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三个组成部分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安源煤矿都名列其中。
创办于1898年的萍乡安源煤矿,与株洲到萍乡的铁路合称为安源路矿,这是当时拥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企业。
192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罢工斗争,红色安源从此名闻天下。
深入矿井考察工人劳动情况
总平巷,安源煤矿的主井口,矿工由此出入矿井,煤炭也由此运出。总平巷口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一把斧头与一把铁锤相交,斧头代表井下工人,铁锤代表机械工人。
1921年秋,总平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他此行是来考察安源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状况。要了解安源工人的情况,就要了解井下工人的情况,他们是安源最辛苦的工人,毛泽东第一次来安源便到井下与工人面对面交流。
日后,一些安源工人回忆起毛泽东到井下考察的场景时,仍然历历在目。开国少将王耀南曾在安源做工,他回忆1921年秋有一位穿蓝布长衣的先生来到井下,过了几天才知道是湖南来的毛泽东,住在毛紫云家。毛紫云是毛泽东老乡,家住八方井44号,距总平巷不足百米,如今这里已作为毛泽东在安源的旧居保留了下来。王耀南在放哨时,听到了毛泽东与工人的谈话,毛泽东询问工人的生活情况,有的工人说“命苦,没有饭吃,老婆孩子顾不上”,毛泽东告诉工人们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有力量了。后来,毛泽东还到王耀南家拜访,看到王耀南母亲擦凳子,毛泽东说不用擦,直接就坐下了。这些细节让王耀南久久不能忘怀。
从1921年开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领导者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人,多次出入总平巷,到井下考察与宣传,工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在安源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中国共产党支部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有了组织的引领,工人们更有凝聚力。1922年9月14日,也正是在总平巷,安源工人开始了罢工斗争。工人们停止在井下的工作,高呼罢工口号,像潮水一样涌出总平巷口,用煤桶和坑木堵住巷口,插上写有罢工大字的旗帜,禁止任何人下井,直至斗争取得胜利。
为工人出头一身是胆
今天,围绕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周边,分布着一批与罢工斗争有关的历史建筑,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其中一座建筑在标牌上有两个名字,它正式的名字是安源公务总汇,另一个名字是谈判大楼。
安源公务总汇始建于1906年,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欧式楼房,是安源煤矿职员办公大楼。安源工人举行罢工时,赣西镇守使署设戒严司令部在这座大楼内,路矿当局将赣西镇守使请来,企图最后用武力解决工人罢工的问题。而在此之前,路矿当局已使出种种手段,试图从内部分化工人,一旦有工人提前下井复工,罢工斗争就将陷入失败的泥淖。李立三、刘少奇及时揭露路矿当局的阴谋,工人们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遂使路矿当局使出的手段全部失败。
1922年9月16日,路矿当局要求工人俱乐部派一名代表到公务总汇谈判,刘少奇作为代表,只身赴会。谈判室内,一张长桌,五人早已坐定,刘少奇对面坐着的是戒严司令、赣军旅长李鸿程,其他四人分别是矿长李寿铨、副矿长舒修泰、总监工王鸿卿和安源商会的代表。谈判桌上敌强我弱,局势对刘少奇不利,但刘少奇沉着应对。面对路矿当局试图以武力逼迫工人复工的阴谋,刘少奇请他们先看看楼外。楼外,数千工人将公务总汇团团包围,路矿当局见识了工人的强大力量,再不敢有丝毫妄动。
这便是安源公务总汇又被称为谈判大楼的由来。刘少奇参加谈判时只有24岁,工人们说刘少奇“一身是胆”。后来,工人们自编了一首长篇叙事歌谣《劳工记》是这样描写刘少奇的:“明知山中出猛虎,岂肯贪生又怕死。偏偏要向虎山行,贪生怕死枉为人。少奇下了坚决心,特到安源办工运。任他把我为难甚,不畏汤火与刀山……”
1922年9月18日,经过谈判,路矿当局与工人代表达成了13项协议,其中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利,并提高工人工资,罢工以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
工人们自行设计与建造了一座工会大厦
罢工取得胜利,使工人俱樂部的威望大为提高。工人俱乐部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天来安源参观的游客,可以找到两处工人俱乐部旧址:一处是罢工前的旧址,是较为简陋的平房;一处是罢工后的旧址。1923年10月18日,在俱乐部总主任刘少奇的主持下,安源工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讲演厅动工,次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竣工。这是当时全国产业工人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工会大厦。
讲演厅是工人们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可以容纳800多人,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有团结精神有阶级觉悟”,下联“是劳工保障是人类福星”,横批“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
在安源,工人劳动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工人俱乐部的深刻影响。1922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李立三任经理,后由毛泽民等人接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从1923年2月开始,合作社采用股份制运营。
合作社是为了维护工人利益,避免商人从中盘剥而设立的。要将合作社管理好,管理者首先要公私分明、洁身自好。1923年8月,毛泽民主持制定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办事公约》,共计17条,对总经理和各股经理的权限与职责、营业员的聘任与辞退、账目管理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对于账目的核查,第六条规定,“总经理有随时检阅各股经理账目之权;各股经理亦应每日将营业员之账目详细核查盖戳;经济保管员亦必将每日所核账目总数及收付总数报告总经理。”有了明确的规矩,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就有了保障。在众人的用心经营下,合作社股本扩大,商品增加,工人从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的革命实践创造了党史上的许多第一,并且从安源工人中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他们将从安源这个“中国的小莫斯科”走向全国。
