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D很另类 要和阳光做搭配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了膳食中可以获取,人体还可以通过接受日光照射(主要为其中的紫外线)由皮肤合成,这是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膳食和皮肤来源的维生素D通过血液被运送到肝脏,转化成为25-羟基维生素D后再次被运送到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25-羟基维生素D在营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尽管不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但它是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的最主要存在形式,与体内的维生素D储备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而且它比维生素D更为稳定,也是合成活性形式的唯一“原料”。因此,它公认为反映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键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需要进一步活化才能在人体中发挥作用。肾脏是25-羟基维生素D活化的重要器官,活化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到达肠道等部位,对钙和磷的代谢发挥作用。前列腺、乳腺、直肠、肺部以及上皮角质细胞也可以对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活化,但活化后的分子只在局部发挥作用,维持该脏器或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免疫细胞中的25-羟基维生素D在活化后则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减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并有利于免疫细胞对致病原的控制。
  25-羟基维生素D的理想浓度
  基于各方研究结果,目前专家们提出:血液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25纳摩/升以下属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浓度在75纳摩/升以上时是较理想的水平,在两者之间则被认为是维生素D不足。让我们从苏珊·怀汀博士的报告中,了解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所开展的各项相关研究是如何具体阐述的。
  ● 促进钙吸收 美国克雷顿大学的罗伯特·希尼研究发现:25-羟基维生素D低于80纳摩/升时,钙的吸收效率随其浓度升高而提高,在这个范围内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有意义,不过,当达到80纳摩/升后即进入平台期,此时,即使提高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钙的吸收效率也不再提高。
  ● 减少骨折和摔倒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文显示:受试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升高到74.3纳摩/升以上,髋部骨折风险降低26%,非脊柱骨折的风险降低23%。对于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低于66.1纳摩/升以下的受试者,骨折风险无明显降低。《英国医学杂志》刊文显示:受试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接近或超过75纳摩/升,跌倒的风险降低19%;对于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低于60纳摩/升的受试者,跌倒风险无降低。
  ● 老年人有更好的活动能力 《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刊文显示:随着老年人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从25纳摩/升以下提高到75纳摩/升以上,受试者的身体活动能力也从5分提高到接近9分(满分为12分)。
  ● 降低癌症风险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文显示:随着人体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从不足30纳摩/升上升高到82.5纳摩/升以上,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患病风险降低51%。怀汀博士也发现:当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升高到75纳摩/升以上时,直肠癌和结肠癌风险降低50%?55%;乳腺癌风险降低50%?60%;卵巢癌风险降低20%;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50%;肾细胞癌风险降低50%?67%;而所有癌症的总体风险降低40%?75%。
  人们需要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
  维生素D严重缺乏是全球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怀汀博士参与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和香港两地,育龄女性的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仅为29纳摩/升和34纳摩/升,两地分别有94%和92%的人低于50纳摩/升。维生素D大面积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膳食通常不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日照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障。着装、污染、多云天气、擦防晒霜、经常处在汽车或市内环境中等因素影响了日光中的紫外线到达人体皮肤。在冬季,如果想通过皮肤合成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白色人种所需的时间约1.5小时以上,而黄种人和黑人可能全天接受日照也无法合成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除了外界因素,人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维生素D发挥作用。比如,由于衰老,皮肤合成能力减退,体内器官对25-羟基维生素D的活化能力也减弱;身材较魁梧的人维生素D需要量更高;肥胖者体内的脂肪会“克扣”一部分维生素D。
