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中不破缝”解读中山装

来源 :丝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山装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在传播中华民族精神中充分发挥了服装作为显性文化标识的作用,体现了其中正、坚韧、庄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承载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文章以中山装“后中不破缝”为切入点,与西装后身结构进行差异性比较,通过对中山装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要点、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四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探究了中山装后背结构设计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蕴含,提出了中山装“后中不破缝”之时代意义与设计理念,以此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中山装的传承和创新之再思考,为后续中山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山装;西装;学生装;军便装;军装;后背结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941.7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08009706
  引用页码: 081205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08.017(篇序)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unic su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 broken stich in the back part"
  GE Yingying, LIU Guangch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As a model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 culture, Chinese tunic suits have given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lothing as an explicit cultural sign in disseminating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manifes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 of righteousness, tenacity and tenacity, and carried a special time significance. Starting from the "no broken stich in the back part" of Chinese tunic suit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back part of the suit.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drawing, the key points of the sewing proce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Chinese tunic sui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tructure design of its back part, proposes the era significance and design concept of "no broken stich in the back part" of Chinese tunic suits, thus provoking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rethink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unic suits, in hope of providing new thought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on Chinese tunic suits.
  Key words: Chinese tunic suit; suit; school uniform; civilian uniform; military uniform; back structure; structure drawing; sewing process
  收稿日期: 20201202;
