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六月,都是学校的毕业季。忙着写同学录,忙着吃散伙饭,忙着憧憬未来大学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送一份礼给母校?这份礼物的经费来源通常是剩余的班费。一年又一年,也许有一天,不管是新入校的学弟学妹,还是毕业十周年的校友,走在校园里,会看到这些礼物,想起那一届的学生,想起自己的青春时光。
18年的时空穿梭
母校教学大楼进门处有一块很大的仪容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一九九四届毕业生赠”。1993年,正好是我出生的年份。18年前的高三毕业生们,现在都是什么样子呢?18年前的母校,门口的那排松树,应该远不如现在粗壮吧。转眼,出生于1994年的我们也要毕业了,送什么给母校一时成了整个年级最热门的话题。最后决定设一个意见箱。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投进去,然后由学生会选出最终的方案。
很奇妙的。那天我照例在那面大镜子前整理自己的仪容。看到镜子对面的墙面是白色的空白。突然就想到,如果能在这面墙上装上2011年毕业生的集体照,映照在镜子里,不就是18年的时空跨越吗?图案可以是我们校徽上的图案——一只展翅的鸽子,然后利用软件在上面合成我们每个人的照片。远看是鸽子的图案,近看是每个人的笑脸。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案很棒,回去后马上写了一份计划书投在了意见箱里。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的方案是在那块空白的墙上安装了一组装饰画,虽然和我最初的创想有差距,但是从此照镜子的时候,都能看到加入自己创意的毕业礼物,真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喜欢它。
记录青春的广播台
高中的午休时光,我几乎都是在学校广播室度过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简陋的广播台,但是每天可以在里面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即使在高三,我也常常抽出时间去广播台主持一些小节目。从一开始只有同学点歌我们播放,到后来有了各种各样的小栏目、有了专门的校园新闻采写员和不同的播音组,广播台一天一天地变得更专业。虽然有时参加广播台的社团活动占用了我们很多业余时间,但是当播放的节目变成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当因为校领导要压缩广播台播放时间而遭到全体同学抗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让我兴奋很久很久。
毕业的时候,我们几个高三的广播台成员提出要送广播台一份礼物,来纪念这三年的广播生涯。我们只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填的高考志愿和广播都没有关系,所以,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播音生涯。最后我们决定送一套合并式的定压功放,但是资金来源则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高一高二的成员都表示也要凑份子,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问父母拿的钱。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意。能不能制作一张校园广播的精选作品集,刻录成CD销售给同学呢?以往的节目都没有保存。但是那些印象最深刻的节目我们都有底稿,重新录制一下完全没有问题。最后嘛,你也猜到了,CD的销售大获成功,成功地买到了新设备。也许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打开这张CD,会听到自己青春的声音。
送窗户
在我们学校,每届毕业生一起送一份礼物给学校是惯例,无非是一些写有感谢母校字样的工艺品,或是送给学校一排树。到了我们这届,同学们竟然一致同意把整个年级的剩余班费用来翻新学校教室的破窗户!
记得小时候在《十万个为什么》上读到过“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夏天的温差不大,冬天的温差却可以相差几十度”?是的,在北方,冬天的室外温度到达20℃一点都不稀奇。教室里当然有暖气,热得只需要穿一件线衫。但是如果窗户是漏风的破窗户,那么当你坐在窗边的时候,就要忍受冰与火两重天的煎熬。下面是滚热的暖气片。上面是从外面吹进来的冷风,上下温差40多摄氏度,我们自己用塑料布勉强地平衡这巨大的反差。
问题是如此突出,但是却不知谁来解决。向后勤反映,总是说没有预算,我们几个学生也不可能天天盯天天磨,说实话也没有谁愿意做那个出头鸟。于是一年又一年我们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反正一个星期轮一次座位。到下星期就好了,而冬天也总会过去。
所以。当有人提议送给学校的礼物是翻新玻璃的时候,受到了空前的响应。学弟学妹们,也许我们不能享受这些新窗户了,但是希望你们可以!