创办于1898年的萍乡安源煤矿,与株洲到萍乡的铁路合称为安源路矿,这是当时拥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企业。
192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罢工斗争,红色安源从此名闻天下。
深入矿井考察工人劳动情况
总平巷,安源煤矿的主井口,矿工由此出入矿井,煤炭也由此运出。总平巷口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一把斧头与一把铁锤相交,斧头代表井下工人,铁锤代表机械工人。
1921年秋,总平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他此行是来考察安源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状况。要了解安源工人的情况,就要了解井下工人的情况,他们是安源最辛苦的工人,毛泽东第一次来安源便到井下与工人面对面交流。
日后,一些安源工人回忆起毛泽东到井下考察的场景时,仍然历历在目。开国少将王耀南曾在安源做工,他回忆1921年秋有一位穿蓝布长衣的先生来到井下,过了几天才知道是湖南来的毛泽东,住在毛紫云家。毛紫云是毛泽东老乡,家住八方井44号,距总平巷不足百米,如今这里已作为毛泽东在安源的旧居保留了下来。王耀南在放哨时,听到了毛泽东与工人的谈话,毛泽东询问工人的生活情况,有的工人说“命苦,没有饭吃,老婆孩子顾不上”,毛泽东告诉工人们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有力量了。后来,毛泽东还到王耀南家拜访,看到王耀南母亲擦凳子,毛泽东说不用擦,直接就坐下了。这些细节让王耀南久久不能忘怀。
从1921年开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领导者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人,多次出入总平巷,到井下考察与宣传,工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在安源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中国共产党支部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有了组织的引领,工人们更有凝聚力。1922年9月14日,也正是在总平巷,安源工人开始了罢工斗争。工人们停止在井下的工作,高呼罢工口号,像潮水一样涌出总平巷口,用煤桶和坑木堵住巷口,插上写有罢工大字的旗帜,禁止任何人下井,直至斗争取得胜利。
为工人出头一身是胆
今天,围绕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周边,分布着一批与罢工斗争有关的历史建筑,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其中一座建筑在标牌上有两个名字,它正式的名字是安源公务总汇,另一个名字是谈判大楼。
安源公务总汇始建于1906年,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欧式楼房,是安源煤矿职员办公大楼。安源工人举行罢工时,赣西镇守使署设戒严司令部在这座大楼内,路矿当局将赣西镇守使请来,企图最后用武力解决工人罢工的问题。而在此之前,路矿当局已使出种种手段,试图从内部分化工人,一旦有工人提前下井复工,罢工斗争就将陷入失败的泥淖。李立三、刘少奇及时揭露路矿当局的阴谋,工人们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遂使路矿当局使出的手段全部失败。
1922年9月16日,路矿当局要求工人俱乐部派一名代表到公务总汇谈判,刘少奇作为代表,只身赴会。谈判室内,一张长桌,五人早已坐定,刘少奇对面坐着的是戒严司令、赣军旅长李鸿程,其他四人分别是矿长李寿铨、副矿长舒修泰、总监工王鸿卿和安源商会的代表。谈判桌上敌强我弱,局势对刘少奇不利,但刘少奇沉着应对。面对路矿当局试图以武力逼迫工人复工的阴谋,刘少奇请他们先看看楼外。楼外,数千工人将公务总汇团团包围,路矿当局见识了工人的强大力量,再不敢有丝毫妄动。
这便是安源公务总汇又被称为谈判大楼的由来。刘少奇参加谈判时只有24岁,工人们说刘少奇“一身是胆”。后来,工人们自编了一首长篇叙事歌谣《劳工记》是这样描写刘少奇的:“明知山中出猛虎,岂肯贪生又怕死。偏偏要向虎山行,贪生怕死枉为人。少奇下了坚决心,特到安源办工运。任他把我为难甚,不畏汤火与刀山……”
1922年9月18日,经过谈判,路矿当局与工人代表达成了13项协议,其中承认工人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利,并提高工人工资,罢工以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
工人们自行设计与建造了一座工会大厦
罢工取得胜利,使工人俱樂部的威望大为提高。工人俱乐部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天来安源参观的游客,可以找到两处工人俱乐部旧址:一处是罢工前的旧址,是较为简陋的平房;一处是罢工后的旧址。1923年10月18日,在俱乐部总主任刘少奇的主持下,安源工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讲演厅动工,次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竣工。这是当时全国产业工人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工会大厦。
讲演厅是工人们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可以容纳800多人,大厅中央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有团结精神有阶级觉悟”,下联“是劳工保障是人类福星”,横批“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
在安源,工人劳动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工人俱乐部的深刻影响。1922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李立三任经理,后由毛泽民等人接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从1923年2月开始,合作社采用股份制运营。
合作社是为了维护工人利益,避免商人从中盘剥而设立的。要将合作社管理好,管理者首先要公私分明、洁身自好。1923年8月,毛泽民主持制定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办事公约》,共计17条,对总经理和各股经理的权限与职责、营业员的聘任与辞退、账目管理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对于账目的核查,第六条规定,“总经理有随时检阅各股经理账目之权;各股经理亦应每日将营业员之账目详细核查盖戳;经济保管员亦必将每日所核账目总数及收付总数报告总经理。”有了明确的规矩,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就有了保障。在众人的用心经营下,合作社股本扩大,商品增加,工人从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的革命实践创造了党史上的许多第一,并且从安源工人中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他们将从安源这个“中国的小莫斯科”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