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介绍地蚕大棚养蚕技术,让广大蚕农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地蚕大棚养蚕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精心饲养家蚕,提高鲜茧产量和质量,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蚕大棚 养蚕 技术
中图分类号:S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65-01
地蚕大棚养蚕是澜沧县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运用的一项养蚕新技术。它具有建棚容易,投资少,成本低;增加养蚕张数,扩大养蚕规模;即省时省工省力,经济效高;且棚内宽敞,采光度好,消毒彻底,养蚕环境好,鲜茧产量高,质量好;达到人蚕分離,符合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整体综合利用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生产实践中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推广潜力大。
1 地蚕大棚建盖技术
1.1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通风向阳、易排水,远离蔗园、茶园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区、距桑园较近、水电方便的地方建盖地蚕大棚。
1.2 建棚材料准备
蚕农应根据桑园面积和养蚕张数准备建棚材料,一般养1张蚕需要30—40㎡地蚕大棚。按目前澜沧县每户种植6—8亩桑园规模,每户应建盖1间120㎡的地蚕大棚,可满足每次养蚕3—4张。其材料准备为:⑴长4m、直径10㎝的行条木料36棵;⑵跨度8.8m、高1m的人字木3架;⑶宽1.2m、高2m的木门2道;⑷宽1m、高1m的木窗8道;⑸石头5方;⑹大空心砖头1000块;⑺水泥3.5吨;⑻砂子8方;⑼石棉瓦120片;⑽红砖500块;⑾铁钉2㎏。
1.3 建盖大棚
棚址选好后,首先平整场地,以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摆布,按长15m、宽8m、山间墙高3m、边墙高2m的规格进行建盖。山间墙和边墙用大空心砖砌,山间墙上各留一道宽1.2m,高2m的木门,便于人出进、调节温湿度和通风换气。每面边墙砌3层大空心砖后留木窗4道,每隔2.2m留1道,窗子宽1m、高1m,大空心砖砌9层后放“人字木”,每隔3.6m放1架“人字木”,“人字木”放好后平砌1层大空心砖即可。然后放上行条,就可以钉石棉瓦了,四周屋缘出墙体0.4m。地面铺5㎝厚的水泥地板,有利冲洗和消毒。大棚建好后,四周开挖深宽25㎝的排水沟,以防雨水进入棚内。
2 地蚕大棚养蚕技术
2.1 蚕座设置
地蚕大棚养蚕通常采用条桑育和片叶育的饲养方式。一般可顺大棚长的方向设置6排蚕座、5条工作道,蚕座宽1.14m,工作道宽0.15m、高0.15m(砌二层砖),便于给桑、扩座、蚕座消毒和上蔟操作。
2.2 消毒防病
一是小蚕入棚前3—5d,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对棚内地面及大棚四周进行彻底消毒;二是在地面上撒一层爆石灰;三是爆石灰上面再铺一层稻草或垫一层薄膜。为地蚕大棚养蚕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适时进棚
一般在4龄蚕饷食后,再给桑1次,结合起除把蚕移入大棚内。移蚕时连网抬蚕,轻轻把蚕移到蚕座上,注意把同一发育批次的蚕集中放在一起,数量放足,蚕座宽度以放到三分之二左右为宜,蚕头密度稍稀,以便以后一齐上蔟。
2.4 温湿度调节
