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课程开发,建设“无围墙学校”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需要打破学校围墙对学习的限制,进行校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本文从平台、活动、资源三个层面介绍校外课程的开发,具体阐述了寻找平台、建立合作、勘察现场,课程活动主题的类型、路线规划原则及参观项目类型等,并以动态和静态两类资源的开发为例分享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
其他文献
丁翠霞(1919-1996年)安徽安庆人,工青衣,闺门旦,是最早进入城市的黄梅戏女演员之一.幼年随父亲丁永泉学黄梅戏,1939年又拜蔡天赐为师.她演戏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沉稳持重,嗓音沙里透甜,低沉宽厚,吐字清晰,喷有力,韵味较浓,特别擅长演封建社会的悲剧女性.代表作有《血掌记》中黄秀莲、《荞麦记》中王三姐、《莲花庵》中孟氏等.1949年在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任演员,1960年调入安庆市艺术学校任唱念教师和排练指导,为新中国培养了几代黄梅戏演员.
期刊
新媒体的出现为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教育信息的处理、传播与展示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目前教育领域中火热的翻转课堂也在融入新媒体这样的新兴元素.本文对高等教育中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中存在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微信平台下的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展示普遍存在只有最终成绩缺乏针对性反馈的问题.因此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微信平台下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本文主要探讨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等,以期能够借以新媒体和教育的良好结合为以后的有关研究提供新借鉴.
学前教学中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以释放学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与生俱来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同时促进审美心理结构、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形成。这就要求学前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才能寓教于学前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本文站在学前教学的角度出发论述艺术教育在学前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文以民族音乐学、翻译学、文化学的理论为指导,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外传播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维吾尔族音乐、哈萨克族音乐、回族音乐、柯尔克孜族音乐、塔吉克族音乐作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这一现象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旨在厘清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及对外传播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汉英翻译中的原则和方法。
纳米氢气治疗是利用纳米技术将多功能靶向纳米载体与氢气或能产生氢气的前驱体分子进行结合,精准地将药物递送至病变部位,同时联合其他多种治疗模式,构筑一系列多模式诊疗一体化的治疗方式.由于其具有低毒高效及特殊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围绕纳米氢气药物的可控释放、靶向递送和多模式治疗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纳米氢气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从历史的高度概括并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成效和意义,为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树立了理论信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各族人民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大一统”国家思想传统,维系这一传统的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凝聚力核心。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和发展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的方法,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
本文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参与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研究的感受,梳理并提出了关于地方课程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地方课程是课程结构的重大进步和改革的重要标志;关注全球化背景下课程的本土开发与实践;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关系的澄清;课程形态和课程管理双重属性中应注重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把握好地方课程内容及管理中的多元与一体关系;地方课程实施重在变革学习方式.
作为种子细胞的干细胞及作为支架材料的纳米二氧化钛是组织工程中的两个关键要素.近年来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研究充分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其对干细胞增殖、分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纳米二氧化钛在组织工程上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将从纳米二氧化钛的制作方法、特点及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为兼具比赛竞技性与表演艺术性的民族传统武术,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人们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现代体育思想与理念影响的高职体育教育给民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的是边缘化的存在状态和紧缩化的生存空间,使民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实现民族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民族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职体育教育革新与进步的必然趋向。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中国最早具有教育属性的书院肇始于河南,开封府作为河南省明清时期的省会,书院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文从彝山书院经费拨付和使用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彝山书院作为清代河南书院的代表,在促进理学的发展与传播,推动古代中原地区社会文化进步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