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尔冬年近而立,已是一家知名公司的片区经理。肩上添了担子,对家里自然照顾不够,日子一长,难免不被妻子抱怨。这不,为了给总公司上报年度计划,这一阵尔冬几乎天天耗在办公室里,熬红了双眼不说,无形中也冷落了妻子。但尔冬非但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反而认为妻子的不理解是小肚鸡肠,两人就这样悄悄打起了肚皮官司。这天早上,一觉醒来的尔冬发现妻子没有像平常那样为他备好早餐,心头不免上火,一赌气就摔门而出。
转过一个街角,尔冬仍有些心不在焉,突然“咣当”一声,撞了一个人。再一看是一位年迈的大爷,大爷手中的一口旧瓷盆也一下掉在了地上。
尔冬往前走了几十米,感觉有些不对,被撞的毕竟是一个耄耋老人啊。回头一看,老人趴在地上直不起腰来。尔冬赶紧跑回去,扶起老人道歉:“都怪我,刚才只顾看路,让您老受累了!”说罢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老人手中的瓷盆,经过刚才那一“咣当”,竟裂了一道口子。不过,瓷盆本身很陈旧了,几乎看不出底色,而且补丁摞补丁。尔冬想了想,就说:“大爷,事情因我而起,不如我赔您一个塑料盆吧,这‘老古董’就扔了!”老人摆了摆手:“别说它老,补一补能用。用惯了的东西,好使!”老人拒绝了尔冬的好意,蹒跚着腿慢慢往一边走去,尔冬只得轻叹着摇摇头。
这天中午,尔冬伫立在公司大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目光掠过城市喧闹的车流和人群,最后落在街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儿摆放着一个修补摊,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师傅正全神贯注地敲补着……
第二天早上,尔冬暖暖地喝了一碗妻子专门煲的粥,临出门前想说声谢谢,但最后还是忍了。有什么可说的呢,妻子操持家务就像他奔忙事业一样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平衡的。
来到街头,转了一个街角,尔冬一眼就看到了昨天那个老人。尔冬走上去,发现瓷盆的裂缝并没补上,就说:“大爷,您老还没找着补瓷盆的地方吗?”老人认出了尔冬,搭话说:“是啊,这年头没人用这玩意儿了,要找个补它的地方真难!”尔冬觉得这老人很犟,一件过时的老古董,竟让他如此难舍,想了想就提了个建议:“这样吧,我倒知道一个地方,您老不方便,就交我得了,明天这个时候,我还是在这里等您,保证还一口好瓷盆给您!”
过了一天,尔冬守约而至,老人已等在那里了。接过尔冬递过来的瓷盆,老人似乎突然来了情绪,他伸手细细摩挲着,目光专注,面色凝重。尔冬见状就问:“怎么了,补得不好?”
“好!”老人两眼早已濡湿,“没什么不对劲,我只觉得补得太好了,好得让我感觉很亲切!年轻人,你能带我去见见那位修补师傅吗?”
尔冬不知所以,他把老人带到了街头拐角的那个修补摊前。没想到,戴着老花镜的修补师傅和老人一照面,当下都热泪盈眶,宛如一对分别已久的老伙计。
老人握住师傅的手说:“人恋旧啊!自从我搬了家,一直用这盆子。每次摔坏了,我就总想起你。今天一摸到补疤,就觉得眼熟,亏了这个年轻人,不然这辈子怕没缘分相见了!”
修补师傅也很意外:“是啊,一晃几十年,咱们都成老骨头了。我也是坐不住啊,明知这种生意没多少人光顾,可我还是每天守在这儿,偶尔见一两个老面孔,这心头就熨贴啊!”说到这儿,修补师傅转头恳求尔冬说:“你过两个小时再来吧,今晌午我们哥俩去喝两盅,叙叙旧。”
尔冬有些勉强。两小时后他开车来接老人,见二人都红光满面,微有醉意,临上车前互相还千叮万嘱,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半路上,老人似乎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自语般说:“算起来,我跟老师傅的缘分也有近40年了。那时还年轻,每次去补瓷盆,我都让自己媳妇陪着。那师傅会说话,总拣顺耳的说给我们听,干活又精细,一来二去,就成老熟人了,没事也喜欢在一块叨叨。40年来,我搬了好几次家,唯一忘不了的就是老师傅那热情、专注的面孔,总在想能否还见上一面。现在好了,知道老伙计日子还过得充实,儿子孝敬,身子骨也硬朗,这心头就特别熨贴。是这口瓷盆,让我们在修补之间建立了一种默契,每次看到瓷盆在老师傅手里妙手回春,心中便有了寄托啊!”
把老人送下车,当老人准备离去时,尔冬忽有所悟地说:“老人家,您知道吗,其实那修补瓷盆的师傅,是我父亲。”
尔冬顿了顿继续说:“过去我不理解,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他瞎忙个啥,不是给我丢脸吗,所以我一直不敢对别人说那是我父亲!但今天,我却从你们身上,读到了一种很温暖的东西,也是你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朴素、执著、善良、坚韧,平平凡凡,却又顶天立地。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很好继承的精神和家风啊!”
