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学生都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率不高, 而复习又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再加上高中历史知识点既分散,又系统,传统的历史复习总是沿着知识的梳理和教材的条分缕析作为复习的基础,这样固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没有把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高中历史复习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历史;解题方法;复习策略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再出现,而是考查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所有高中教师特别是亲临高三第一线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新课程下如何让复习更有效?如何让学生自信地走进考场?这是所有高三老师的共同目标,也是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降低且相对集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平时复习时要把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高中新教材是在初中通史的基础上以专题模块形式编排,编排体系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知识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只要认真复习,抓住教材知识点,注重知识分析整合和自主探究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相信努力就定会成功。
二、了解新史观,用文明史观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考复习的重要指导思想
近年来,整体世界史观(又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生产力标准范式和文明史观(尤其是文明史观)对考查认知历史、设计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很大。因此,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了解、吸收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变化、新观点,将其融入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是我们应注意的。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从纵向看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从横向看可分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地缘区域文明可分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等多个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等。
三、进行专题式复习,强化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综合
进行专题复习,挖掘深度、拓宽广度,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对于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要善于动手动脑,整理其纵横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个重点专题。专题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
我们在专题复习中重视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中,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作为主干内容,突出民族交往、中外科技经济文化交往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改革与变法、中国农业问题、中国主流思想演变等专题。
2. 中国近现代史可从新的视角观察,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突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法制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及取得的成就,以及思想近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城市近代化、外交近代化等。
3.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突出科技发展及其引起的变化,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人类历史、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霸权政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等主体内容。
四、瞄准时政热点,突破学科综合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命题,突出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反映生产、社会生活中较稳定的或易于学生理解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思想性突出。复习中要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去我们往往从政治学科角度选择素材,现在多从社会性角度考虑,多从地理的图表和历史事实、报纸杂志的背景报道中寻找导入方式。寻找跨学科渗透交叉点可采取学校与学校之间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科与学科之间互动的方式。在分析热点时,应切实把握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第一,每一个重大热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完整把握;第二,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可以挂钩,要全面了解。只有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科学的训练能有效地巩固复习的成果,提高复习的效率,排除思维障碍,从而培养学科能力。如何进行高效训练呢?一是要研究高考试题,精心选取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宁缺毋滥,防止陷入题海;同时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确保学与考的同步。进而把握好难度、梯度,力求练习的定时定量,不可漫无边际。二是注意培养自己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审题目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要充分重视审读试题的引导材料,明确引导材料的核心内容,找出有效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看清题目设问角度和答题的依据;组织答案时,注意答案要条理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三是关注错题。第一步是知错,就是自己检查在哪里出了错。第二步是认错,就是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第三步是改错,就是把错题再做一遍,把试题修改成满分。
总之,历史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复习无常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实效是检验教学的标尺。只要充分领悟课改的理念,头脑智慧,工作热情,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解题方法;复习策略
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再认,也就是原来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再出现,而是考查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所有高中教师特别是亲临高三第一线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新课程下如何让复习更有效?如何让学生自信地走进考场?这是所有高三老师的共同目标,也是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降低且相对集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平时复习时要把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是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微观把握历史。高中新教材是在初中通史的基础上以专题模块形式编排,编排体系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知识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只要认真复习,抓住教材知识点,注重知识分析整合和自主探究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相信努力就定会成功。
二、了解新史观,用文明史观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考复习的重要指导思想
近年来,整体世界史观(又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生产力标准范式和文明史观(尤其是文明史观)对考查认知历史、设计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很大。因此,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了解、吸收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变化、新观点,将其融入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是我们应注意的。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从纵向看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从横向看可分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地缘区域文明可分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等多个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等。
三、进行专题式复习,强化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综合
进行专题复习,挖掘深度、拓宽广度,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对于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要善于动手动脑,整理其纵横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个重点专题。专题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
我们在专题复习中重视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中,可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作为主干内容,突出民族交往、中外科技经济文化交往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改革与变法、中国农业问题、中国主流思想演变等专题。
2. 中国近现代史可从新的视角观察,将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历程作为主体内容,突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法制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及取得的成就,以及思想近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城市近代化、外交近代化等。
3.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突出科技发展及其引起的变化,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人类历史、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霸权政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等主体内容。
四、瞄准时政热点,突破学科综合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命题,突出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反映生产、社会生活中较稳定的或易于学生理解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思想性突出。复习中要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去我们往往从政治学科角度选择素材,现在多从社会性角度考虑,多从地理的图表和历史事实、报纸杂志的背景报道中寻找导入方式。寻找跨学科渗透交叉点可采取学校与学校之间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科与学科之间互动的方式。在分析热点时,应切实把握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第一,每一个重大热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完整把握;第二,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可以挂钩,要全面了解。只有找准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五、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科学的训练能有效地巩固复习的成果,提高复习的效率,排除思维障碍,从而培养学科能力。如何进行高效训练呢?一是要研究高考试题,精心选取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宁缺毋滥,防止陷入题海;同时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确保学与考的同步。进而把握好难度、梯度,力求练习的定时定量,不可漫无边际。二是注意培养自己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审题目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要充分重视审读试题的引导材料,明确引导材料的核心内容,找出有效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看清题目设问角度和答题的依据;组织答案时,注意答案要条理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三是关注错题。第一步是知错,就是自己检查在哪里出了错。第二步是认错,就是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第三步是改错,就是把错题再做一遍,把试题修改成满分。
总之,历史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复习无常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实效是检验教学的标尺。只要充分领悟课改的理念,头脑智慧,工作热情,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