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4点,孩子们打着手电筒出门,每天他们都要步行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一个13岁的小女孩几乎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弟妹。卸下表面的坚强,她抹着眼泪说,‘妈妈走了之后,那几天,我有时看到她的拖鞋都忍不住会哇哇大哭’……”
这是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周浩拍摄的纪录短片《棉花村的孩子》中,贵州山区里5个留守孩子的生活片段。
而该片也是近期在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纪录片、纪实文学、调查报告、主题摄影)。因受不久前发生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集体服毒事件的影响,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留守儿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人数还在迅速扩大……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很多人形容他们是“野草一样成长”。渐渐地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据悉,此次发布的是中国首部以6100万留守儿童心灵关爱为目标的“白皮书”,是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以下简称:“上学路上”)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为公众所呈现出来的详实调查、影像、文字以及关于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
在残酷的城市化大背景下,留守儿童到底面对着怎样复杂的问题?公众想象和现实有多大的差距?人们又该如何帮助这一群体?“上学路上”发起人刘新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希望这份“白皮书”能给出答案。
留守,比想象的更残酷
在谈及此次毕节的悲剧时,刘新宇表示,毕节此次事件是一个特殊的个案,但不能认为是偶发的,“因为每年自杀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被媒体关注到。这次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离不开两个关键词:‘毕节’和‘四个孩子’。”
的确,毕节,这个西南小城,几次成为全国媒体聚焦之所的原因,无他,都是因为留守,都是因为孩子。
“最大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本身的心理状态就不是很稳定,再加上父母长期对于孩子的监护缺失,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刘新宇说,他在公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对公益认识的谬误,“大家只知道‘留守儿童’这个词,但具体的真实情况和他们的诉求不是很清晰,这就会造成无的放矢,很多公益资源就被白白浪费了。”
作为一个需要实际操作并致力于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的公益组织,为了改变过去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报告“止于学者”的局限,将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状态多维地呈现给公众,刘新宇说,这就是他们决定要做这样一部“白皮书”的初衷。
据介绍,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对中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
于是当调查报告完成时,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结果: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最为严重,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对于未来的焦虑),均达到最高,西南次之,中部再次,东部最低。
同时,调查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也即近1000萬的孩子一年到头根本见不到父母——这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至少在春节能够见到爸妈的印象完全不同!并且根据调查,如果保证不了每3个月见一次,孩子对于现在生存状况的焦虑也即“烦乱度”会陡然提升。而在看到调查结果前谁都难以想象,一年连一次父母的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竟然有4.3%,也即260万!
“这些冰冷的数字告诉我们,孩子们在经受着什么,难怪孩子们自卑甚至自杀。”刘新宇进一步表示,且从数据可知,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双向解决的问题,“教育父母和帮助孩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此外,从调查结果看,女生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生。而妈妈无论是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态都要明显差于父亲外出,特别是妈妈单独外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综合《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的调查数据,刘新宇给记者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形象的留守儿童高危样本:“她,是一个留守女童、家住西北、妈妈独自出去打工,她和爸爸留守老家。她有一年以上没见过妈妈了,并且妈妈也很少联系她,一年也就一两次甚至更少。她学习不好,每天因为没什么作业而无所事事……”
刘新宇提醒当地学校、老师、公益机构和民政相关部门,如果认识的孩子中有符合这些描述的,应该予以优先的关注,以防出现极端情况。
治不了本,先治标
事实上,每当谈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总绕不开这样一个话题:农村传统家庭结构解体,几代同堂名存实亡。而造成这种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的,其实是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瓦解。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收益小,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打工经济”,进而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成为农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窘迫,农村有限的经济来源,繁华大都市的机会,都推着年轻的农村父母往外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才是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
对此,刘新宇表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是很多专家学者都探讨过的,也是媒体报道常用的角度。但作为一个真正实际操作的人,刘新宇常把留守儿童问题比喻成糖尿病,“这是一个现阶段短期内没有办法根治的疾病,但是治不了本,难道连标也不要治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市面上才会出现各种降糖药和疗法。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现在根本没法解决的难题时,公益组织首先要通过治标的方式,提升留守孩子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不要走类似毕节极端,然后才会有机会慢慢探寻根本解决之道。” 眼下“白皮书”已经为帮助留守儿童指出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途径,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与孩子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因素排序为:地域、学习成绩、和父母的联系。
