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终身体育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主导,强调和重视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达到终身受益所进行的体育整体化、系统化的教育过程。现代体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终身体育,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仍以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为主,不利于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大力推行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现终身体育教育。
关键词:终身教育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以前。且为了追求体育教学的眼前成绩,过于强调大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的认为,提高了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够最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大学体育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科学知识,大学生因此根本不知道参加相应的体育锻炼能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让他们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终身体育锻炼方法。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教育的核心就是使体育贯穿人的一生,使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教育等各环节紧密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连贯性,实现一体化。
首先,终身体育的实质是指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接受体育教学的机会,且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身体的健康和身心的愉悦,终身受益。即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保证身体的健康和正常,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其次,终身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方面,终身教育的对象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部分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一个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连续的过程;第三方面,为了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其包含的方针政策、教育体制等内容必须能够形成一个科学的立体教育网络系统;最后,终身教育要按照个体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终身体育锻炼方法,注意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民主性,让所有人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终身体育中来,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实现。
(二)终身教育的表现
1、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注重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改变以往只作为导引课或总结课的做法。 理论教学的目的, 要放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上。
2、教学实践课中要突出终身受益思想,还应传授娱乐消遣的能力。教学实践课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其学以致用,终身受益。而体育的娱乐功能也是大学生活所需要的。要把娱乐、消遣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不仅具有自我锻炼、 自我娱乐的能力,而且在将来走向社会以后,做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践者、宣传员,为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实现终身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其习惯性、恒久性的内在要求,也即培养好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练习和掌握体育锻炼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还可以使他们把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一种伴随一生的有目的的自觉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有健全的体魄和高度适应能力的人,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使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健康。
(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过去我们重视的“竞技体育”,让所有同学都被动接受相同的一刀切的教育,这使相当多的学生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体育运动过程的快乐感觉也严重丧失。随着大学体育教学硬件的不断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尤为当务之急。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和注意力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素质,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紧跟时代、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克服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之现象。
(四)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可通过组织不同项目、不同形式的活动与比赛,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与;注重培养体育骨干,依托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健身小组等进行校内、外的体育交流;有计划地组织观看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开办体育宣传栏,搞好健身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体育的了解、 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健身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使得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周学晖.终身体育观念和全身健身意识的对应统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体育部)
关键词:终身教育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以前。且为了追求体育教学的眼前成绩,过于强调大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的认为,提高了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够最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大学体育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科学知识,大学生因此根本不知道参加相应的体育锻炼能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让他们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终身体育锻炼方法。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教育的核心就是使体育贯穿人的一生,使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教育等各环节紧密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连贯性,实现一体化。
首先,终身体育的实质是指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接受体育教学的机会,且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身体的健康和身心的愉悦,终身受益。即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保证身体的健康和正常,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其次,终身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方面,终身教育的对象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部分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一个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连续的过程;第三方面,为了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其包含的方针政策、教育体制等内容必须能够形成一个科学的立体教育网络系统;最后,终身教育要按照个体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终身体育锻炼方法,注意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民主性,让所有人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终身体育中来,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实现。
(二)终身教育的表现
1、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注重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改变以往只作为导引课或总结课的做法。 理论教学的目的, 要放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上。
2、教学实践课中要突出终身受益思想,还应传授娱乐消遣的能力。教学实践课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其学以致用,终身受益。而体育的娱乐功能也是大学生活所需要的。要把娱乐、消遣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不仅具有自我锻炼、 自我娱乐的能力,而且在将来走向社会以后,做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践者、宣传员,为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实现终身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其习惯性、恒久性的内在要求,也即培养好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练习和掌握体育锻炼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还可以使他们把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一种伴随一生的有目的的自觉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有健全的体魄和高度适应能力的人,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使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健康。
(二)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过去我们重视的“竞技体育”,让所有同学都被动接受相同的一刀切的教育,这使相当多的学生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体育运动过程的快乐感觉也严重丧失。随着大学体育教学硬件的不断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尤为当务之急。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和注意力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素质,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紧跟时代、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克服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之现象。
(四)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可通过组织不同项目、不同形式的活动与比赛,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与;注重培养体育骨干,依托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健身小组等进行校内、外的体育交流;有计划地组织观看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开办体育宣传栏,搞好健身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体育的了解、 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健身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使得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周学晖.终身体育观念和全身健身意识的对应统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