搞好温湿度调节,是地蚕大棚养蚕的关键技术。在地蚕大棚养蚕过程中经常遇到温度过高过低、昼夜温差大的问题,应根据各龄蚕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和棚内温度状况,正确掌握棚门和窗子的开闭程度,合理控制放风量,使蚕在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晴天日出后,棚内温度升高,一般上午9:00达到饲育适温,这时就要打开棚门和窗子进行通风换气,避免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均匀一致。若棚内温度过高时,除打开棚门和窗子外,还可在棚顶石棉瓦上铺盖一层稻草或喷洒凉水进行降温。下午5:00,棚温降至饲育适温时,逐步关闭棚门和窗子保温。做到棚内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4龄不低于22℃)。若外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以打开棚门和窗子昼夜放风。夜间或阴雨天和晚秋蚕温度过低时,可利用炉子、电热器等进行加温。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要打开棚门和窗子通风排湿,并在蚕座上多撒爆石灰,既排湿又消毒。降温排湿时,要防止强风直吹,造成蚕头分布不匀和加快桑叶干萎,同时还要注意早晨、傍晚侧面日晒,引起蚕座局部升温和桑叶萎凋。
2.5 合理给桑
蚕进棚后每天给桑4次,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18:00、晚上22:00各1次,给桑要均匀,蚕座要平整,使蚕充分吃饱。遇到天干物燥、棚内温度过高时,中午可用0.2%有效氯漂白粉液喷雾桑叶喂蚕,以达到补湿防病的作用。给桑时要进行扩座匀座,将蚕座面积适当向两侧扩大,5龄蚕的第4天扩大到最大面积。
2.6 认真做好蚕期消毒
4—5龄蚕每天坚持用爆石灰消毒一次;4龄第2天和5龄第2、3、5天各用氯霉素添食一次。同时要做好人工巡视,防止老鼠、蚂蚁等为害。
2.7 适时上蔟
当蚕座内有80—85%的熟蚕时,先给少量桑叶,然后把捆扎好的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簇。当熟蚕爬上一定头数后,按照先放先提的顺序,把方格簇提起挂到棚内预先搭好的竹杆上,方格簇与方格簇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上簇采用自动上簇与人工上簇相结合的办法,尽量提高熟蚕的入孔率,上簇后每隔5—6和上下翻动簇架1次。蚕营茧24h后,将还没有找到结茧位置的浮蚕捡出,另行上簇。
2.8 做好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工作
养蚕结束后,先用爆石灰和1%有效氯漂白粉液分别对大棚内外、蚕具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后密闭棚门和窗子1 h以上,然后搬出蚕具,清出蚕沙和其它杂物,用清水冲洗地板,再用爆石灰和1%有效氯漂白粉液分别对大棚内外消毒一次,将棚门和窗子关闭,以备下季养蚕使用。
[关键词]地蚕大棚 养蚕 技术
中图分类号:S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65-01
地蚕大棚养蚕是澜沧县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运用的一项养蚕新技术。它具有建棚容易,投资少,成本低;增加养蚕张数,扩大养蚕规模;即省时省工省力,经济效高;且棚内宽敞,采光度好,消毒彻底,养蚕环境好,鲜茧产量高,质量好;达到人蚕分離,符合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整体综合利用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生产实践中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推广潜力大。
1 地蚕大棚建盖技术
1.1 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通风向阳、易排水,远离蔗园、茶园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区、距桑园较近、水电方便的地方建盖地蚕大棚。
1.2 建棚材料准备
蚕农应根据桑园面积和养蚕张数准备建棚材料,一般养1张蚕需要30—40㎡地蚕大棚。按目前澜沧县每户种植6—8亩桑园规模,每户应建盖1间120㎡的地蚕大棚,可满足每次养蚕3—4张。其材料准备为:⑴长4m、直径10㎝的行条木料36棵;⑵跨度8.8m、高1m的人字木3架;⑶宽1.2m、高2m的木门2道;⑷宽1m、高1m的木窗8道;⑸石头5方;⑹大空心砖头1000块;⑺水泥3.5吨;⑻砂子8方;⑼石棉瓦120片;⑽红砖500块;⑾铁钉2㎏。
1.3 建盖大棚