  修回日期: 20210713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葛英颖(1973),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在“剪辫易服”的社会背景下,中山装以西式服装为基本参照,又融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新式服装,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以“国服”形象逐渐流行[1]。这是服装史上一大创举,同时也是一次影响久远的重大服饰改革。现今国内外学者对中山装研究多是停留在中山装诞生时期、形制考究、设计内涵与其他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辨方面。例如,袁仄[2]通过历史资料梳理,对中山装诞生、普及推广的时期及形制的考究等提出疑问;李当岐等[3]则着重研究中山装从“洋装”演变为“国服”的过程,探讨其设计與传统文化的潜在关系;林昊民等[4]另辟蹊径,从身体史的角度,以中山装为切入点,探讨“易服运动”;张懿[5]以中山装与西装为例,探讨“中装”的衰落与复兴。对于中山装结构设计,尤其是“后中不破缝”,以往文献中较少涉及。本文以中山装“后中不破缝”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剖析其结构设计之精髓,为中山装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中山装的起源及其形制
  1.1 中山装的起源
  关于中山装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中山装的起源为日本学生装,它是以日本学生装为基础进行改良设计的服装,这种说法也有将学生装与中山装混淆之嫌[6]。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中山装源自军装。1920年前后,在孙中山先生的要求下,上海“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店主王才运在日本陆军士官服装基础上稍做修改而成“中山装”[7]。
  中山装究竟起源于学生装还是军装,未有定论,尚待进一步考证。在民国特殊背景下,中山装应运而生,表明孙中山先生需要一套军便装来出席一些日常社交场合,而中山装恰好将学生装和军装的特征巧妙结合,并融入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理念,加以创新设计,使之成为全天候并适宜众多场合需要的服装。
  1.2 中山装的形制
  中山装的形制是随着受众人群的日渐扩大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形制成熟的中山装打破了初期少数人群穿着的局限,从而适用于社会不同阶层[8]。
  20世纪20年代初,中山装的基本形制确立,穿着者多为政府的公务职员和革命者,其基本形制是:翻立领呈关闭式八字形,在衣服的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个笔架形袋盖式贴袋,上面两个贴袋还制成褶裥式样,门襟有七粒扣,袖口有两粒扣,后背有中缝,且有腰带和开衩(表1)。下身西裤与中山装相配套,由前后分片结构组成,腰部有褶裥,有后口袋和侧口袋,裤口有折边[9]。由上海孙中山故居收藏陈列的一件1923年制的中山装实物可知其背部造型,这款中山装的后背有腰带、背缝和开衩等重要结构。后中破缝处理,一定程度上达到后背收腰趋近贴服的效果,但与中国传统的制衣观相悖,中国人讲究衣片完整,盡可能保持面料的完整性,不做过多的分割破缝处理,不刻意彰显人体,而且与当时国人一衣多用的国情不符合[10]。
  中山装形制完善成熟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后期,20世纪40年代末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公职人员。随着中山装普及面的逐渐加大,以方便批量化生产,适应更多的穿着人群,从而在功能上简化了服装的复杂结构和不必要的分割线:门襟的纽扣定为五粒;袖口纽扣为三粒;上口袋由立体“琴袋”式样的贴袋改成平贴袋;取消后背腰带、后中缝及开衩。形制完善成熟的中山装将顺应社会改革潮流、满足时代生活需要、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这三大需求成功地融合为一,进而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推广。
  2 中山装与西装的后身结构差异
  2.1 中山装后身结构
  中山装是通过对外来文化营养的吸收、消化并在中国传统服饰基础上的创新,在款式造型设计上吸取西服结构特点,力求严谨的合体版型,勾勒人体的结构美,蕴含了现代西方美学的特点。尤其表现在衣身围度上,以尊重人体尺寸为基础进行合理分割衣片。衣领和袖山基本与对应人体尺寸相服贴,这给穿着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但是,中山装绝不是简单地对西装照搬照抄,而是根据使用目的与国情对西装的原型在结构与造型上加以取舍、进行发展变化,形成有别于西装的中式服装新风格[11]。
  从结构方面讲,中山装是以西装结构设计为基本参照对象,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理念,强调生理特性与人体比例,以人体胸围尺寸为主导,分段剪裁,其前胸宽、肩部、袖窿数据以胸围尺寸为参数,按比例计算,再通过收省和垫肩处理,凸显人体的曲线之美。中山装在纸样设计上,一定程度上已经纳入西装三种版型和三种开身系统之中,成为制服版型设计门类[12]。中山装领子结构设计突出了实用性:西装采用敞开式的大翻领,与之相搭配的衬衣、马甲、领带和领结,颇为讲究;中山装为闭关式的翻立领,是穿着者御寒之用,同时也不必考虑佩戴更多的配饰[13]。穿着者出于里边添加衣服考虑,中山装的衣身围度加放量大于西装。在制作工艺方面,中山装也借鉴西装,在前衣身和衣领等处加衬处理,使其更具立体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装后背结构较复杂,而之后中山装的后背中缝与腰带结构逐渐消失。在中山装的裁剪图中,中山装的后背中缝是一条竖直的虚折线,通过此虚折线对折,这种无背缝“整裁”的“箱式结构”与西装后中破缝的裁剪方式相比较,贴合人体背部效果较弱。中山装形制日益完善,受众逐渐变广,所用面料不再局限于毛料和呢料,由于分不同穿着人群,服装档次有悬殊,因而对后背合体度的要求较低。根据20世纪70年代相关文献显示,很多中山装的裁剪方式并不考虑后背中部的合体效果,为较宽松结构。总而言之,中山装的背部由形制基本确立初期的后中破缝、开衩变为左右片合为一体,并被赋予了“一统江山”的内涵。
  2.2 男西装后身结构