珍惜光阴
毕业了,我们密谋要全班一起给带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送一份礼物。他是一个很可爱的教物理的老头。可以徒手画出圆得惊人的圆和直得惊人的线。上课的时候喜欢把重要的内容连续讲三遍,因为“如果你们注意到我重复了三遍,说明你们认真在听,并且听进去了”。
可是不知道班主任怎么会知道了我们的“企图”,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他的母校——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日晷仪的故事。原来,那个日晷仪是1920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既可让同学上课时看时间,也有“珍惜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含义。原物在抗日战争中被人劫走,第二次做的日晷又在文革中被毁,1977年才又重新制作,当时还是建筑系的老师按照梁思成先生的白描图绘的图纸。
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正式将日晷仪基座上刻的“行胜于言”四个字定为校风。班主任告诉我们,现在每次他有机会回清华,都会去日晷那里看看。回想在清华的时光,也许在今天看来有些落时,但是到了现在的岁数回过头来看,却觉得那宝贵的校训是最真实不过的道理。大家马上要毕业了,如果一定要送给他一份礼物。可以买一顶像他这样的老头子喜欢戴的帽子,校门口有卖,你们一人一块钱就够了。但他更希望收到的一份大礼,是我们能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有理想地、脚踏实地地过每一天。
“当然,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校友,那报到那天一定要去那个日晷仪前帮我向它问好。”至于帽子嘛,我们当然也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他戴着那顶帽子坐在了我们的中间。
送给母校的礼物,同时也是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一份名叫回忆的礼物。就好像写的时候或是漫不经心、或是字斟句酌的毕业纪念册,又像是或严肃或搞怪的毕业照,都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一份最真挚的青春记忆。
编辑 杨明珠
18年的时空穿梭
母校教学大楼进门处有一块很大的仪容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一九九四届毕业生赠”。1993年,正好是我出生的年份。18年前的高三毕业生们,现在都是什么样子呢?18年前的母校,门口的那排松树,应该远不如现在粗壮吧。转眼,出生于1994年的我们也要毕业了,送什么给母校一时成了整个年级最热门的话题。最后决定设一个意见箱。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投进去,然后由学生会选出最终的方案。
很奇妙的。那天我照例在那面大镜子前整理自己的仪容。看到镜子对面的墙面是白色的空白。突然就想到,如果能在这面墙上装上2011年毕业生的集体照,映照在镜子里,不就是18年的时空跨越吗?图案可以是我们校徽上的图案——一只展翅的鸽子,然后利用软件在上面合成我们每个人的照片。远看是鸽子的图案,近看是每个人的笑脸。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案很棒,回去后马上写了一份计划书投在了意见箱里。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的方案是在那块空白的墙上安装了一组装饰画,虽然和我最初的创想有差距,但是从此照镜子的时候,都能看到加入自己创意的毕业礼物,真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喜欢它。
记录青春的广播台
高中的午休时光,我几乎都是在学校广播室度过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简陋的广播台,但是每天可以在里面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即使在高三,我也常常抽出时间去广播台主持一些小节目。从一开始只有同学点歌我们播放,到后来有了各种各样的小栏目、有了专门的校园新闻采写员和不同的播音组,广播台一天一天地变得更专业。虽然有时参加广播台的社团活动占用了我们很多业余时间,但是当播放的节目变成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当因为校领导要压缩广播台播放时间而遭到全体同学抗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让我兴奋很久很久。
毕业的时候,我们几个高三的广播台成员提出要送广播台一份礼物,来纪念这三年的广播生涯。我们只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填的高考志愿和广播都没有关系,所以,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播音生涯。最后我们决定送一套合并式的定压功放,但是资金来源则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高一高二的成员都表示也要凑份子,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问父母拿的钱。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意。能不能制作一张校园广播的精选作品集,刻录成CD销售给同学呢?以往的节目都没有保存。但是那些印象最深刻的节目我们都有底稿,重新录制一下完全没有问题。最后嘛,你也猜到了,CD的销售大获成功,成功地买到了新设备。也许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打开这张CD,会听到自己青春的声音。
送窗户
在我们学校,每届毕业生一起送一份礼物给学校是惯例,无非是一些写有感谢母校字样的工艺品,或是送给学校一排树。到了我们这届,同学们竟然一致同意把整个年级的剩余班费用来翻新学校教室的破窗户!
记得小时候在《十万个为什么》上读到过“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夏天的温差不大,冬天的温差却可以相差几十度”?是的,在北方,冬天的室外温度到达20℃一点都不稀奇。教室里当然有暖气,热得只需要穿一件线衫。但是如果窗户是漏风的破窗户,那么当你坐在窗边的时候,就要忍受冰与火两重天的煎熬。下面是滚热的暖气片。上面是从外面吹进来的冷风,上下温差40多摄氏度,我们自己用塑料布勉强地平衡这巨大的反差。
问题是如此突出,但是却不知谁来解决。向后勤反映,总是说没有预算,我们几个学生也不可能天天盯天天磨,说实话也没有谁愿意做那个出头鸟。于是一年又一年我们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反正一个星期轮一次座位。到下星期就好了,而冬天也总会过去。
所以。当有人提议送给学校的礼物是翻新玻璃的时候,受到了空前的响应。学弟学妹们,也许我们不能享受这些新窗户了,但是希望你们可以!
珍惜光阴
毕业了,我们密谋要全班一起给带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送一份礼物。他是一个很可爱的教物理的老头。可以徒手画出圆得惊人的圆和直得惊人的线。上课的时候喜欢把重要的内容连续讲三遍,因为“如果你们注意到我重复了三遍,说明你们认真在听,并且听进去了”。
可是不知道班主任怎么会知道了我们的“企图”,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他的母校——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日晷仪的故事。原来,那个日晷仪是1920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既可让同学上课时看时间,也有“珍惜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含义。原物在抗日战争中被人劫走,第二次做的日晷又在文革中被毁,1977年才又重新制作,当时还是建筑系的老师按照梁思成先生的白描图绘的图纸。
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正式将日晷仪基座上刻的“行胜于言”四个字定为校风。班主任告诉我们,现在每次他有机会回清华,都会去日晷那里看看。回想在清华的时光,也许在今天看来有些落时,但是到了现在的岁数回过头来看,却觉得那宝贵的校训是最真实不过的道理。大家马上要毕业了,如果一定要送给他一份礼物。可以买一顶像他这样的老头子喜欢戴的帽子,校门口有卖,你们一人一块钱就够了。但他更希望收到的一份大礼,是我们能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有理想地、脚踏实地地过每一天。
“当然,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校友,那报到那天一定要去那个日晷仪前帮我向它问好。”至于帽子嘛,我们当然也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他戴着那顶帽子坐在了我们的中间。
送给母校的礼物,同时也是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一份名叫回忆的礼物。就好像写的时候或是漫不经心、或是字斟句酌的毕业纪念册,又像是或严肃或搞怪的毕业照,都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一份最真挚的青春记忆。
编辑 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