。道教(Taoism)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它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又源远流长的一种宗教形式。主要论述道教生死观的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生死本是持续一体的,人应顺从命运。因此庄子主张清净无为,甚至对丧葬也持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道教“死亡”的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死亡被冠与仙逝(die; ass away),登仙(become an immortal)。此外“羽化”、“飞升”、“成仙”、“登遐”、“升遐”、“仙游”、“遁化”、“气散”、“归道山”、“跨鹤登仙”、“乘鹤仙去”等也被用作死亡的委婉说法。与东方伦理文化不同的基督教很早就在西方文明中扎了根,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多数西方人自觉不自觉地信奉上帝。他们或多或少认为,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他们认为基督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跟宗教有关的词语也被他们看作是神圣的。因此,基督教徒不敢擅自提及上帝或上帝的名字,从而形成了一套涉及宗教的委婉语。如上帝通常被称为:the Maker, the Super Being, the Almighty, the Eternal, the Savior, King of kings, Lord of lords, the Light of the World, Sovereign of the Universe, Our Father,等等。
(二)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汉语和英语里关于身体胖瘦都有委婉的表达,如把“胖”说成“壮”、“丰满”、“富态”、“发福”;“瘦”表达为“精干,干练”(男子),“苗条,线条好”(女子)。或用plump,overweight,weight watcher代替fat,用lean(男子),slender, willow(女子)代替thin。尽管如此,还是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汉民族在人体的美感上过去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是重在“壮”。中国传统中“壮”和“胖”往往令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认为“富态、福像”。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而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肥胖给人们带来疾病,人们日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多地参与有益健康的运动。对人体美,西方自古对男性崇尚健康之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都有强健的体格。希腊人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亚竞技会。我们所熟悉的雕像《掷铁饼者》就是展示竞技会上人体的动作和力量,表现得非常成功。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所表现的也是十分健美的刚刚成年的身体。“……肌肉和精神都是超凡的,……身体魁梧似青年赫拉克勒斯,具有一切青年英雄的气质。”[3]可见,中西方在对人体美的审美观有所不同但日趋一致。
(三)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
中西方社会在人际交往中都很注重“礼”。但在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遵守礼貌原则又有差别。中国人崇尚谦让,认为它是良好修养的反映,即把礼貌当作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外在体现,是“发于内而形于外”的东西,侧重于以言辞体现品德,体现对他人的恭敬和自己的谦卑。这就是中国人在日常交际中所强调的“卑已尊人”的谦虚准则。在古代中国,女人社会地位比较低,丈夫提到自己的妻子时,会说“家里的”、“内人”,而自称“鄙人”、“小人”等,提到别人的父亲时会称“令尊”,别人女儿则称“令爱”等等。而西方在称谓语方面委婉语较少,家人、朋友之间经常直呼其名。中国现代的礼貌与古代的“礼”的观念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是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古代“礼”是维系“上尊下卑”等级秩序和亲疏关系之根本。中国又是一个以群体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社会,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维系社会关系至高无上。“卑已尊人”的礼貌准则体现在对自己或自己有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事物要“抬”,要“尊”,它是汉民族“礼”的传统观念的现代形象。西方重天赋人权之说,1688年的英国人权宣言、1775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都申明人生而平等并享有同等权利。在西方父母与孩子无尊卑之别,孩子直呼长辈之名,同事或上下级以familiar name相称,以示友好关系。人人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反对侵犯他人的权利,这就是西方人的道德观。可见它是基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念之上的一种非常理性的人际关系。
(四)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道德标准
1.关于金钱
在汉语里,并没有多少代替贫穷的委婉语,中国人并没有给予金钱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出现许多关于“金钱”的委婉语,诸如“阿堵物”、“孔方兄”、“黄货”、“干货”等。在拜金主义的西方社会,贫穷是一种耻辱,关于贫穷的相应委婉语比比皆是,如“be badly off”,“be less well off”, be down on one’s luck”, “in difficulties”, “be hard up for money”等等。中国儒家学说一贯是重义理轻人欲的,认为凡是品德高尚的人应当不谋私利,轻贱钱财。中国文化自古重士轻商,信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文化背景自然积淀,形成中国人羞于言钱的心态。而在西方社会,崇尚金钱至上,贫穷会被看低,人们总是美化它而保全自己的形象。