  服装界流传一种说法“男装看后背,女装看前身”,由此说明男装设计的侧重点是后背贴体度。女性服饰风格变化多样,更多强调服装前身,根据胸腰差量合理分配腰省数值,注重胸型塑造与凸显腰部纤细。而对于男西装而言,则着重强调背部合体度的形态。如果说版型结构严谨、工艺考究、细节出众是评价一件男西装是否品质高档的重点,那么后背的合体度则是重中之重,相对服帖的背部造型与前身笔挺的胸型是衡量和判断男西装质量的核心标准。
  在男西装纸样设计中,合理确定后中缝倾斜程度走向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塑造背部的曲线形态,肩胛骨、腰部和臀部同时贴合人体后背“S”曲线。一件高档男西装背部造型应符合“肩胛骨丰满、正腰凹、臀部包”的优雅体态。人体的三围数值及悬殊差值直接影响男西装背部中缝的倾斜度,进而影响男西装后背的造型。后中下摆开叉是男西装常见的款式之一,为了不影响开衩的丝绺,保持背叉稳定,通常开衩采取直线处理,与腰线保持垂直[14]。
  胸腰差量、腰臀差量及后中缝倾斜量都是影响男西装后背中缝结构的关键因素。由于胸腰臀差量的差异,趋同的后中缝结构,会影响男西装的合体性及外观造型效果。由此可见,背部中缝的倾斜程度因人体背部弯曲走势不同存在差异,视情况而定,比如身体往前弓,则倾斜量较大,挺直身体则较小[15]。   3 中山装“后中不破缝”的解读
  中山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这与它本身富有特色的造型结构与款式分不开,三开身无背缝“整裁”的“箱式结构”。只有全面了解中山装其内部结构,拥有丰富的结构制图方面的知识储备,准确把握其缝制工艺要点,制作出舒适合身、恰当修饰身型的中山装,才能更完美地体现中山装庄重沉稳的“国服”风范,呈现出中华优秀服饰文化深层的审美意蕴,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本文从中山装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要点、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四个方面来解读其“后中不破缝”之设计精髓。
  3.1 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要点分析
  中山装的外观整体形制呈倒梯形,关门翻立领款式,门襟五粒扣,穿着时不同于西裝敞开式,门襟纽扣全部扣齐,领钩系牢固。三开身无背缝的“箱式结构”是中山装区别于西装的重要特征。如图1所示中山装后片纸样设计得知,其后片结构明显区别于四开身西装(图2),保证了衣片的整一性。中山装前胸没有多余的松量,后背保持一定的合体度,准确的测量数值及合理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中山装的版型效果。作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服装,对其造型始终“严要求”“高标准”。在结构制图时,应当充分了解中山装的造型与结构、整体与部件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件之间、面料与衬里之间的关系。
  首先,准确把握人体的测量要点及中山装相关围度的放松量。对人体的测量是服装结构制图的前提和依据,精准拿捏围度放松量的数值,才能保证服装的舒适度及合体度。相关围度的放松量关系到穿着者的日常基本活动需要,它是结构制图中被广泛运用且重要的尺寸之一,变化范围较广。由于中山装前身结构闭合,后中不破缝不收省的特殊性,且受众较广,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不同年龄、身份、阶层的人群。近现代报纸《申报》曾刊文《中山装之盛销》,称上海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现应潮流之趋势,欲求普及起见而广招徕”[16],开始批量制作出售中山装,可见当时中山装受大众欢迎的程度。不同的人群选择穿着中山装,所以在测量时着重观察被测量者的体型特征,重点考虑测量对象的年龄、穿衣习惯、工作性质等因素,准确把握人体的测量要点,以便在后期结构制图中作为参考,适时调整,达到穿用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后背宽的测量,服装纸样设计中常直接采用后背宽的测量数值,作为结构制图的重要依据。由于后背结构的特殊性,考虑到人体活动时的需求,背宽处应留有恰当的松量,较少的松量导致穿着者活动时背部产生牵拉感,反之将直接影响后背造型的美观度。依据文献[18]中关于男装围度放松量的探讨,原型放松量一般采用18~20 cm。根据结构制图放缩量方法,总结出男装外套围度放松量最小数值不小于10 cm。理论上来讲,中山装属于外套品类,内搭可搭配衬衫穿着。因此,中山装的围度放松量数值须大于10 cm[17]。
  其次,适当收放中山装的侧缝量,将直接影响后背的合体度。三开身中山装不同于西装后背结构,后中无破缝无省,更谈不上后背中缝倾斜量,只有从侧缝两边收量,才能达到合体效果。图3为三开身中山装结构制图,红色标注的a和b两条等长的线条表示前后侧缝线,也是唯一一条前后衣片缝合的衣缝线[18]。从结构制图明显得出,中山装造型除去前腰省和腋下省可以适当收放松量之外,只有侧缝处可以收放量,它直接影响后背的合体度,进而影响整个造型的美观度。
  一件高品质的中山装离不开精湛的结构制图和剪裁缝制技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彰显中山装的风采。服装界常流传“三分缝制,七分熨烫”,足以强调熨烫是服装缝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序。中山装后片“整裁”结构,后身的熨烫直接影响到整体外观造型。后衣片除两侧衣缝外,并无省道设置,要使其符合后背饱满且服帖,弯曲与起伏满足人体活动需要,离不开高超的熨烫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整块平面的后衣片与人体背部凹凸曲线变化相契合,在肩部、袖窿、背部、腰部、臀部、下摆部位都服帖平顺。
