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10、25、45年生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因子(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及其与酶活性(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酶活性均呈现增加趋势,而pH值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根际效应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者均与蔗糖酶活性显著相关,根际土壤惰性有机碳比例大于非根际;全氮和速效氮的根际效应25 a最大,与脲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造成45年生杉木根际对土壤氮的富集效应减弱;
【机 构】
:
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210037;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0、25、45年生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因子(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及其与酶活性(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酶活性均呈现增加趋势,而pH值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根际效应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者均与蔗糖酶活性显著相关,根际土壤惰性有机碳比例大于非根际;全氮和速效氮的根际效应25 a最大,与脲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造成45年生杉木根际对土壤氮的富集效应减弱;全磷和速效磷的根际效应随林龄增加而增加,但全磷的根际效应远大于速效磷,酸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根际效应显著相关.因此,在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中应考虑外源磷的添加,提高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缓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磷限制.
其他文献
以1年生鼓节竹分株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设置对照组、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等4个土壤水分梯度,分析鼓节竹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下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鼓节竹叶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出现了失水、黄化、长斑及脱落等现象,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对持续的重度干旱胁迫则不具有耐受性.随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而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光合色素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当土
试验苗木为苗圃的同一批苗木,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苗高(23.5±1.07)cm、地径(8.34±0.56)m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苗高(25.2±1.23)cm、地径(7.42±0.60)mm;试验土壤为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相邻的并且立地条件相似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邻近次生林(为对照)样地表层0~20 cm的土壤;于2019年5月7日将风干后的土壤装入高17
针对南疆极端干旱区土地沙化贫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设置5、10、15、20 g/株4个聚天冬氨酸保水剂施用量,分析不同施用量对胡杨幼苗功能性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施保水剂能提高土壤、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光合色素质量分数,降低幼苗水分亏缺程度,减轻干旱缺水对胡杨幼苗的伤害.(2)根施保水剂能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和当年生小枝生长,增加总叶面积和小枝生物量,根施15 g/株保水剂胡杨幼苗株高、地径和小枝长度绝对、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增大(P<0.05).(3)根施保水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班公柳(Salix bangongensis C.Wang et C.F.Fang)和秀丽水柏枝(Myricaria elegans Royle)是维持西藏阿里地区脆弱生态的主要灌木树种,但两树种人工林分存在较为严重的早衰甚至死亡现象.为了解平茬复壮对改造两树种人工混交林退化早衰的效果,以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人工混交林为试验区,设置未平茬(CK)和留茬高度10、30、50 cm共4个平茬处理,分析不同平茬高度下两种主要灌木灌丛高度、最大地径、冠幅
采用时空替代法,在浙江龙游县溪口林场竹阔界面,依次设置常绿阔叶林、竹阔混交林和毛竹林样地,比较分析毛竹不同扩张阶段林分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持续扩张,甜槠的重要值从扩张前期的62.59,降低到扩张中期的46.21和扩张后期的0,而毛竹重要值从扩张前期的0,快速上升到扩张中期的26.17,直至扩张后期完全替代阔叶树种,重要值达到100.00.扩张前期径阶分布范围最广,为4~48径阶,呈倒“J”型分布;扩张中期呈单峰山状曲线,主要集中分布在8~20 cm范围内;扩张后期的径阶分布集中于4和8径阶,多
为了探究黄金枸骨叶片变色期叶绿素代谢调控特征和叶片复绿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含量及关键酶活性.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使黄金枸骨叶色由黄转绿,动态监测叶绿素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降解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析叶片变绿过程中叶绿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变色过程中叶绿素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上升(P<0.05);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胆色素原(PBG)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下降(P<0.05),其后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尿卟啉原Ⅲ(UrogenⅢ)、粪卟啉
以2019年为研究时间结束节点,分别以10 a的短期时间间隔、35 a的较长期时间间隔,通过遥感影像获取1984、2009、2019年大庆地区不同土地类型变化数据;利用多种参数定量分析不同时间尺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强度和方向,结合野外实地取样分析得到土壤有机碳的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选取8种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因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强度和方向而有显著不同,不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之间流动方向是
采集莲(Nelumbo Adans.)样本共127份,其中:白洋淀野生莲居群样本60份、微山湖居群样本45份、对照样本共22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湖南、四川野生莲样本6份,古代莲样本4份,莲栽培品种样本5份,泰国、印度、越南、澳大利亚的野生莲样本5份,美洲莲、亚美杂交莲样本各1份).采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DNA测序技术(RAD-seq)对莲样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对116份莲样本简化测序,共得到高质量序列数919915896条、高质量碱基数据12805
以托克托县采集的非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向其添加盐渍土中常见的易溶性钠盐,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SVC HR-1024,测定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的光谱反射率,构建了土壤盐分与高光谱信息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MLSR)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盐分对土壤的光谱曲线影响不同,经Na2 CO3、Na2 SO4和NaHCO3盐溶液处理的土壤光谱反射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NaCl溶液处理后的土壤反射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递减,且各土样反射率均高于未经处理的土样.
由于黄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八节黄蓟马(Thrips flavidulus Bagnall)、短角蓟马(Thrips brevicor-nis Priesner)和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外部形态结构差异甚微,为了快速鉴别4种蓟马,将蓟马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浸泡后整姿拍摄生态图片,拍摄标本直接制作成玻片标本,使用Olympus BX53正置显微镜及其自带摄像机DP74的DIC模式进行玻片标本拍照.主要观察触角颜色、触角节数、腹部节III-V背片鬃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