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很多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设计人员缺少各专业交叉审图和现场经验,工程管理人员侧重各专业图审,忽视相关专业的相互影响,使得施工图纸中存在较多问题并且未能被审查发现,造成施工返工甚至影响竣工验收和日常使用。對一些常见设计问题进行归整、分析。
关键词:住宅;设计;问题;审核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日新月异,每年新增住宅面积有5-6亿平方米。由于建设项目多,设计单位一方面受承揽过多业务,工作量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建设单位限制设计时间的影响,正常的设计周期被压缩,专业之间应有的协调和沟通被挤占,部分设计人员自身又缺乏现场实践经验,这样就难以避免设计图纸的疏漏和不足。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通常侧重各专业图纸的审核,忽视相关专业之间存在的影响因素,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就容易遗漏较多问题。这些设计问题将会直接导致住宅建筑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调整的设计变更也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及时间损失。
根据多个住宅楼盘开发建设的实际管理经验,发现有些技术问题带有普遍性,甚至会在几个工程项目中重复出现,因此,汇总部分设计问题,逐个分析提出建议。供建筑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望在实践中避免类似情况的重复发生。
一、高层住宅楼梯前室、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部位的正压送风井需要分段设置的问题
由于设计和施工经验的缺乏,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正压送风井需分段设置的规范掌握不好,容易在设计阶段遗漏,在施工阶段疏忽,造成验收难以通过的情况。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第8.3.3条说明: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需将正压送风井道在整个建筑物高度的中间合适部位设置隔板,将送风井分成两段或几段,各段井道均配备正压送风机组。因此,高层、超高层(超过32层)民用建筑的送风井道需按规范要求分段设置,建议设计单位相关专业设计师应交叉核对图纸并加强沟通;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加强规范的学习,加强施工图纸的审核。
二、高层住宅消防楼梯间,楼梯梯段宽度难以满足强制性规范要求的问题
现在高层住宅消防楼梯间的设计,普遍采用“剪刀楼梯”的设计方案,(该型楼梯是连系建筑物楼层之间的通常形式之一,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在其楼梯间中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剪刀楼梯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平面设计中可利用较狭窄的空间,设置两部消防楼梯,分属两个不同的防火分区,因而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因此该型楼梯被住宅设计单位广泛采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为了提高得房率,往往将楼梯间的宽度做到极值,轴线宽度为2.7米,有些甚至只有2.4米,容易产生梯段宽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以轴线间距2.7米为例,两侧扣除结构墙(柱)一般为0.125米/每侧,共0.25米;隔墙0.1米;墙面粉刷0.02米/每侧,四侧共0.08米;不考虑安装扶手,单跑楼梯梯宽为1.135,该空间勉强满足《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米(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距离)的要求。如果两侧结构墙稍微扩大一点,或者中间隔墙的梯梁宽度加宽一些,就无法满足《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2.9的验收要求。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必须注意楼梯图纸的设计质量,相关专业做好复核工作,确保疏散楼梯间中间的梯梁(承载楼梯隔墙)和隔墙宽度不大于100mm,楼梯梯段宽度净尺寸为1.175米。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当针对楼梯间的建筑图和结构图纸进行会审。
三、空调洞墙外部位被多根排水立管遮挡,造成穿空调洞的冷媒管无法安装的问题
空调冷媒管的穿墙洞,洞口外墙外侧通常易被屋面雨水立管、阳台雨水立管、空调冷凝水立管中的1根或几根遮挡,影响空调冷媒管安装的情况。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13中明确空调冷凝水管需单独设置;4.9.12中明确阳台雨水须单独设置;加上单独设置的屋面雨水管,这样就存在有3根立管需临墙设置,如果受到临墙空隙有限的影响,3根立管集中在一起就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就容易遮挡住空调洞。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避免将3根立管设计在同一部位,空调洞的设置位置也尽量可能避开立管;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应仔细核对相关专业图纸,对于空调洞部位外墙的有可能造成影响的立管数量及排列方式进行复核。