  提到中山装后衣片的熨烫工序(图4),首先将衣片沿背中线双折一起归拔两侧,待两侧归拔完成后,展开衣片归烫至背中缝。熨烫工序大体分为归拔后肩、归烫后袖窿、归拔后腰部和臀部、归拔后背中央部四个步骤[19]。由于中山装肩部和袖窿的熨烫工艺要领与西装几乎一样,本文不做赘述。考虑到中山装后背“整裁结构”,腰部、臀部、后背中央部的熨烫成为关键。由于人体正腰凹、臀部丰满的曲势形态,为使侧缝缝合符合人体曲线,将其腰以上部分归拢处理,中腰处拔开,臀部归拢一定的量,保证背部、中腰及臀部均适体。最后,归拔后背中央部,将之前双折后的衣片展开铺平,根据穿着者的体型来决定后背中央部的归拔程度,正常体型背部熨烫略归为宜,驼背特体不归为妥。后背中央部归烫方向可以先中间后两边,分别将背部、腰部、臀部熨烫圆顺,使其自然衔接。然后归烫后领口下方和底摆处,归量不宜过大,使其符合后背曲线的走势,底摆服帖圆顺。归拔后的后袖窿和后领口附上有纺嵌条,以防袖窿和领口处伸还变形。
  前文提到中山装侧缝的存在意义,它关系到后身衣片与人体的服帖程度。因此,工艺师在缝合侧缝时(图5),线路不吃量不赶量,直顺缝合,保持归拔部位不变形,前后侧缝按对位点进行缝合,以确保后身造型贴合人体。侧缝线缝合完成后,再次进行熨烫处理,根据中山装造型需要,分烫侧缝部分使得前后片在侧缝衔接更自然(图6),归烫后衣片,待冷却后充分定型。
  关于中山装缝制技艺的要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后中缝衬里辑缝时,中腰以上留1 cm左右眼皮量,作为人体背部的活动量,中腰以下留0.3 cm眼皮量。
  3.2 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通过对中山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要点的分析可知,“后中不破缝”决定了其特殊的纸样设计与缝制工艺的处理。中山装与西装剪裁不同,其背中无缝的“整裁”结构,象征着国家和平统一、领土完整之大义,并非仅为了美观和经济实用。在军阀林立的民国时期,军阀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挑起事端,战事频频爆发,民不聊生。因而,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家统一的思想顺应时代,民心所向。中山装“无背缝”结构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也寄托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彰显着其文化特色及重大意义[20]。   中山装虽然吸收了西式服装的结构特点,但“箱式结构”符合中国传统尽可能保留面料完整性的制衣观及不彰显人体曲线美的穿衣观,其箱式造型一定程度上与传统长袍马褂相得益彰,它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更能接受的形制。中山装后衣片的整一性是中华“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的内在反映[21]。从“后背不破缝”来解读中山装,中山装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第一,“便于动作”“壮于观瞻”的设计准则及坚韧挺拔的力量之美。中山装综合了中西方服饰特色,其坚韧挺拔的力量美在各个细节设计中均有体现。中山装后背不破缝,剪裁利落,结构保持完整、形制简约、线条严谨、轮廓挺拔不失清晰,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山装坚韧挺拔的力量美感,平添一份儒雅之气。
  第二,“宜于經济”“厉行节约”的设计准则及平淡实用的朴素之美。在民国初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一度陷入困境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衍生出平淡朴素、经济实用的审美理念。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经济实用的观念贯穿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平淡朴素的理念成为设计中山装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由于中山装适用不同穿着人群,所用面料可供选择较多,质量档次差异较大,因此对合体程度的要求并不高,很多中山装的裁剪方式不考虑后背中部的合体效果,在结构制图中后中缝线直接采用竖直的虚折线,保持布料的完整性,以便日后修改。从面料的选择、色彩的选用及款式设计的创新来看,中山装传递了经济实用的审美理念,折射出一种简约平淡的朴素美,于是受众人群日益增多[22]。由此可见,中山装的最终归宿取决于国人的接受程度及它的顽强生命力[23]。
  4 结 论
  中山装“后中不破缝”蕴含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展示了中华服饰文化中的智慧与情感,值得更深层次研究与探讨。中山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了西方服饰造型及其工艺技术,并通过材质与工艺的创新设计,最终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简约新中装。既有中西合璧的特点,又符合中国人沉着内敛的民族气质,兼具浓厚的政治文化内涵,对新时代中式服装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几年,一些国内外时装发布会上,中山装再次以“新姿态”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之中。中山装经典服饰形象的回归,一定程度上成为华夏儿女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提振了中国文化的自豪感。有文化自信,才会有不断的文化创新,才能铸就文化自强和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万宗瑜. 毛泽东与中山装[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 30(1): 75-78.
