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动物变成“超级特工”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普通人而言,特工是个既神秘又霸气十足的职业。一提起特工,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电影塑造的那些经典特工形象:男主高大帅气,身手矫捷,女主则满脸冷峻,气场逼人。可以说,《赤裸特工》、《极限特工》等电影里的超酷特工一出场,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成为一名真正的特工是许多“特工迷”的梦想,可实现这个梦想却相当困难,因为特工的智力、反应速度,甚至外貌等,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定。因此,绝大部分普通人其实都当不了特工。不过,尽管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与特工无缘,但他或她的宠物或许有戏,哪怕是一些怪里怪气的动物,比如蜘蛛或者老鼠。
  没有训练不了的动物
  美国和前苏联冷战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报,美国人用了一切能想到的方法,其中就包括训练动物当特工。他们认为,动物的潜力巨大,因为它们能去人类不能涉足的地方,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对手的注意。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在间谍术语里,“乌鸦”专指那些能够引诱目标的男特工,但实际上,真乌鸦同样能当间谍,而且还是非常出色的“特工”。与其他动物相比,乌鸦有很多优势:乌鸦智商较高,甚至高于7岁儿童,它们能在两分半钟内轻松搞定八块拼图;乌鸦擅长模式识别,样式相同,大小不同的桌子,只一眼它们便能分辨得一清二楚,经过训练,乌鸦会按照指令,选择在任一张桌子上降落;乌鸦还能携带很重的东西,携带稍重一点儿的窃听设备,叼走略重的文件夹,甚至经过训练,乌鸦还能自己打开抽屉。
  如果说乌鸦是美国动物特工的一号“鸟特工”,那么,鸽子就是二号“鸟特工”了。经过训练的鸽子能够飞在部队前方,率先发现埋伏的敌人,然后再回去报信。在一次测试实验中,鸽子挫败“敌人”的伏击次数超过45次。
  因为臭虫、蚊子和虱子等昆虫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所以,它们也曾被写入“特工候选名单”中,不过最后只有蚊子被成功“收编”了。蚊子能入选,是由于蚊子通常静止不动,只有附近有人的时候才会起飞的习性,这让它们可用于在暗处发现接近目标。除了蚊子,苍蝇也是从事间谍活动的一把好手。它身材矮小,但又不像蚊子那么瘦弱,所以可以在身上装微型窃听器,来窃取情报。同样,蜜蜂也是军队中的“佼佼者”。它们的毛发上充满了静电,是自然界中最出色的探测器。美国军方曾利用蜜蜂探测芥子毒气、催泪瓦斯等有毒化学物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著名的动物特工专家约翰曾说过,没有训练不了的动物。因此,训练任何动物都是可能的。
  反复刺激终成“正果”
  应激行为是动物面对外界刺激而作出的本能反应,这是训练动物的基础。利用“刺激控制”,我们可以让小动物具有一些有趣的行为,比如,让一只蜘蛛在光照下“抱团”。
  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取一支激光笔,对着蜘蛛按下开关,并在按的同时对着蜘蛛吹气。蜘蛛不喜欢风,风会把它的网弄破,所以为了网,蜘蛛会作出防御的动作,把脚缩起来,并抱成一团。反复让蜘蛛做这个动作,打开激光笔,吹气,再打开激光笔,再吹气……很快你便会发现,只要打开激光笔,即使不吹气,蜘蛛也会抱成一团了。而蜘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经过简单的训练,蜘蛛已经把光照和吹气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上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动物懂得在外界各事物间建立联系。二战期间,美国国防部曾试图利用这个原理,研制一种鸽子导弹制导装置。尽管这个项目最后没有成功,但后来却激发了许多人训练动物来工作的想法。
  通常,在岔路口都会有指示方向的路标,人们可以根据路标上的标志来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那么,你能用一个白布条“告诉”土狼,它是应该向右走,还是向左走吗?没问题!