2.关于性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不认为性是可以大肆宣扬的东西。为了避免尴尬,汉语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描绘性的委婉语。在西方社会,尽管性教育盛行,但除了在特殊场合一些与性有关的医学术语被使用外,人们不好毫无限制地滥用性词汇,而是使用一些委婉的说法,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如性事会委婉地说成go to bed with, be make love, drop your pants, have relations with, make out, play around with等等。同样,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汉文化更是避讳直接谈论性爱,因而汉语里也包含了更多描绘性事的委婉语,如:同房(sleep together), 风流韵事(love affairs),发生关系(have relations with),上床(lie with),吃豆腐(flirt with women),露水夫妻(illicit lovers),寻花问柳(he promiscuous in sex relation)。此外表达非法关系的还有以下说法:有外遇/婚外恋(have another sexual relation),姘居(substitute adultery),而英语中用(o have an affair with someone, work late at the office等等。另外,一般说来,西方文化对的性观念相对自由并具包容性,而中国文化对此却相对拘谨和保守,这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表达法体现出来。如:私生子/野种被西方人冠与love child/natural child(爱情之子/自然之子),情妇/姘头被冠与unmarried wife(未婚妻)。同居被冠与trial marriage/free love/married but not churched(试婚/自由恋爱/结婚但未去教堂举行婚礼)。色情电影被冠与blue films/x-rated films/pornographic films(蓝色电影/X级电影/生活知识)等。
(五)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指弥布于文化之中的一些普遍的规范性的价值观,它使文化的成员用不同的价值评价的尺度来鉴定事物,表明肯定、否定或模棱两可等意向。”。[4]委婉语作为词的社会性领域的一个自然部分,反映了一种文化价值体系,而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性敏感性和敏感程度均有不同。对待“老”的态度的差别就是中西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典型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在同等条件下是可以靠年纪来衡量的,论资排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因而以“老”而感到自豪,从而出现了大量相关的委婉说法,如古稀之年(approaching seventy),华发(grey hair)。此外还有很多带有“老”的词汇,如:老师(teacher),老总(manager),老马识途(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老当益壮(become more energetic with age)等来表示尊重。西方国家的文化模式属工业经济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注重独立和进取,不迷信特权和传统。因此,英美文化体现的是“轻老”的价值观和追求创新的精神。“老”是大家忌讳的词语,它意味着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迟钝、爱唠叨、固执、任性、怪癖等。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语,如senior citizen, elderly people, golden ager, distinguished gentleman等被用来代替old。
二、英汉委婉语的更新动态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符号,好比镜子,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征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发展轨迹,委婉语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业委婉语,这在中国社会中十分通用,如“蓝领”(工薪阶层)、“城市美容师”(清洁工)、“销售代表”(推销员)。近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对“老”这个词变得敏感了,将年龄视为个人隐私。这种禁忌对于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尤为明显。而在对女性美的评价方面,用“sexy”来评价一位中国女性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媒体报道和日常生活中,也渐渐被大众接受。这反映出,中西方委婉语使用在某些方面由差异显著向趋同性发展。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特定语言背后必定潜藏着特定的文化。语言方面的差异也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异。作为特殊语言的英汉委婉语自然也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东西方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委婉语使用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分析其差异的本质,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相应民族和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因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委婉语,才能感受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巨大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先熟悉其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并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更有把握地准确理解和使用委婉语。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蔡燕.英汉委婉语交际功能的相似性[J].西华大学学报,2005(1):74.
[3]何振志.艺术——迷人的领域[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
[4]高永晨.从戴安娜之死谈中英文化观念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55.
作者简介:陈欢(1985—),女,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