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画我喜欢的题材,是因为我更想画出画面后面的神秘的不可捉摸的情感世界,抑或内心的情感世界是支撑我的画面的精神核心。
我热爱自然,落地无声的雪片,绵绵的细雨,飘渺的白雾,燎原的野火,枯零的树枝,苍冷永恒的山丘,无不让我迷恋陶醉。我时常一人在旷野中,在山顶,甚至在楼顶,感受着我身体之外的这个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大宇宙。天地归于苍茫,我的身体好像融化在空气之中。整个宇宙是那样的寂静沉着,仿佛一切不再发生变化而永恒,又好像一切在无声无息地发生变化。喧嚣成为一种想象,沉入记忆的深渊。灵魂得到净化,思想不再复杂,情感变得丰富多彩。我小时喜欢冥想,时时神思游移,漫无边际。常对月独立,看云月行走,感悟时空,突觉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一种奠名的伤感和愁思,尽渗身心。登高远眺,目力所及,字苍地荒,不尽宇宙,浑然苍茫;闭目内观,冷山骨树,野火燎原,无形无象,无声无音,神游四野,万物寂寥,情涌于胸,感极而喜,感极而悲,此情此感终困我心。
正所谓画源于心。
我用水彩工具来表达我的情感,来试图创造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并行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画面(我觉得具象比抽象利于表达情感,与观者更易沟通)。与物通神,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个体内心感悟自然而获得的情感,是组构画面的“精神核心”。她隱于具象景物的物质构架中,或渗出于物质构架外,源于心,表于象。具象的画面只是外在层面,味象澄怀,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
这种“精神核心”在我的画面中高于一切,这便是巴尔蒂斯所说的“画面后面的东西”。“后面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感受,是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情绪感应、与个人性格、情感、思想、修养的结合。每个人是一个个体,不同于其他的个体,所以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画面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方法,产生不同的绘画技术。17世纪的中国和尚石涛早已说过:
“画者,从于心者也”。这是画法、技术产生的一个指导思想、先决条件。只有画法、技术与无感受者,无论技术多么娴熟、精湛,只能称其为手艺人而非艺术家。我在感受体验客观世界中味象,在产生各种方法绘制画面中澄怀。
画画过程中,我时常停下来研究一下当代的或过去的大师,关于他们的画及其他的一切,或看书读画或冥思遐想。我喜欢很多西方大师,如洛佩兹、弗洛伊德、弗里德里希、透纳、柯尔维尔、以及印象派画家等等,但我发现我更喜欢中国的画家,如范宽、龚贤、石涛、八大山人,包括当代赵无极(我喜欢他画中的中国山水精神)。每每看范宽,看他的北方山水,尤其他的《雪景寒林图轴》的意境,令我心驰神往。我根据自己的“精神核心”,从这些画家中汲取营养(技术上的,精神上的)。
这种“精神核心”我一直在追求,她隐藏着,渗透着,某一时刻,我觉得捕捉到了她,某一时刻,她又滑走了。所以我在画面中采用各种手段,创造极“具象的精神世界”,或倾向“意象的精神世界”。
不论大幅具象些的大场面还是小幅意象些的局部风景,第一步骤我一般都采用湿画法大面积渲染,使画面润泽,浑然,苍茫,这其间完成了画面的大部分,尽力捕捉住最令我兴奋的某些东西,这一步时间很短,但很关键,决定着我是否继续画下去。一旦决定画,我便把画重新裱起来,慢慢画,把我的情感慢慢地渗透到画面中。我采用各种办法创造一些抽象的肌理,使其合理存在,有点像被触的极其敏感的神经末稍,我很喜欢这些肌理。在慢慢画的过程中,我像是在一个封闭的遂道中行进,我知道前面有光亮,我喜欢用中国毛笔来画我的画面,它在画纸上留下各种情感轨迹,那种感觉很惬意。画中有些地方要一次性画完,充分发挥水彩的透明特点,画得丰厚,但要避免“脏”“过”。我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来表现隐于画后面的我的“精神核心”。或者应该说我的“精神核心”决定了我用这种方式来画画。
