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控设备与维护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急需具有一定职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力量。2006年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面对着日益增加的毕业生数量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的矛盾,我们必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在学院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本专业领域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各核心课程团队围绕工学结合、学做合一教改思路,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行动过程为导向,将核心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学习情境,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课程改革思路见图1。
  新的课程体系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理论知识,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以典型产品、部件、设备等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1.职业工作岗位分析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结果显示,我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在数控技术领域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工、数控机床维维修工、数控机床售后服务与管理员等,前几年就业岗位虽仍以数控机床操作工为主,但近两年,绝大多数毕业生从较低层次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向较高层次的数控机床装调工、数控机床维修工和数控机床管理员等岗位迁移。
  2.行动领域分析
  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群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与岗位职业需求相对应的行动领域,再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就是学习领域中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表1)。
  3.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学科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便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实际上就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可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进行排序,我们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习领域参照职业行动领域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组织:第一阶段以数控机床使用与日常维护内容为主,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讲授演示指导学生操作,对本专业和对应的就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阶段以数控机床设计、装配、机电联调内容为主,教学方法上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边学边做训练,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各行动领域深入学习;第三阶段以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维修为主,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根据学习领域,全面整合课程内容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各核心课程打破章节的界限和原有知识链,以简单到复杂能力的构建为线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分类、归并、整合,使课程内容项目化、理论实践一体化。各核心课程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以典型产品、部件、设备等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核心来实施教学活动。
  例如,《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装调》学习领域课程以数控装调工典型工作任务、数维大赛的项目为引领,选取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为载体,将普通机床继电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装配、调试等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整合,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分若干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基于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小项目或任务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教学实施上,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考核上采用过程考性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效果
  1.学习目标明确化
  原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往往感到不具体、抽象化,而学习领域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典型产品、部件、设备为载体,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明了,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训练,兴趣大大提高。
  2.学生学习主动化
  原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理论课堂满堂灌、实训课堂搞验证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边学边做,探索、讨论、研究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由新手变为专家,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普遍提高,教学效率得到根本改善。
  3.学习成果具体化
  原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往往是教师纸上谈兵、空讲理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体现在试卷上,而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成果具体体现为实际产品,把生产经验、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学生真刀实枪做产品,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同时,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学生课外参与开放实训、综合设计开发产品的主动性增强,自发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丰富多彩,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极大开发,在竞聘岗位时突显优势。
  四、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关注的问题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要熟悉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熟悉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实施、控制、评价,从而胜任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
  2.典型工作任务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实训场所、设备或仿真软件,这必然对实验实训基地有较高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这也需要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
  3.按照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需要有配套的教材、教学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作为其有力的支撑。
  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构建工程,只有深入、及时、动态地进行岗位群能力需求调查,广泛地与企业合作,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才能培养出胜任特定岗位受市场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徐国洪,胡华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3] 何琼,胡成龙,汤晓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其他文献
目前,虽然高校大量引进的外语教师拥有高学历、高学位,但是,他们大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急需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有的培养机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完善这一机
针对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引入项目教学的思想,探索性地提出了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并指出课程项目化教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教师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途径,以期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当前,乡镇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在薪酬、考核、晋升、奖励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影响到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优化乡镇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需要切实增强物质激
摘要:经济法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让《经济法》课程真正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是我们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在高职院校非法律专业进行经济法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质量;改革    《经济法》是一门为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设立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目前廊坊市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总体趋势,分析了影响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方法。
【摘要】新型城镇化赋予乡村治理新机遇的同时,也影响着乡村治理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剧了乡村社会分层,增加了乡村组织冲突,带来了乡村精英流失,冲击了乡村文化传统。应通过培育乡村治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人才资本、社会资本,提升乡村治理绩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治理 人才资本 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农村来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發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和貫彻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中国外交在保持改革开放以来的连续性和大政方针稳定性的基础上,在实践、理念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都实现了显著创新,呈现出日益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