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鱥疑似致病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患病丁鱥(Timca tinca L.)体表上分离出6株疑似致病真菌,选择3株真菌分别编号为菌株1、菌株2、菌株3,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为墨绿青霉(Penicillium atramentosum Thom)、菌株2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菌株3为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Van Tiegh);进一步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中性偏酸性。
其他文献
开发了负载第二组分K和第三组分为稀土金属的多组分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催化剂。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压力0.3MPa,原料n(C2H4):n(HCl):n(O2)=1.04:2:0.57。在添加第二组分K的最佳质量
综述了复合型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及催化机理、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包括异构化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烷基化反应、缩合反应和水合反应)、主要表征技
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第二代中压加氢裂化RMC-Ⅱ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2011年5月18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采用浸渍法制备La0.75 K0.25 Mn0.95 Cu0.05 O3/Ce02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50%和100%),利用XRD、FT—IR及uV—VisDRS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高分散Cu—ZrO2材料。丙醇锆和Cu(NO3)2·2.5H2O首先合成均质的凝胶。通过XRD、TG—DTA、N2吸附、TPR和N2O表面氧化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
在固相原位转化条件下,以固体粉末硅铝氧化物如硅铝微球、白碳黑和硅胶等为原料,合成了新颖形貌小晶粒丝光沸石。采用XRD、SEM和N2吸附等测试手段,考察了产物的物化性能。结果表
比较了吉林市6种绿篱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树种不同,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有差异,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滞尘能力较强,同种植物的滞尘能力为夏季〉春季;在
对马铃薯蚕豆间作与单作下两种作物的根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与蚕豆间作可以增加马铃薯和蚕豆的根干重和根系活力,但对根含水量影响不大.马铃薯与蚕豆间作、单作的根干
通过AB-QTL分析法,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于2009~2010年分别在武昌和南宁对一套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导入系的子粒大小、粒长、粒宽与子粒长宽比进行QTL定
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材料,比较了脑、肠、肝脏和胰脏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 esterase,AChE)活性,然后采用体内染毒的方法,研究Fe3+对脑组织AChE活性的影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