“这次的调查结果也恰恰证明了阅读确实会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灵状况。”刘新宇进一步分析道,从调查中发现:首先不同于作业,阅读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提升,而学习成绩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力是除去地域之外最重要的因素,“阅读通过提高成绩,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心理指标。阅读甚至比游戏、看电视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提升更加有效,因此,从阅读入手帮助孩子们是一条清晰有效的途径。”
其实,自2013年5月“上学路上”成立以来,项目已邀请名人和志愿者录制超过8000分钟的童话故事,制作成“故事盒子”送给留守儿童。项目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制作“小雨点”广播,利用学校的广播设备,为青少年提供适合他们收听的故事、音乐和知识。
刘新宇透露,根据长期积累的反馈数据和创新思维,结合创客技术,“上学路上”正在开发一种能够直接在留守儿童和其父母间建立非实时留言的“故事盒子2.0”。这种新的公益产品将解决原来的故事盒子只能让孩子听其中的音频故事的局限,不仅可以把各界名人和志愿者录制好的故事让孩子们方便地听到,而且还解决了过去故事更新成本高,无法让孩子的爸妈给孩子讲故事这一遗憾。
公益不仅是激情和悲悯,还需要理性和行动。
刘新宇一直坚持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不然,公益也可能带来二次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9大突出问题
(1)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2)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良行为较突出;
(3)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情感支持欠缺,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的负面情绪更加明显,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男童;
(5)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等问题行为较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受到的欺负也较多;
(6)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影响更明显,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比例最高;
(7)與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与父母的关系更差;
(8)寄宿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
来源: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对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认识
(1)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又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2)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3)在压力应对方面,留守儿童倾向于对挫折事件的结果做外部归因,并较多采用幻想、合理化、退避等不合理的应对方式;
(4)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
(5)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比较内向,受欺负或攻击现象突出;
(6)在学业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较多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7)在社会适应方面,留守儿童有较多的违纪和违法行为。
来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2009年对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的述评
这是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周浩拍摄的纪录短片《棉花村的孩子》中,贵州山区里5个留守孩子的生活片段。
而该片也是近期在京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纪录片、纪实文学、调查报告、主题摄影)。因受不久前发生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集体服毒事件的影响,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留守儿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人数还在迅速扩大……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很多人形容他们是“野草一样成长”。渐渐地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据悉,此次发布的是中国首部以6100万留守儿童心灵关爱为目标的“白皮书”,是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以下简称:“上学路上”)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为公众所呈现出来的详实调查、影像、文字以及关于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
在残酷的城市化大背景下,留守儿童到底面对着怎样复杂的问题?公众想象和现实有多大的差距?人们又该如何帮助这一群体?“上学路上”发起人刘新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希望这份“白皮书”能给出答案。
留守,比想象的更残酷
在谈及此次毕节的悲剧时,刘新宇表示,毕节此次事件是一个特殊的个案,但不能认为是偶发的,“因为每年自杀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被媒体关注到。这次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离不开两个关键词:‘毕节’和‘四个孩子’。”
的确,毕节,这个西南小城,几次成为全国媒体聚焦之所的原因,无他,都是因为留守,都是因为孩子。
“最大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本身的心理状态就不是很稳定,再加上父母长期对于孩子的监护缺失,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刘新宇说,他在公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对公益认识的谬误,“大家只知道‘留守儿童’这个词,但具体的真实情况和他们的诉求不是很清晰,这就会造成无的放矢,很多公益资源就被白白浪费了。”
作为一个需要实际操作并致力于留守儿童心灵帮扶的公益组织,为了改变过去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报告“止于学者”的局限,将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状态多维地呈现给公众,刘新宇说,这就是他们决定要做这样一部“白皮书”的初衷。
据介绍,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对中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
于是当调查报告完成时,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结果: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最为严重,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对于未来的焦虑),均达到最高,西南次之,中部再次,东部最低。
同时,调查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也即近1000萬的孩子一年到头根本见不到父母——这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至少在春节能够见到爸妈的印象完全不同!并且根据调查,如果保证不了每3个月见一次,孩子对于现在生存状况的焦虑也即“烦乱度”会陡然提升。而在看到调查结果前谁都难以想象,一年连一次父母的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竟然有4.3%,也即260万!