四、电梯前室消火栓箱的设置位置影响使用及美观的问题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4.3 中说明: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层楼层休息平台上,2 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高层住宅建筑中,消火栓的设置必不可少,但是为了提高得房率,公共部位往往都会设计的比较紧凑,导致消火栓箱的可摆放位置比较少,一旦设置不合理就会产生以下一些的情况。1)消火栓箱采用暗装(箱体嵌入墙体)时,如果该墙体为套内外墙,因为箱体厚度接近于墙体厚度,就会造成箱体背后结构层很薄(2-3公分)以致影响到户内装修,该部位将无法使用钉、栓、开槽等需要深入墙体的一些装修方式。2)消火栓箱如果安装在住户进户门或者防火门的开启扇背后,开启门扇时容易产生撞击造成对箱体玻璃的损坏。3)消火栓设置的位置与管道离得比较远或者是在对向墙体,消防横管的横向明装敷设(横跨前室)将会破坏这个电梯前室的整体效果。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置消火栓箱位置的时候,应尽可能避免安装在会影响住户日常使用的地方,同时缩短消防立管与箱体的距离,避免因立管与箱体对向设置,引起敷设的横管影响公共空间的美观。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当事先充分考虑实际安装后的情况,对消火栓箱的位置设置进行审核。
五、卫生间顶部排水横支管安装高度过低,影响住户室内吊顶装修的问题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3.6.1的说明普通住宅的层高宜为2.8米。2.8米的层高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窗台高度0.9米,窗洞高度1.5米,楼板厚度0.1米,三者相加为2.5米,这样就使得楼板底到窗洞顶的垂直距离只有0.3米,卫生间排污管管径100毫米,横管连接立管时需要2%的坡度,如果与立管距离较远的话,较长的横支管容易造成立管与横支管接头部位过低,若低于窗洞顶部高度就会影响到卫生间装饰吊顶的施工。吊顶在窗洞部位的高度应略高于窗洞顶,否则吊顶将很难安装。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尽量减小立管到卫生洁具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长段的横支管敷设,减小管道对顶部空间的占用。工程管理人员应仔细对照施工图,管道安装前做好排版,施工时严格控制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部位高度,使连接部位的低点高于窗洞顶部。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专业相对独立,但又形成一个整体。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安装各专业,结构与安装各专业,安装各专业之间都存在一些交叉问题,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图纸审核中应注意:1)把各种材料、设备的实际规格尺寸带到图纸中进行核对。2)考虑结构尺寸对后续设备运输、安装的影响。3)考虑对日后维修保养的影响。4)提早做好安装设备、材料的排版工作。并加强各种规范的学习,掌握各专业分项工程施工的流程,重视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图审和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因设计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周子炯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2]季征宇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知识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刘列励 《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关键词:住宅;设计;问题;审核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日新月异,每年新增住宅面积有5-6亿平方米。由于建设项目多,设计单位一方面受承揽过多业务,工作量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建设单位限制设计时间的影响,正常的设计周期被压缩,专业之间应有的协调和沟通被挤占,部分设计人员自身又缺乏现场实践经验,这样就难以避免设计图纸的疏漏和不足。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通常侧重各专业图纸的审核,忽视相关专业之间存在的影响因素,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就容易遗漏较多问题。这些设计问题将会直接导致住宅建筑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调整的设计变更也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及时间损失。
根据多个住宅楼盘开发建设的实际管理经验,发现有些技术问题带有普遍性,甚至会在几个工程项目中重复出现,因此,汇总部分设计问题,逐个分析提出建议。供建筑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望在实践中避免类似情况的重复发生。
一、高层住宅楼梯前室、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部位的正压送风井需要分段设置的问题
由于设计和施工经验的缺乏,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正压送风井需分段设置的规范掌握不好,容易在设计阶段遗漏,在施工阶段疏忽,造成验收难以通过的情况。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第8.3.3条说明: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需将正压送风井道在整个建筑物高度的中间合适部位设置隔板,将送风井分成两段或几段,各段井道均配备正压送风机组。因此,高层、超高层(超过32层)民用建筑的送风井道需按规范要求分段设置,建议设计单位相关专业设计师应交叉核对图纸并加强沟通;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加强规范的学习,加强施工图纸的审核。
二、高层住宅消防楼梯间,楼梯梯段宽度难以满足强制性规范要求的问题