  莫哈韦沙漠是个位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也是美国最大的沙漠。它是个特别的地方,“黄沙滚滚,寸草不生”这类词汇并不适合描写这里的景色,因为这个沙漠里不仅有山有水,而且还有国家公园,很多动物在此安家。并且在这里,你只要碰上兔子,很快就能看到随后尾随的土狼。所以,莫哈韦沙漠的土狼和兔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于是,利用兔子控制土狼便不再是个空想。做法也很简单,把白布条和死兔子一起丢在左侧或者右侧,给土狼当路标即可:白布条和兔子放在左侧,土狼会向左走,而把它们放在右侧,土狼就会走右边的路。这样几个月后,即使不再放兔子,只放白布条,土狼也会按照白布条指引的方向,乖乖从命。
  不过,虽然应激行为是训练一切动物的基础,但对于不同的动物,具体方案却有区别,因为它们的社会行为是不同的。想让你的鹦鹉学会骑自行车吗?没问题,但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训练师,你的鹦鹉是什么品种的。凤头鹦鹉还是金刚鹦鹉?二者行为大相径庭。所以,训练动物也要“因材施教”。
  作为训练动物的基础,应激行为训练能训出一批有特定行为的动物,但这对高端的间谍工作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极端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做特工要付出代价
  做间谍工作的特工有时会付出代价,牺牲自己乃至家人的性命。为了国家利益,执行特殊任务的人都会在执行任务前,做足“前戏”,比如为了方便窃取情报,《澳门风云》里的一个卧底警察把一只好眼睛换成了具有窃听功能的假眼。连执行特殊任务的警察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长期以窃取情报为目的的特工了。所以,走上“职业手术台”是每个特工的必经之路,有“理想”的动物特工们更不例外。或许,在普通人看来,猫咪是不适合做特工的,因为猫咪天生叛逆,我们很难把它完全驯服,但训练者有自己的“绝招”。他们在猫的内耳和胸腔中植入超细电缆和无线电发射装置,让猫咪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窃听器。这便是著名的“听声小猫”诞生过程。只要能在首脑会议室进进出出,小猫便能窃听到大量有用的信息。
  猫能够窃听首脑们的谈话,而老鼠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排雷的任务。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人就开始训练老鼠从事排雷工作。他们在老鼠大脑的兴奋中枢安置一根特殊的电极,闻到炸药时,老鼠就会变得异常兴奋。这样,老鼠就化身成为了优秀的“扫雷工”。
  训练动物当特工,特别是让动物去做扫雷这类危险的工作,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解放。但其实,动物们并不是“心甘情愿”去做这些事情的。采用极端手段训练动物,有时动物会“怀恨在心”。著名的“海豚特工队”是美军训练出的一只优秀特工队伍。训练有素的海豚能扫清大片水域的水雷,让运输舰安全通过,但有一次却出现了意外的状况。两只排雷的海豚拖着发现的水雷冲回了运输舰,把运输舰炸出了一个大窟窿。
  训练动物需要许多智慧,但也许,实现人类和动物的双赢,这才是训练“动物特工”的最大智慧。
其他文献
谋杀之都  说起全球最危险的地方,你会想到哪里?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基本上,你会想起的地名大概都跟战争有关。但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它虽然处于非战争区,每天却依然有诸多无辜的生命死去。它就是洪都拉斯的第二大人口城市圣佩德罗苏拉。  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全球最危险的城市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圣佩德罗苏拉的人口大约有100万,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有169个杀人犯。2011年,光是死于谋杀
期刊
话语的力量  美国一家医院里,一位病人被诊断为癌症,他的主治医师自以为幽默地说:“你体内有定时炸弹。”没想到,这句话却像一颗子弹打中了病人,并且时刻回响在他耳边。结果,病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六个月后去世。尸检和解剖后,医生意外发现他根本不到死的时候,因为癌变的肿瘤仍然很小,尚未扩散。  这种情况发生不止一次,科学家发现,很多病人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我将因癌症而死的想法。假如那位主治医师说话婉转
期刊
