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共享得长久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抒己见
  在岁月的桎梏中,在生活的限制下,人们被约束在一方狭小的既定空间里。此时,若无与人共享的意识,只是故步自封,那么人们永远无法突破这方小天地,获得发展。
  自足不能发展,借鉴方能延续。在刚刚结束战乱获得安定的西汉时期,儒家学说泥古,法家思想又过于严酷。在休养生息之际,曾三年不窥园的董仲舒將儒学改造,糅合借鉴多家思想,形成了迎合大一统时代需求的独特思想,既遂君意,又顺民心,从此奠定新儒学的至高地位,儒学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到了后来,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再一次丰富了中国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儒释道三教融合,儒学再一次提高了自己的适应能力,终延续千年。
  自利无法进步,合作方显优势。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由于长期居住海外,见闻丰富,又在中华历史方面很有造诣,于是他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学的经典概念结合起来,写成了《中华大历史》。书中,他提出了全新的学术概念“micro _history”,将东西方历史两相结合,放在同一个时空下进行分析研究,找寻异同。他的借鉴与创新意识,将历史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显现出他的阅历之深,更告诉我们,不应死守自己那有限的知识,而应博采众长。海尔公司吸收国外技术促进发展,产品远销海外;中国吉利公司海外并购沃尔沃,带来巨大收益;英国的一家乐队吸取中国民族风音乐的风格,创作出动人的歌谣,直击人心……
  自守只得微利,共享创造财富。如今,传统的故宫开始吸收现代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获得了各方赞誉。而有些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却不愿创新,也不愿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以促其广为流传,这便是忽视了共享精神。中国文化只有大方迎接外来优秀文化,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引进过日本词汇,而对日本而言,在公元六世纪时,若没有派遣使者学习中国文化,也没有如今的日本文字。因此,文化共享乃历史必然,会创造出无限灿烂的精神财富。中国敞开怀抱,与世界共享经验、教训,不仅可对各国友好交往作出贡献,进而还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向好发展,何乐而不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唯有共享才能使多方受益。
  【作者系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学生】
其他文献
解题钥匙  新闻类文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狭义则单指消息。  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叙述的方法,迅速及时地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报道新近发生与发现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特写区别于消息和通讯,它一般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渲染人物、事件的动态、动势,突出人物和
期刊
乡情依依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曾经听母亲讲她小时候的大湖,那美好的景象让小小年纪的我心中充满了无限憧憬。那时,母亲的家在湖东堤附近的一个小渔村。一家五兄妹很小就开始跟着大人到湖里“讨生活”。母亲和大姨跟着姥姥在家里编苇席,舅舅们则与姥爷一起到大湖里割苇子、打鱼摸虾。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提到编苇席,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工序十分复杂。编苇席一定要选择那种粗细均匀
期刊
【主题阐述】  “人格”一词,是personality的译名,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是这样解释的:“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其实,通俗地说,人格就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这种个性化精神其实代表了一个人的风骨。  【素材展示】 
期刊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
期刊
亲情世界  几件便装,一把伞,一支笔和一个本 子,再加上一个相机,收入小小的行李箱中,等我准备就绪,我就牵着你的手,带你去走走。  这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走走。坐在火车上的你,带着些微不安,眼睛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白桦,思绪不知飞向了哪里。有什么放不下呢?放心吧,家里的门窗我已关好,家里的电闸我已关闭,家里的冰箱我已清空,家里的亲戚我已打过招呼,让他们照顾好自己。请放松一下你长期负重的心吧,带着最
期刊
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综艺节目从网络红火到荧屏,只因为——书信之美,“海天在望,不尽依迟”。这样一档回望传统的节目,能在“火不过三天”的网络传播中胜出,并不让人意外。《查令十字街84号》里曾写道:“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不被察觉。”中华书信当然能承载这样的情感,但又绝不止于此。这些书信里藏着什么?节目发放的一支支“书信单曲”可见分晓——书信里有一
期刊
思路导航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因为自身的隐喻性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但是由于其形象性,使联想和想象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再加上题目中的提示语,从而降低了作文审题、构思的难度。因此,漫画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拨开迷雾”就可以见到“真容”。  我们分析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老爸给小费让女儿买酱油,结果女儿问是要特快还是普快;如果要特快的话,还需要再加两元小费,让老爸很是错愕。  从老爸的角度
期刊
都说书常读常新,书是思想“活水”的来源,确实不错,这次我带着“鲁迅为什么选择‘狂人’而不是‘正常’人”的问题,重温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我认为,鲁迅之所以塑造“狂人”,是因为“狂人”代表的是一个人,而“正常人”指的是一群人。他想借“狂人”这个与众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正常人”这个群体是如何扼杀脱离群体的“狂人”这样的个体,从而创造出所谓的平和的“从来如此”的社会。而且,作者将“狂人”这个未完全被
期刊
写作备考  写作指导  “文句有表现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为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同时在表达上富有特色。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考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笔者就从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语言的角度来作一探讨。  一、记叙性语言  记叙性语言如果想要具有表现力,就要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或事件展开。而塑造形象或讲述故事又主要
期刊
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一、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越细细咀嚼,越百味俱生。为此,广大考生在记叙文立意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只有融得愈深,入得愈透,方能愈入味,愈耐嚼。  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沈从文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