现在高层住宅消防楼梯间的设计,普遍采用“剪刀楼梯”的设计方案,(该型楼梯是连系建筑物楼层之间的通常形式之一,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在其楼梯间中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剪刀楼梯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平面设计中可利用较狭窄的空间,设置两部消防楼梯,分属两个不同的防火分区,因而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因此该型楼梯被住宅设计单位广泛采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为了提高得房率,往往将楼梯间的宽度做到极值,轴线宽度为2.7米,有些甚至只有2.4米,容易产生梯段宽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以轴线间距2.7米为例,两侧扣除结构墙(柱)一般为0.125米/每侧,共0.25米;隔墙0.1米;墙面粉刷0.02米/每侧,四侧共0.08米;不考虑安装扶手,单跑楼梯梯宽为1.135,该空间勉强满足《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米(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距离)的要求。如果两侧结构墙稍微扩大一点,或者中间隔墙的梯梁宽度加宽一些,就无法满足《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2.9的验收要求。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必须注意楼梯图纸的设计质量,相关专业做好复核工作,确保疏散楼梯间中间的梯梁(承载楼梯隔墙)和隔墙宽度不大于100mm,楼梯梯段宽度净尺寸为1.175米。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当针对楼梯间的建筑图和结构图纸进行会审。
三、空调洞墙外部位被多根排水立管遮挡,造成穿空调洞的冷媒管无法安装的问题
空调冷媒管的穿墙洞,洞口外墙外侧通常易被屋面雨水立管、阳台雨水立管、空调冷凝水立管中的1根或几根遮挡,影响空调冷媒管安装的情况。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13中明确空调冷凝水管需单独设置;4.9.12中明确阳台雨水须单独设置;加上单独设置的屋面雨水管,这样就存在有3根立管需临墙设置,如果受到临墙空隙有限的影响,3根立管集中在一起就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就容易遮挡住空调洞。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避免将3根立管设计在同一部位,空调洞的设置位置也尽量可能避开立管;同时工程管理人员也应仔细核对相关专业图纸,对于空调洞部位外墙的有可能造成影响的立管数量及排列方式进行复核。
四、电梯前室消火栓箱的设置位置影响使用及美观的问题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4.3 中说明: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单元式、塔式住宅的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的首层和各层楼层休息平台上,2 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高层住宅建筑中,消火栓的设置必不可少,但是为了提高得房率,公共部位往往都会设计的比较紧凑,导致消火栓箱的可摆放位置比较少,一旦设置不合理就会产生以下一些的情况。1)消火栓箱采用暗装(箱体嵌入墙体)时,如果该墙体为套内外墙,因为箱体厚度接近于墙体厚度,就会造成箱体背后结构层很薄(2-3公分)以致影响到户内装修,该部位将无法使用钉、栓、开槽等需要深入墙体的一些装修方式。2)消火栓箱如果安装在住户进户门或者防火门的开启扇背后,开启门扇时容易产生撞击造成对箱体玻璃的损坏。3)消火栓设置的位置与管道离得比较远或者是在对向墙体,消防横管的横向明装敷设(横跨前室)将会破坏这个电梯前室的整体效果。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置消火栓箱位置的时候,应尽可能避免安装在会影响住户日常使用的地方,同时缩短消防立管与箱体的距离,避免因立管与箱体对向设置,引起敷设的横管影响公共空间的美观。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当事先充分考虑实际安装后的情况,对消火栓箱的位置设置进行审核。
五、卫生间顶部排水横支管安装高度过低,影响住户室内吊顶装修的问题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3.6.1的说明普通住宅的层高宜为2.8米。2.8米的层高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窗台高度0.9米,窗洞高度1.5米,楼板厚度0.1米,三者相加为2.5米,这样就使得楼板底到窗洞顶的垂直距离只有0.3米,卫生间排污管管径100毫米,横管连接立管时需要2%的坡度,如果与立管距离较远的话,较长的横支管容易造成立管与横支管接头部位过低,若低于窗洞顶部高度就会影响到卫生间装饰吊顶的施工。吊顶在窗洞部位的高度应略高于窗洞顶,否则吊顶将很难安装。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尽量减小立管到卫生洁具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长段的横支管敷设,减小管道对顶部空间的占用。工程管理人员应仔细对照施工图,管道安装前做好排版,施工时严格控制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部位高度,使连接部位的低点高于窗洞顶部。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专业相对独立,但又形成一个整体。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安装各专业,结构与安装各专业,安装各专业之间都存在一些交叉问题,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图纸审核中应注意:1)把各种材料、设备的实际规格尺寸带到图纸中进行核对。2)考虑结构尺寸对后续设备运输、安装的影响。3)考虑对日后维修保养的影响。4)提早做好安装设备、材料的排版工作。并加强各种规范的学习,掌握各专业分项工程施工的流程,重视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图审和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因设计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周子炯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2]季征宇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知识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刘列励 《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