透过物象的表层,我有一种不可捉摸的精神感受,我努力来捕捉结果总是不满意。这个过程,便是我的艺术过程,这也许会持续几十年。
我热爱自然,落地无声的雪片,绵绵的细雨,飘渺的白雾,燎原的野火,枯零的树枝,苍冷永恒的山丘,无不让我迷恋陶醉。我时常一人在旷野中,在山顶,甚至在楼顶,感受着我身体之外的这个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大宇宙。天地归于苍茫,我的身体好像融化在空气之中。整个宇宙是那样的寂静沉着,仿佛一切不再发生变化而永恒,又好像一切在无声无息地发生变化。喧嚣成为一种想象,沉入记忆的深渊。灵魂得到净化,思想不再复杂,情感变得丰富多彩。我小时喜欢冥想,时时神思游移,漫无边际。常对月独立,看云月行走,感悟时空,突觉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一种奠名的伤感和愁思,尽渗身心。登高远眺,目力所及,字苍地荒,不尽宇宙,浑然苍茫;闭目内观,冷山骨树,野火燎原,无形无象,无声无音,神游四野,万物寂寥,情涌于胸,感极而喜,感极而悲,此情此感终困我心。
正所谓画源于心。
我用水彩工具来表达我的情感,来试图创造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并行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画面(我觉得具象比抽象利于表达情感,与观者更易沟通)。与物通神,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个体内心感悟自然而获得的情感,是组构画面的“精神核心”。她隱于具象景物的物质构架中,或渗出于物质构架外,源于心,表于象。具象的画面只是外在层面,味象澄怀,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
这种“精神核心”在我的画面中高于一切,这便是巴尔蒂斯所说的“画面后面的东西”。“后面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感受,是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情绪感应、与个人性格、情感、思想、修养的结合。每个人是一个个体,不同于其他的个体,所以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画面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方法,产生不同的绘画技术。17世纪的中国和尚石涛早已说过:
“画者,从于心者也”。这是画法、技术产生的一个指导思想、先决条件。只有画法、技术与无感受者,无论技术多么娴熟、精湛,只能称其为手艺人而非艺术家。我在感受体验客观世界中味象,在产生各种方法绘制画面中澄怀。
画画过程中,我时常停下来研究一下当代的或过去的大师,关于他们的画及其他的一切,或看书读画或冥思遐想。我喜欢很多西方大师,如洛佩兹、弗洛伊德、弗里德里希、透纳、柯尔维尔、以及印象派画家等等,但我发现我更喜欢中国的画家,如范宽、龚贤、石涛、八大山人,包括当代赵无极(我喜欢他画中的中国山水精神)。每每看范宽,看他的北方山水,尤其他的《雪景寒林图轴》的意境,令我心驰神往。我根据自己的“精神核心”,从这些画家中汲取营养(技术上的,精神上的)。
这种“精神核心”我一直在追求,她隐藏着,渗透着,某一时刻,我觉得捕捉到了她,某一时刻,她又滑走了。所以我在画面中采用各种手段,创造极“具象的精神世界”,或倾向“意象的精神世界”。
不论大幅具象些的大场面还是小幅意象些的局部风景,第一步骤我一般都采用湿画法大面积渲染,使画面润泽,浑然,苍茫,这其间完成了画面的大部分,尽力捕捉住最令我兴奋的某些东西,这一步时间很短,但很关键,决定着我是否继续画下去。一旦决定画,我便把画重新裱起来,慢慢画,把我的情感慢慢地渗透到画面中。我采用各种办法创造一些抽象的肌理,使其合理存在,有点像被触的极其敏感的神经末稍,我很喜欢这些肌理。在慢慢画的过程中,我像是在一个封闭的遂道中行进,我知道前面有光亮,我喜欢用中国毛笔来画我的画面,它在画纸上留下各种情感轨迹,那种感觉很惬意。画中有些地方要一次性画完,充分发挥水彩的透明特点,画得丰厚,但要避免“脏”“过”。我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来表现隐于画后面的我的“精神核心”。或者应该说我的“精神核心”决定了我用这种方式来画画。
透过物象的表层,我有一种不可捉摸的精神感受,我努力来捕捉结果总是不满意。这个过程,便是我的艺术过程,这也许会持续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