  膳食中的维生素D并不太丰富。蘑菇、鱼肝和鱼油中的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高,其次是鸡蛋、牛肉和一些海鱼。但实际上,膳食所能提供的维生素D还是很有限的,于是各国都开发了许多强化食品和含有维生素D的补充剂,通过这些途径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也被众多专家认为是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各国设定的维生素D膳食推荐量多在200?400国际单位,这通常仅能使人体内25-羟基维生素D达到25纳摩/升。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正在对维生素D膳食推荐量进行修订,结果预计在2010年10月发布。其中,25-羟基维生素D目标水平有望提升到75纳摩/升以上,比现有推荐水平高。
  (来源:大众医学)
其他文献
第一步:强化病人身份核对  健全与完善病人身份确认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病人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采用姓名+住院号这两种方法核对病人身份。  尽管医护人员原来接受的都是“三查七对”教育,查对中并没有病人住院号的项目,但在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与操作常规以及加强督查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病人身份核对。  第二步
期刊
要保证抗菌药物安全合理的使用,减少和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关注抗菌药物的调配和滴速。  抗菌药物如调配不当,有可能会使溶液形成沉淀造成药效降低,此外大量不溶性微粒输入人体时,可导致热原样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心跳加快、呼吸加促等)、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凝血反应甚至死亡。如:  1、 复方氯化钠(林格)液中加入头孢曲松钠会使溶液形成不溶性沉淀,使用到人体可能造成死亡的严重后
期刊
利多卡因作为疼痛科常用局麻药,在各种神经阻滞、疼痛介入手术治疗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局麻药引起过敏反应是极为少见的,但是作为经常与利多卡因打交道的医生,应该重视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  关于利卡多因,你要知道其适应症:局麻药、抗心律失常药。它主要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洋地黄中毒、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期刊
跑步健身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大家也经常会因为跑步而感受到肌肉酸痛、足痛、韧带拉伤、膝伤等,这些不适不仅会消耗对跑步的热情,也会由于一时不查造成更严重的伤痛。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跑步损伤的那些事儿!  如何恢复到跑步损伤的绿色区域,避免更严重的损害产生?来看看小编对各类跑步损伤的介绍吧。  跑 步 膝  美国《哈佛大学报》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伤比例为30%~80%。其中大约4
期刊
谁不需要健康?这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人生诉求。其实,这里却藏着不同层次的欲求,健与康分明就不是一种身心状态,需与要也不是一种身心祈望。读者一定会责备作者玩拆字游戏,把健-康、需-要分而论之,但细心推敲一番,确实可以提升生命的智慧。  先说健与康,健本是功能亢奋,是行为进取,《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之豪言壮语,熟语中有“健步如飞”之喻;而康则是平和、中道,甚至有收敛,潜藏之意。因此,
期刊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日益成为常规,同时由于医疗检查技术的进步,一些以往无法早期获知的身体异常变化,也因此被常常被发现,如肺结节就常常被体检时被发现。这对接受体检者而言,亦喜亦忧。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肺部结节早期被发现,如有治疗必要,可得到早期正确有效的治疗,很多早期肺癌患者是通过体检被发现,经过积极诊治,都可以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治愈,这谓之喜;另一方面,肺
期刊
10月18日,英国伦敦,100位腿脚麻利的女性手捧名为“弹力波波”的汽球,像是带上巨大的“乳房”,在中心区街头表演快闪,为“乳腺癌”慈善月宣传,提醒年轻人关注自己的胸部健康,及时检查预防乳腺癌。  防癌,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是,没想到与快闪这一时尚行为的结合,竟也可以以如此轻松的方式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期刊
肾炎概念口诀  肾炎临床很常见 免疫介导炎性反  不同抗原微生物 感染人体抗体产  结成免疫复合物 沉积肾脏各部间  造成各种病理伤 形成各类肾炎变  解释  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的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的肾炎类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口诀  急性肾小球肾炎 溶血链球菌感染  血尿蛋白尿
期刊
癌症、心梗、糖尿病……这些健康杀手,令人心惊胆战。的确,现今中国每年死亡总人数约1030万,其中超过80%由这些慢性病所致。可以说,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中国人当前的健康寿命(即没有疾病和残疾困扰的健康年数)仅为66岁,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少10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的肆虐,往往来源于我们平时对身体的任意挥霍和疏于照顾。所以请从现在起,补充维生素,将慢性病Hold(控制)住。
期刊
中国人在贴门联时,习惯贴上“福禄寿”,号称三星高照。可是,实际情况却是有“禄”未必会有“寿”。  2011年7月,《每日经济新闻》刊发了一期报道,标题为“19个月19名老总离世”,激起了无数局外人的唏嘘感叹,也惊出了不少兔死狐悲者的冷汗,尤其是那些深知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的企业高管。即便是自诩精力充沛、身体健壮者,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在这张高管名单中,不乏去世前无异样而死神却突然而至者。难怪巨人网络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