  WAN Zongyu. Mao Zedong and Chinese tunic suit[J].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2013, 30(1): 75-78.
  [2]袁仄. 中山服初考[J]. 装饰, 2007(6): 52-55.
  YUAN Ze.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Sun Yat Sen’s uniform[J]. ZHUANGSHI, 2007(6): 52-55.
  [3]李当岐, 孙素叶. 漫谈“国服”: 中山装[J]. 美术观察, 2006(3): 13-16.
  LI Dangqi, SUN Suye. Talking about "National Clothes": Chinese tunic suit[J]. Art Observation, 2006(3): 13-16.
  [4]林昊民, 甘满堂. 身体史视角下的“易服运动”: 以民国时期中山装为例[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34(4): 32-37.
  LIN Haomin, GAN Mantang. The "Easy Clothes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history: taking Chinese tunic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34(4): 32-37.
  [5]张懿. 论“中装”的复兴[J]. 艺术设计研究, 2020(3): 46-50.
  ZHANG Yi. On the revival of "Chinese clothing"[J]. Art Design Research, 2020(3): 46-50.
  [6]袁仄, 胡月. 百年衣裳: 20 世纪中国服装流变[M]. 北京: 三联书店, 2010: 118-119.
  YUAN Ze, HU Yue. A Century of Cloth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lothing in the 20th Century[M]. Beijing: Sanlian Bookstore, 2010: 118-119.
  [7]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 中国近代纺织史[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 173.
  Editorial Committee of Modern Chinese Textile History. Modern Chinese Textile History[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1997: 173.
  [8]刘云华. 中山装形制历史演变的图式分析[J]. 新美术, 2015, 36(11): 35-45.
  LIU Yunhua. Schematic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hape and form of Chinese tunic suits[J]. New Art, 2015, 36(11): 35-45.   [9]袁仄. 中国服装史[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141.
  YUAN Ze. History of Chinese Clothing[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05: 141.
  [10]朱博伟, 刘瑞璞. 中山装的起源与大众化[J]. 装饰, 2020(3): 43-48.
  ZHU Bowei, LIU Ruipu. The origin and popularization of Zhongshan suit[J]. ZHUANGSHI, 2020(3): 43-48.
  [11]李迎军. 从中山装看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 艺术设计研究, 2010(1): 34-37.
  LI Yingju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from Chinese tunic suit[J]. Art & Design Research, 2010(1): 34-37.
  [12]刘瑞璞. 男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7: 146.
  LIU Ruipu.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attern Design for Menswear[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17: 146.
  [13]徐贤敏. 论中山服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J]. 科教文汇, 2009(8): 240.
  XU Xianmin.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production of Zhongshan suit[J].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2009(8): 240.
  [14]储谨毅. 男西服后身结构纸样优化的研究[J].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7(2): 52-56.
  CHU Jinyi. A study on optimizing the back structure design of men’s suits[J]. The Journal of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2017(2): 52-56.
  [15]赵欲晓, 关雅欣. 男西服后背合体性研究[J]. 纺织导报, 2004(4): 100-102.
  ZHAO Yuxiao, GUAN Yaxin. Research on the back fit of men’s suit[J]. China Textile Leader, 2004(4): 100-102.
  [16]佚名. 中山装之盛销[N]. 申报, 1927(4): 11.
  Anon. The prosperous sale of Chinese tunic suits[N]. Application, 1927(4): 11.
  [17]劉海金, 邵新艳. 基于人体测量的现代中山装造型研究[J]. 设计, 2018(15): 9-11.
  LIU Haijin, SHAO Xinyan. Reasearch on modern Zhongshan costume modeling based on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J]. Design, 2018(15): 9-11.
  [18]刘瑞璞.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 男装编[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161-162.