回家的路上,尔冬打电话给父亲,感谢他再次给自己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父亲说:“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比如你妻子,为了一个家,默默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而你,只需要对妻子说上一句关心的话就能温暖她的心,只需要抽一点时间稍微陪陪她就能满足一个女人最起码的精神需求。可是,你最终疏忽了,让幸福在指间滑过,让温暖悄悄溜走……”
尔冬不知父亲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不过他已经无心过问。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前,去花店买一束鲜花献给妻子。想到这些,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转过一个街角,尔冬仍有些心不在焉,突然“咣当”一声,撞了一个人。再一看是一位年迈的大爷,大爷手中的一口旧瓷盆也一下掉在了地上。
尔冬往前走了几十米,感觉有些不对,被撞的毕竟是一个耄耋老人啊。回头一看,老人趴在地上直不起腰来。尔冬赶紧跑回去,扶起老人道歉:“都怪我,刚才只顾看路,让您老受累了!”说罢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老人手中的瓷盆,经过刚才那一“咣当”,竟裂了一道口子。不过,瓷盆本身很陈旧了,几乎看不出底色,而且补丁摞补丁。尔冬想了想,就说:“大爷,事情因我而起,不如我赔您一个塑料盆吧,这‘老古董’就扔了!”老人摆了摆手:“别说它老,补一补能用。用惯了的东西,好使!”老人拒绝了尔冬的好意,蹒跚着腿慢慢往一边走去,尔冬只得轻叹着摇摇头。
这天中午,尔冬伫立在公司大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目光掠过城市喧闹的车流和人群,最后落在街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儿摆放着一个修补摊,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师傅正全神贯注地敲补着……
第二天早上,尔冬暖暖地喝了一碗妻子专门煲的粥,临出门前想说声谢谢,但最后还是忍了。有什么可说的呢,妻子操持家务就像他奔忙事业一样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平衡的。
来到街头,转了一个街角,尔冬一眼就看到了昨天那个老人。尔冬走上去,发现瓷盆的裂缝并没补上,就说:“大爷,您老还没找着补瓷盆的地方吗?”老人认出了尔冬,搭话说:“是啊,这年头没人用这玩意儿了,要找个补它的地方真难!”尔冬觉得这老人很犟,一件过时的老古董,竟让他如此难舍,想了想就提了个建议:“这样吧,我倒知道一个地方,您老不方便,就交我得了,明天这个时候,我还是在这里等您,保证还一口好瓷盆给您!”
过了一天,尔冬守约而至,老人已等在那里了。接过尔冬递过来的瓷盆,老人似乎突然来了情绪,他伸手细细摩挲着,目光专注,面色凝重。尔冬见状就问:“怎么了,补得不好?”
“好!”老人两眼早已濡湿,“没什么不对劲,我只觉得补得太好了,好得让我感觉很亲切!年轻人,你能带我去见见那位修补师傅吗?”
尔冬不知所以,他把老人带到了街头拐角的那个修补摊前。没想到,戴着老花镜的修补师傅和老人一照面,当下都热泪盈眶,宛如一对分别已久的老伙计。
老人握住师傅的手说:“人恋旧啊!自从我搬了家,一直用这盆子。每次摔坏了,我就总想起你。今天一摸到补疤,就觉得眼熟,亏了这个年轻人,不然这辈子怕没缘分相见了!”
修补师傅也很意外:“是啊,一晃几十年,咱们都成老骨头了。我也是坐不住啊,明知这种生意没多少人光顾,可我还是每天守在这儿,偶尔见一两个老面孔,这心头就熨贴啊!”说到这儿,修补师傅转头恳求尔冬说:“你过两个小时再来吧,今晌午我们哥俩去喝两盅,叙叙旧。”
尔冬有些勉强。两小时后他开车来接老人,见二人都红光满面,微有醉意,临上车前互相还千叮万嘱,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半路上,老人似乎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自语般说:“算起来,我跟老师傅的缘分也有近40年了。那时还年轻,每次去补瓷盆,我都让自己媳妇陪着。那师傅会说话,总拣顺耳的说给我们听,干活又精细,一来二去,就成老熟人了,没事也喜欢在一块叨叨。40年来,我搬了好几次家,唯一忘不了的就是老师傅那热情、专注的面孔,总在想能否还见上一面。现在好了,知道老伙计日子还过得充实,儿子孝敬,身子骨也硬朗,这心头就特别熨贴。是这口瓷盆,让我们在修补之间建立了一种默契,每次看到瓷盆在老师傅手里妙手回春,心中便有了寄托啊!”
把老人送下车,当老人准备离去时,尔冬忽有所悟地说:“老人家,您知道吗,其实那修补瓷盆的师傅,是我父亲。”
尔冬顿了顿继续说:“过去我不理解,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他瞎忙个啥,不是给我丢脸吗,所以我一直不敢对别人说那是我父亲!但今天,我却从你们身上,读到了一种很温暖的东西,也是你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朴素、执著、善良、坚韧,平平凡凡,却又顶天立地。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很好继承的精神和家风啊!”
回家的路上,尔冬打电话给父亲,感谢他再次给自己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父亲说:“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比如你妻子,为了一个家,默默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而你,只需要对妻子说上一句关心的话就能温暖她的心,只需要抽一点时间稍微陪陪她就能满足一个女人最起码的精神需求。可是,你最终疏忽了,让幸福在指间滑过,让温暖悄悄溜走……”
尔冬不知父亲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不过他已经无心过问。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前,去花店买一束鲜花献给妻子。想到这些,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