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兴起。当前对华国际贸易摩擦居高不下,产生众多新特点。本文基于选取美国和印度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样本,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起诉的宏观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反倾销;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1-99-03
一、引言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贸易联系愈加密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加工厂,出口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廉价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也使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主要涉案国之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并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全球各国经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受到极大影响,与此同时,贸易保护愈加盛行。
从我国近年遭受贸易摩擦情况来看,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技术性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人民币汇率以及劳工标准等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我国贸易摩擦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以下方面:谢辉和李大武(2007)通过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比较,认为反补贴很难成为贸易救济的主要方式。尹翔硕(2006)指出,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陈泰锋(2005)认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经济的衰退。张二震和方勇(2004)认为,反倾销产生的根源是“同类产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引起,与进口产品是否反倾销并无绝对联系,必须针对反倾销建立分布预警机制。杨仕辉(2000)认为,国外在对华贸易摩擦中更倾向采用反倾销税的方式进行,其税率远高于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国家。
二、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传统和新型贸易摩擦方式同增长 反倾销仍然是传统贸易摩擦方式的最大热点,全年共计新立对华反倾销案件71起,占总贸易摩擦数量68.9%,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案件集中在五矿行业。其他频频出现的新型贸易摩擦方式也在迅速增加,其中反补贴、保障措施、337知识产权调查等新型贸易摩擦方式增长迅猛,这些贸易摩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反倾销方式对于我国经济更具打击力度。
2、贸易摩擦逐渐从发达国家传统市场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2008年1-10月,我国主要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为欧盟、美国、香港、东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台湾省、阿联酋。这些国家(地区)也是我国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市场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对象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领域。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问题日益显著。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有方式单一、涉案金额较少、涉及领域不广等特点。
3、贸易摩擦领域从低附加值产品扩散到高附加值产品 传统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行业,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我国机电产品遭受国际贸易摩擦数量也与日俱增。2008年,新立对华国际贸易救济案件中,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共计21起,占贸易摩擦总数量的19.8%,仅次于位居首位的34.0%的五矿产业。而传统纺织产业以16起位居第三。
4、贸易摩擦逐渐从货物贸易扩散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贸易的争端领域主要存在于货物贸易领域,包括关税壁垒削减、非关税壁垒等反面。8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摩擦日益上升,2008年,我国遭受美国337知识产权保护调查lO起,并有1起金融信息服务问题诉讼。2008年3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宣布,美国已向世贸组织就中国的金融信息服务问题提起诉讼,要求与中国就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待遇问题进行争端解决磋商。
三、我国遭遇反倾销起诉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1991年至2008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面板数据的处理。为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不同影响因素,选取美国和印度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分析。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合贸易摩擦新特点的具体情况,本文选择的因变量为: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次数,用y表示。对于某年我国早反倾销为0的情况,用平均值代替。影响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次数(y)的宏观因素即自变量,分别是:
1、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用OFDI表示。 2、中国与进口国汇率,用EX表示(间接标价法,用外币表示人民币价格)。 3、进口国经济增长率,用C,R表示。 4、进口国对华贸易逆差。用TD表示。
(二)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模型作为计量模型: V=ec+TD
为方便计量分析,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此时的隐含条件是V大于零,在此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为零的年份用均值代替。方程变为: 如V=c(1)+C(2POFDI+C(3)*EX+C(4)*GR+c(5)*TD
本文涉及的数据处理借助计量统计软件Eviews5.0完成。由于Eviews5.0在运算结果中自动提供了协整检验的检验值,很容易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所以在做面板数据处理时先不验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三)模型分析结果 回归方程总体分析 (1)F检验。在对面板数据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分子自由度为17,分母度为32,查表知f(17,32)=1.953。因而F-statisti=15.008>1.953,所以模型在总体上是显著的。
(2)D-W=2.262,德宾-沃森检验约等于2说明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
(3)Pro(F)=0.0798<0.1,表明四个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协整,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4)R2=0.46。虽然拟合优度不太明显,但就整体而言,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两个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次数最多的国家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中国遭遇反倾销起诉是否存在影响进行了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贸易摩擦新特点,提出如下结论:
(一)我国遭受反倾销起诉的宏观影响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兴起 中国在美国和印度遭遇反倾销起诉的次数均与两国经济增长率成负相关,进口国经济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中国企 业发起发倾销调查的次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为保护本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既得利益和市场份额,并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各国频繁向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使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并不断加剧。同时。从历史经验可知,世界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贸易保护主义有着负相关关系,即世界经济发展走强时,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弱;世界经济走弱时,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强。
2、人民币升值对发展中国家向中国进行反倾销起诉次数的影响更大 自2007年我国实施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购买力增强,出口企业提高出口价格,使遭遇反倾销的可能性减小;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用进口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导致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进口国国内企业面临的激励竞争是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会随之下降,因而发起反倾销的概率会增大。从分析结果可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遭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爱反倾销起诉的增加作用甚微,而对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更加敏感,从而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起诉的概率。 3、对外直接投资在将来可能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影响因素 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遭受反倾销次数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稍有不同。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对中国直接投资相比,数量甚微,故没有对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产生重大影响。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对其对华反倾销影响相对较大,但目前中国仍未成为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故综合影响较小。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 1、借全球金融危机间隙,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我国出口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成本逐年降低,但总体水平仍处于中低档,机电产品虽然出口增长迅猛,但也多是位于产品价值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能的不断低水平扩大,不仅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也使国内企业大打价格战,走恶性竞争路线。为此,必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借此机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必将领先下一轮经济繁荣。 2、通过“走出去”战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但要防止其扩大对外贸易摩擦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开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其次,对外直接投资避开了贸易摩擦的争端,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占领和开拓市场。再次,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主动预防积极应诉
为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中不公平的“替代国”选择问题,我国应积极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和方式来调控经济。变红色补贴、黄色补贴为绿色补贴。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再次,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最后,完善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专利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并做到执法必严。
关键词:贸易摩擦;反倾销;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1-99-03
一、引言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贸易联系愈加密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加工厂,出口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廉价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也使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主要涉案国之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并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全球各国经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受到极大影响,与此同时,贸易保护愈加盛行。
从我国近年遭受贸易摩擦情况来看,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技术性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人民币汇率以及劳工标准等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我国贸易摩擦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以下方面:谢辉和李大武(2007)通过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比较,认为反补贴很难成为贸易救济的主要方式。尹翔硕(2006)指出,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陈泰锋(2005)认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经济的衰退。张二震和方勇(2004)认为,反倾销产生的根源是“同类产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引起,与进口产品是否反倾销并无绝对联系,必须针对反倾销建立分布预警机制。杨仕辉(2000)认为,国外在对华贸易摩擦中更倾向采用反倾销税的方式进行,其税率远高于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国家。
二、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传统和新型贸易摩擦方式同增长 反倾销仍然是传统贸易摩擦方式的最大热点,全年共计新立对华反倾销案件71起,占总贸易摩擦数量68.9%,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案件集中在五矿行业。其他频频出现的新型贸易摩擦方式也在迅速增加,其中反补贴、保障措施、337知识产权调查等新型贸易摩擦方式增长迅猛,这些贸易摩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反倾销方式对于我国经济更具打击力度。
2、贸易摩擦逐渐从发达国家传统市场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2008年1-10月,我国主要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为欧盟、美国、香港、东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台湾省、阿联酋。这些国家(地区)也是我国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市场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对象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领域。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问题日益显著。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有方式单一、涉案金额较少、涉及领域不广等特点。
3、贸易摩擦领域从低附加值产品扩散到高附加值产品 传统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行业,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我国机电产品遭受国际贸易摩擦数量也与日俱增。2008年,新立对华国际贸易救济案件中,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共计21起,占贸易摩擦总数量的19.8%,仅次于位居首位的34.0%的五矿产业。而传统纺织产业以16起位居第三。
