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大众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较多企事业单位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培养高校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无结构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届、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本科毕业生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几乎没有,进入中学任教的居多,也有部分进入各城市的小学任教,考研人数比例逐年减少,考取公务员与到事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
【关键词】广西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1 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而广西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广西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之中是成立最早的,经过40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体育教育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广西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广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研究分析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寻求对策,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无结构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调查中获取了2013—2014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基本统计数据。2012届毕业生109人,实际就业率95%;2013届毕业生79人,实际就业率98%。从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逐年递增,这一情况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间。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体育方面的教育人才,因此,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渠道。
就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看,就业成多元化趋势发展,这是因为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大众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较多企事业单位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两届毕业生进入中学任教共有58人,2012届有3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34.0%,2013届有2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6.6%。2012届考取研究生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4%,2013届考取研究生6人,占年级总人数的7.6%,考研比列较少。在考取公务员方面,2012年考取了3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8%,2013年考取了5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3%,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大幅度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进入事企业工作的人数较多,2012届有35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2.1%,2013届有27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4.2%。这说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俱乐部发展良好,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自主创业,2012届有14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2.8%,2013届有1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4.0%。总的来说,调查发现在校从事教育工作、进入部队公安、考取党政机关等这些传统的岗位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体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逐渐多元化,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多。
3.2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水平和英语能力这方面能力较差,综合能力有所欠缺。第二,用人单位注重学历、追求名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名校从而忽略了教育能力的强弱,致使绝大多数毕业生失去了与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第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现大多数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从根本上认识就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到位。第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但是其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4.1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积极推荐毕业生
就业指导要早期化、全程化,高等院校应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中,从入学开始就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实施指导。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本校和毕业生的信息,扩大影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
4.2鼓励多渠道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增加社会实践,发展“一专多能”,毕业生在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的同时,也要了解和熟悉其他运动项目。同时,在文字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以及外能等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4.3 鼓励自主创业
实现自我就业. 自主创业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择业渠道, 学校应提供及时信息和外部资源, 做好个性化服务。同时,毕业生应当依据自身知识优势积极创办科技性、服务性企业, 努力实现自我就业的同时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4 优化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在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考虑相近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需要,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岗位及其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范围的弹性选择,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充实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贺敏,高晖.体育人才的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156.
[2]陈志军.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华章,2012,31,253.
[3]沈雁华,张铎, 陈颖.体育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2 (3) :87- 89.
[4]赵冰.我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内容和实施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 (4): 79-81.
[5]王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体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
[6]李堃.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J].体育新论,2011,12,7.
【关键词】广西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1 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而广西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广西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之中是成立最早的,经过40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体育教育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广西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广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研究分析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寻求对策,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无结构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调查中获取了2013—2014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基本统计数据。2012届毕业生109人,实际就业率95%;2013届毕业生79人,实际就业率98%。从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逐年递增,这一情况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间。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体育方面的教育人才,因此,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渠道。
就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看,就业成多元化趋势发展,这是因为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大众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较多企事业单位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两届毕业生进入中学任教共有58人,2012届有3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34.0%,2013届有2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6.6%。2012届考取研究生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4%,2013届考取研究生6人,占年级总人数的7.6%,考研比列较少。在考取公务员方面,2012年考取了3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8%,2013年考取了5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3%,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大幅度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进入事企业工作的人数较多,2012届有35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2.1%,2013届有27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4.2%。这说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俱乐部发展良好,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自主创业,2012届有14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2.8%,2013届有1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4.0%。总的来说,调查发现在校从事教育工作、进入部队公安、考取党政机关等这些传统的岗位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体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逐渐多元化,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多。
3.2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水平和英语能力这方面能力较差,综合能力有所欠缺。第二,用人单位注重学历、追求名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名校从而忽略了教育能力的强弱,致使绝大多数毕业生失去了与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第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现大多数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从根本上认识就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到位。第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但是其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4.1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积极推荐毕业生
就业指导要早期化、全程化,高等院校应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中,从入学开始就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实施指导。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本校和毕业生的信息,扩大影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
4.2鼓励多渠道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增加社会实践,发展“一专多能”,毕业生在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的同时,也要了解和熟悉其他运动项目。同时,在文字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以及外能等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4.3 鼓励自主创业
实现自我就业. 自主创业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择业渠道, 学校应提供及时信息和外部资源, 做好个性化服务。同时,毕业生应当依据自身知识优势积极创办科技性、服务性企业, 努力实现自我就业的同时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4 优化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在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考虑相近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需要,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岗位及其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范围的弹性选择,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充实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贺敏,高晖.体育人才的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156.
[2]陈志军.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华章,2012,31,253.
[3]沈雁华,张铎, 陈颖.体育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2 (3) :87- 89.
[4]赵冰.我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内容和实施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 (4): 79-81.
[5]王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体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
[6]李堃.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J].体育新论,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