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必须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重组教材,改变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等问题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 看法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竞技体育的编排体系进行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科目繁多而课时少,受考核项目结构和数量的制约,教学实践只有借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非考核项目和选用教材无课时授课,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或应试课;而且教材内容陈旧,简单重复,对于如何健身、如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安排不够。教学上把重点放在达标上,放在运动技术的掌握上,而把如何健身的方法放在从属地位,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
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定额招生,部分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后将步入社会,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把以运动技术教学、体质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转向掌握健身知识、锻炼方法上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独立锻炼能力、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体系。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我国,学者们则认为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是通过参与者相互协作、交流、沟通、分享,达到互补、互动和双赢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交流,以达到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目的。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体育教学为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中合作学习的经验。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散漫的自由谈论,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可以成为课堂上的“隐形人”,而要付出很多努力,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指导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技能情况有所差异,况且不同的教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并指定或让学生推选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根据需要确定本组练习的角色分工。
三、培养学生个性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化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学生是不太情愿的。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让学生接受呢?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耐久跑,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等运动.当然即便是进行耐久跑教学,也可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 看法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竞技体育的编排体系进行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科目繁多而课时少,受考核项目结构和数量的制约,教学实践只有借用选用教材的教学时数,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导致非考核项目和选用教材无课时授课,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上成了达标课或应试课;而且教材内容陈旧,简单重复,对于如何健身、如何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安排不够。教学上把重点放在达标上,放在运动技术的掌握上,而把如何健身的方法放在从属地位,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
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定额招生,部分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后将步入社会,所以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把以运动技术教学、体质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转向掌握健身知识、锻炼方法上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独立锻炼能力、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体系。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我国,学者们则认为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是通过参与者相互协作、交流、沟通、分享,达到互补、互动和双赢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交流,以达到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目的。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体育教学为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中合作学习的经验。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散漫的自由谈论,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可以成为课堂上的“隐形人”,而要付出很多努力,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指导合作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技能情况有所差异,况且不同的教材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并指定或让学生推选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根据需要确定本组练习的角色分工。
三、培养学生个性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化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学生是不太情愿的。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让学生接受呢?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耐久跑,不如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等运动.当然即便是进行耐久跑教学,也可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