4、贸易摩擦逐渐从货物贸易扩散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贸易的争端领域主要存在于货物贸易领域,包括关税壁垒削减、非关税壁垒等反面。8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摩擦日益上升,2008年,我国遭受美国337知识产权保护调查lO起,并有1起金融信息服务问题诉讼。2008年3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宣布,美国已向世贸组织就中国的金融信息服务问题提起诉讼,要求与中国就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待遇问题进行争端解决磋商。
三、我国遭遇反倾销起诉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1991年至2008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面板数据的处理。为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不同影响因素,选取美国和印度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分析。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合贸易摩擦新特点的具体情况,本文选择的因变量为: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次数,用y表示。对于某年我国早反倾销为0的情况,用平均值代替。影响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次数(y)的宏观因素即自变量,分别是:
1、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用OFDI表示。 2、中国与进口国汇率,用EX表示(间接标价法,用外币表示人民币价格)。 3、进口国经济增长率,用C,R表示。 4、进口国对华贸易逆差。用TD表示。
(二)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模型作为计量模型: V=ec+TD
为方便计量分析,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此时的隐含条件是V大于零,在此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为零的年份用均值代替。方程变为: 如V=c(1)+C(2POFDI+C(3)*EX+C(4)*GR+c(5)*TD
本文涉及的数据处理借助计量统计软件Eviews5.0完成。由于Eviews5.0在运算结果中自动提供了协整检验的检验值,很容易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所以在做面板数据处理时先不验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三)模型分析结果 回归方程总体分析 (1)F检验。在对面板数据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分子自由度为17,分母度为32,查表知f(17,32)=1.953。因而F-statisti=15.008>1.953,所以模型在总体上是显著的。
(2)D-W=2.262,德宾-沃森检验约等于2说明残差之间不存在自相关。
(3)Pro(F)=0.0798<0.1,表明四个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协整,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4)R2=0.46。虽然拟合优度不太明显,但就整体而言,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两个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起诉次数最多的国家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中国遭遇反倾销起诉是否存在影响进行了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贸易摩擦新特点,提出如下结论:
(一)我国遭受反倾销起诉的宏观影响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兴起 中国在美国和印度遭遇反倾销起诉的次数均与两国经济增长率成负相关,进口国经济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中国企 业发起发倾销调查的次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为保护本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既得利益和市场份额,并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各国频繁向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使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并不断加剧。同时。从历史经验可知,世界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贸易保护主义有着负相关关系,即世界经济发展走强时,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弱;世界经济走弱时,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强。
2、人民币升值对发展中国家向中国进行反倾销起诉次数的影响更大 自2007年我国实施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购买力增强,出口企业提高出口价格,使遭遇反倾销的可能性减小;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用进口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导致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进口国国内企业面临的激励竞争是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会随之下降,因而发起反倾销的概率会增大。从分析结果可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遭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爱反倾销起诉的增加作用甚微,而对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更加敏感,从而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起诉的概率。 3、对外直接投资在将来可能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影响因素 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遭受反倾销次数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稍有不同。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进口国利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对中国直接投资相比,数量甚微,故没有对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产生重大影响。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对其对华反倾销影响相对较大,但目前中国仍未成为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故综合影响较小。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 1、借全球金融危机间隙,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我国出口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成本逐年降低,但总体水平仍处于中低档,机电产品虽然出口增长迅猛,但也多是位于产品价值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能的不断低水平扩大,不仅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也使国内企业大打价格战,走恶性竞争路线。为此,必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借此机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必将领先下一轮经济繁荣。 2、通过“走出去”战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但要防止其扩大对外贸易摩擦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开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其次,对外直接投资避开了贸易摩擦的争端,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占领和开拓市场。再次,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主动预防积极应诉
为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中不公平的“替代国”选择问题,我国应积极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和方式来调控经济。变红色补贴、黄色补贴为绿色补贴。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再次,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最后,完善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专利意识、保护知识产权,并做到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