“这些冰冷的数字告诉我们,孩子们在经受着什么,难怪孩子们自卑甚至自杀。”刘新宇进一步表示,且从数据可知,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双向解决的问题,“教育父母和帮助孩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此外,从调查结果看,女生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生。而妈妈无论是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态都要明显差于父亲外出,特别是妈妈单独外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综合《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的调查数据,刘新宇给记者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形象的留守儿童高危样本:“她,是一个留守女童、家住西北、妈妈独自出去打工,她和爸爸留守老家。她有一年以上没见过妈妈了,并且妈妈也很少联系她,一年也就一两次甚至更少。她学习不好,每天因为没什么作业而无所事事……”
刘新宇提醒当地学校、老师、公益机构和民政相关部门,如果认识的孩子中有符合这些描述的,应该予以优先的关注,以防出现极端情况。
治不了本,先治标
事实上,每当谈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总绕不开这样一个话题:农村传统家庭结构解体,几代同堂名存实亡。而造成这种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的,其实是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瓦解。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收益小,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打工经济”,进而取代传统农业经济成为农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窘迫,农村有限的经济来源,繁华大都市的机会,都推着年轻的农村父母往外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才是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
对此,刘新宇表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是很多专家学者都探讨过的,也是媒体报道常用的角度。但作为一个真正实际操作的人,刘新宇常把留守儿童问题比喻成糖尿病,“这是一个现阶段短期内没有办法根治的疾病,但是治不了本,难道连标也不要治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市面上才会出现各种降糖药和疗法。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现在根本没法解决的难题时,公益组织首先要通过治标的方式,提升留守孩子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不要走类似毕节极端,然后才会有机会慢慢探寻根本解决之道。” 眼下“白皮书”已经为帮助留守儿童指出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途径,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与孩子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因素排序为:地域、学习成绩、和父母的联系。
“这次的调查结果也恰恰证明了阅读确实会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灵状况。”刘新宇进一步分析道,从调查中发现:首先不同于作业,阅读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提升,而学习成绩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影响力是除去地域之外最重要的因素,“阅读通过提高成绩,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心理指标。阅读甚至比游戏、看电视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提升更加有效,因此,从阅读入手帮助孩子们是一条清晰有效的途径。”
其实,自2013年5月“上学路上”成立以来,项目已邀请名人和志愿者录制超过8000分钟的童话故事,制作成“故事盒子”送给留守儿童。项目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制作“小雨点”广播,利用学校的广播设备,为青少年提供适合他们收听的故事、音乐和知识。
刘新宇透露,根据长期积累的反馈数据和创新思维,结合创客技术,“上学路上”正在开发一种能够直接在留守儿童和其父母间建立非实时留言的“故事盒子2.0”。这种新的公益产品将解决原来的故事盒子只能让孩子听其中的音频故事的局限,不仅可以把各界名人和志愿者录制好的故事让孩子们方便地听到,而且还解决了过去故事更新成本高,无法让孩子的爸妈给孩子讲故事这一遗憾。
公益不仅是激情和悲悯,还需要理性和行动。
刘新宇一直坚持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不然,公益也可能带来二次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9大突出问题
(1)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2)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良行为较突出;
(3)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情感支持欠缺,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的负面情绪更加明显,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男童;
(5)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等问题行为较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受到的欺负也较多;
(6)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影响更明显,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比例最高;
(7)與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与父母的关系更差;
(8)寄宿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
来源: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对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认识
(1)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又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2)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3)在压力应对方面,留守儿童倾向于对挫折事件的结果做外部归因,并较多采用幻想、合理化、退避等不合理的应对方式;
(4)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
(5)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比较内向,受欺负或攻击现象突出;
(6)在学业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较多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7)在社会适应方面,留守儿童有较多的违纪和违法行为。
来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2009年对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