棚址选好后,首先平整场地,以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摆布,按长15m、宽8m、山间墙高3m、边墙高2m的规格进行建盖。山间墙和边墙用大空心砖砌,山间墙上各留一道宽1.2m,高2m的木门,便于人出进、调节温湿度和通风换气。每面边墙砌3层大空心砖后留木窗4道,每隔2.2m留1道,窗子宽1m、高1m,大空心砖砌9层后放“人字木”,每隔3.6m放1架“人字木”,“人字木”放好后平砌1层大空心砖即可。然后放上行条,就可以钉石棉瓦了,四周屋缘出墙体0.4m。地面铺5㎝厚的水泥地板,有利冲洗和消毒。大棚建好后,四周开挖深宽25㎝的排水沟,以防雨水进入棚内。
2 地蚕大棚养蚕技术
2.1 蚕座设置
地蚕大棚养蚕通常采用条桑育和片叶育的饲养方式。一般可顺大棚长的方向设置6排蚕座、5条工作道,蚕座宽1.14m,工作道宽0.15m、高0.15m(砌二层砖),便于给桑、扩座、蚕座消毒和上蔟操作。
2.2 消毒防病
一是小蚕入棚前3—5d,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对棚内地面及大棚四周进行彻底消毒;二是在地面上撒一层爆石灰;三是爆石灰上面再铺一层稻草或垫一层薄膜。为地蚕大棚养蚕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适时进棚
一般在4龄蚕饷食后,再给桑1次,结合起除把蚕移入大棚内。移蚕时连网抬蚕,轻轻把蚕移到蚕座上,注意把同一发育批次的蚕集中放在一起,数量放足,蚕座宽度以放到三分之二左右为宜,蚕头密度稍稀,以便以后一齐上蔟。
2.4 温湿度调节
搞好温湿度调节,是地蚕大棚养蚕的关键技术。在地蚕大棚养蚕过程中经常遇到温度过高过低、昼夜温差大的问题,应根据各龄蚕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和棚内温度状况,正确掌握棚门和窗子的开闭程度,合理控制放风量,使蚕在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晴天日出后,棚内温度升高,一般上午9:00达到饲育适温,这时就要打开棚门和窗子进行通风换气,避免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均匀一致。若棚内温度过高时,除打开棚门和窗子外,还可在棚顶石棉瓦上铺盖一层稻草或喷洒凉水进行降温。下午5:00,棚温降至饲育适温时,逐步关闭棚门和窗子保温。做到棚内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4龄不低于22℃)。若外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以打开棚门和窗子昼夜放风。夜间或阴雨天和晚秋蚕温度过低时,可利用炉子、电热器等进行加温。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要打开棚门和窗子通风排湿,并在蚕座上多撒爆石灰,既排湿又消毒。降温排湿时,要防止强风直吹,造成蚕头分布不匀和加快桑叶干萎,同时还要注意早晨、傍晚侧面日晒,引起蚕座局部升温和桑叶萎凋。
2.5 合理给桑
蚕进棚后每天给桑4次,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18:00、晚上22:00各1次,给桑要均匀,蚕座要平整,使蚕充分吃饱。遇到天干物燥、棚内温度过高时,中午可用0.2%有效氯漂白粉液喷雾桑叶喂蚕,以达到补湿防病的作用。给桑时要进行扩座匀座,将蚕座面积适当向两侧扩大,5龄蚕的第4天扩大到最大面积。
2.6 认真做好蚕期消毒
4—5龄蚕每天坚持用爆石灰消毒一次;4龄第2天和5龄第2、3、5天各用氯霉素添食一次。同时要做好人工巡视,防止老鼠、蚂蚁等为害。
2.7 适时上蔟
当蚕座内有80—85%的熟蚕时,先给少量桑叶,然后把捆扎好的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簇。当熟蚕爬上一定头数后,按照先放先提的顺序,把方格簇提起挂到棚内预先搭好的竹杆上,方格簇与方格簇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上簇采用自动上簇与人工上簇相结合的办法,尽量提高熟蚕的入孔率,上簇后每隔5—6和上下翻动簇架1次。蚕营茧24h后,将还没有找到结茧位置的浮蚕捡出,另行上簇。
2.8 做好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工作
养蚕结束后,先用爆石灰和1%有效氯漂白粉液分别对大棚内外、蚕具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后密闭棚门和窗子1 h以上,然后搬出蚕具,清出蚕沙和其它杂物,用清水冲洗地板,再用爆石灰和1%有效氯漂白粉液分别对大棚内外消毒一次,将棚门和窗子关闭,以备下季养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