平日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视觉和听觉去感受这个世界,而忽略了嗅觉所带来的感受。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着如何去看、如何去听,以致于我们养成了习惯:要用眼睛去识别视野内的每一个事物甚至角落,或者用耳朵去倾听周围所有的声音甚至噪音。然而我们忘了,嗅觉才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感官。  平均每天,我们都要呼吸2万多次来维持生存,而那些被我们吸入的空气,经过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转换,就会变成我们的嗅觉。那么,
期刊
在中国,很少有中学生知道冯祖鸣这个人,但在美国,他却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从2003年到2013年,冯祖鸣一直是美国奥林匹克数学国家队的主教练,这10年时间里,在他的指导下,美国奥林匹克数学国家队有了长足的进步,几乎每年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稳获前三名,而在201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美国队破天荒地击败了老牌劲旅中国队,拿到了第一名。这时冯祖鸣虽然已经卸任了美国奥数主教练一
期刊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你的大脑是多么好被愚弄。  “眼明手快,动作敏捷”,这是大多数人对魔术师的印象,要不然怎么解释那些忽而有、又忽而没有的奇妙魔术呢?不过,神经科学家会告诉你,真正的奥秘是魔术师们深谙“障眼法”。  在我们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区域,有两个不同的神经元系统调整着大脑的视觉信息,“刺激联接”神经元群体增强了某个视觉信息的显示后,“抑制联接”神经元则会自动抑制其他信息的显示。这就意味着,人
期刊
野生动物不怎么喜欢人类,因为人类的存在总让它们感觉“压力山大”。有数据显示,人类靠近企鹅的时候,企鹅心脏跳动速度会加快。人离开后,它们的“小心脏”得花上七八分钟才能恢复如初。靠近不了企鹅,那就远观呗,这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科学家可要头疼了, 因为无法靠近意味着没办法获得近距离的观察数据。所以,他们想出了派“间谍”的方法。把摄像机装到假企鹅的肚子里,就制造出了“企鹅间谍”。  每个“企鹅间谍
期刊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看书先看题”,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标题成了争夺眼球的关键。编辑们为了吸引读者,常常毫无底线地写出些标题,比如“李湘在大街上被人强行拖行”、“‘淡定帝’无视大楼垮塌继续表演”,但内容其实严重不符,前者实际上是一张路人拖着印刷了李湘头像的代言宣传纸袋;后者不过是一个男子表白不成,伺机报复的刑事案件。不过,读者们却像一条条小鱼一样,一次次被诱饵引诱上钩,遇到这样噱头十足的新闻,还是照点
期刊
一些我们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物品,却是大大便利了人类生活的重要发明,还有些改变了战争进程,或者为人类战胜疾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不经意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促进了人类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发展,虽经百年沧桑,它们历久弥新,依然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  拉链  拉链又称拉锁,它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发明,简单到极致,没有比它更实用的替代品。这也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19世纪末的一天,美国机
期刊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发生6.3级地震,共造成309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由于地震前,当地6名地震学家曾经辟谣说地震不会发生,所以他们在2012年被判犯有多项过失杀人罪,判处入狱6年。之后,地震学家提出上诉。2014年11月这起案件“峰回路转”,意大利法庭二审又推翻了6名地震学家关于过失杀人罪的判决,宣布他们无罪。  我们都以为科学无所不能,所以才会把地震预测失误怪罪于地震学家。但事实上,科
期刊
能读出他人的心,一直是我们期待能够拥有的超能力。现在,科学家已经成功实现了“读心”的过程。  他们发现,人脑神经元不仅会对说出来的单词产生反应,同样会对默读的单词有所反应。设计适当的算法,就能实现无声的“心声”到有声的声音之间的转化,从而读出一个人的内心。比如,一个人在心中默读一段演讲,电极记录下大脑相关区域的活动,然后利用电脑对电极记录进行分析,依照将特定脑活动与特殊频率联系在一起的算法,就能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