  LIU Ruipu.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Garment Pattern Design: Men’s Clothing[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 2008: 161-162.
  [19]杨春鹏. 中山装制作技艺[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54-74.
  YANG Chunpeng. Chinese Tunic Suit Making Skills[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17: 54-74.
  [20]张瑞霞, 张金滨. 以服装结构设计为切入点的中山装创新设计[J]. 服装学报, 2017, 2(1): 24-29.
  ZHANG Ruixia, ZHANG Jinbin. Innovative design of Zhongshan coat promoted by clothing structure[J]. Journal of Clothing Reasearch, 2017, 2(1): 24-29.
  [21]刘瑞璞, 马立金, 周长华. 优雅绅士Ⅱ: 礼服[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603-606.
  LIU Ruipu, MA Lijin, ZHOU Changhua. Elegant Gentleman Ⅱ: Dress[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6: 603-606.
  [22]郭东. 中山装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J].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4): 39-43.
  GUO Dong. The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unic suit[J].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5, 35(4): 39-43.
  [23]高广灵. 中山装的兴衰[J]. 党史博览, 2019(9): 38-40.
  GAO Guangl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tunic suits[J]. General Re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019(9): 38-40.
其他文献
摘要: 品牌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资源,是整个营销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有形和无形力量使其对整个营销价值链具有某种统合作用。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进入后流量时代,时尚品牌不得不面对网络传播的复杂性和内容生产的巨大挑战。文章对内容营销概念重新界定,将内容营销理论引入时尚品牌传播领域,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推理法,剖析时尚品牌内容营销传播逻辑与用户群分析,为时尚品牌内容营销提供了
摘要: “十二章纹”是古代冕服的典型装饰纹样,象征着特殊的社会等级和文化意涵。由于朝代的更迭,不同朝代的冕服“十二章纹”虽具有同一性,却也不尽相同。文章运用“多重证据法”和“以图证史”等方法,基于对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分析,推断并绘制出宋代“十二章纹”的形象、数量及其在冕服上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明确宋代“十二章纹”的形象与排列有助于了解宋代的冕服文化,有利于把握古代冕服及其纹样的变化历程和历
目的通过集成各医联体的数据,建设基于医联体的患者全息视图,实现医生可以调阅患者在医联体之间的所有就诊记录。方法利用数据库的日志同步技术搭建大数据同步平台,实时对接各个医联体的业务系统;利用主数据、术语、元数据体系完成数据治理;利用科研检索系统完成相似患者查询功能。结果系统基于区域医联体的业务,统一部署到8家医联体单位,注册总人数超过900人,浏览患者信息大于20000次/月,各个医联体用户浏览患者详细信息3300余例。结论通过系统,临床医生能够看到更加全面的患者就诊记录,在面对疑难疾病时,可以参考其他相似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诸多中华民族传统织造技术面临传承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柯尔克孜族约尔麦克织造技艺发展现状,采用数字化保护实现约尔麦克传统织造技艺现代化传承与传播。提出了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图文视频资料的收集并建立资料库;约尔麦克织造工序、织造技艺和织物本身的三维建模和动态展示;建立数字化虚拟展示平台将搜集到的资料置入平台中,设置交互系统进行衍生设计,扩大约尔麦克的传播范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
摘要: “婴戏图”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出现的形式多样,但对其研究多集中于书画、瓷器、砖刻及漆器等艺术表现形式。文章基于传世纺织品标本对晚清女装中普遍出现的“婴戏图”刺绣进行解读,采用标本与文献结合二重考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白地婴戏图刺绣女袄的图案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发现晚清女装婴戏纹样的大量出现,不仅带有明显的宗族文化色彩,继承了宋代祈子的宗族理念,更是受到明清科举改
目的设计新一代数据库架构,以满足大型三甲医院5G医疗业务场景的需求。方法运用具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架构、支持超大规模数据量和单表管理的新一代数据库架构技术,通过随机生成1000万条数据,执行单表插入、查询和删除操作。记录各个操作所需时间,计算每种操作的速度(记录数/秒),并与Redis、Oracle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新一代数据库架构能够支持横向扩展的分布式架构。1000万条随机记录的插入速度为140370.58记录数/秒,查询速度为138831.04记录数/秒,删除速度为145602.80记录数/秒,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