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可分为直接及间接途径。直接途径主要是指依赖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下游与关联的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等相关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或通过调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细胞因子实现。间接途径主要是指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的阈值,增强传统及新型抗肿瘤分子的细胞毒性作用,影响细胞肿瘤相关支持和细胞功能等。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一位。在我国,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3.3万,同时肺癌也居恶
鼻咽癌与EB病毒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EB病毒抗体与EB病毒DNA,为鼻咽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辅助性指标。不仅如此,还能预测治疗的效果、是否有病灶残留、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