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特别是在教育界中,积极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一大重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强、内容涵盖面广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此,将语文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舞台是可行的、必要的。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对策
引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先人们智慧之结晶,是国之瑰宝,是全人类之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任何时期的人们都具有教育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人生真谛,反省自身,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素养。
初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和文化道德素养成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学校应注重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语文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舞台。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道德关注甚少,这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有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笔者将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学生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时需要一个引导者,一位好的引导者能让同学们尽情遨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感受其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拥有探索的欲望。语文教师可以成为这样优秀的引导者[1]。语文老师要想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熟读经典,学会引经据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感染和引导下提升自身文学修养。
例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孔子的生平以及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谈谈除了这十二章以外,孔子的哪些名言警句需要同学们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将这些知识向学生娓娓道来,在高超的背诵能力和极具感染力的讲课能力的影响下,同学们会感叹老师的知识渊博,崇拜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侃侃而谈,就要对其拥有深刻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们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深入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思想的工具,教育学者在编纂教材时就引入了许多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文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解读语文课本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获取课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陶冶道德情操[2]。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解释全文主要内容,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让同学们理解本文中心思想。教师可对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进行深入分析,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的刚正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学知识,谈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在哪些文章中运用到了,哪些事物会被中国文人赋予哪些情感寄托等等。通过《爱莲说》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并以此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培养正直、纯洁的高尚品质。因此,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三、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建一个趣味、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一个创新性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学习。如在学习某一传统文化知识时,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同学通过自主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得到最后的成果。这样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们牢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此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课堂不是学生唯一的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所,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使同学们更好地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3]。比如当节假日来临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与节日相关的黑板报或者手抄报任务,这样能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或者書籍阅读等途径,详细了解节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学校可以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这要求学生们深入了解经典,在进行背诵和朗读时投入感情,这样同学们可以深刻感受经典的独特内涵,促进学生深刻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教师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如《红楼梦》、《西游记》、《论语》、《楚辞》等,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的视野得以开拓,同时他们的思想文化境界也得以提升。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让学生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同学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16+173.
[2]马瑞霞,王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师,2018(05):77-79.
[3]张琪.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交际,2017(10):169.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对策
引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先人们智慧之结晶,是国之瑰宝,是全人类之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任何时期的人们都具有教育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人生真谛,反省自身,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素养。
初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和文化道德素养成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学校应注重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语文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舞台。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道德关注甚少,这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有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笔者将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学生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时需要一个引导者,一位好的引导者能让同学们尽情遨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感受其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拥有探索的欲望。语文教师可以成为这样优秀的引导者[1]。语文老师要想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熟读经典,学会引经据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感染和引导下提升自身文学修养。
例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孔子的生平以及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谈谈除了这十二章以外,孔子的哪些名言警句需要同学们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将这些知识向学生娓娓道来,在高超的背诵能力和极具感染力的讲课能力的影响下,同学们会感叹老师的知识渊博,崇拜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侃侃而谈,就要对其拥有深刻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们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深入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思想的工具,教育学者在编纂教材时就引入了许多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文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解读语文课本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获取课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陶冶道德情操[2]。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解释全文主要内容,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让同学们理解本文中心思想。教师可对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进行深入分析,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的刚正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学知识,谈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在哪些文章中运用到了,哪些事物会被中国文人赋予哪些情感寄托等等。通过《爱莲说》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并以此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培养正直、纯洁的高尚品质。因此,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三、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建一个趣味、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一个创新性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学习。如在学习某一传统文化知识时,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同学通过自主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得到最后的成果。这样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们牢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此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课堂不是学生唯一的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所,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使同学们更好地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3]。比如当节假日来临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与节日相关的黑板报或者手抄报任务,这样能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或者書籍阅读等途径,详细了解节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学校可以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这要求学生们深入了解经典,在进行背诵和朗读时投入感情,这样同学们可以深刻感受经典的独特内涵,促进学生深刻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教师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如《红楼梦》、《西游记》、《论语》、《楚辞》等,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的视野得以开拓,同时他们的思想文化境界也得以提升。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让学生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同学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16+173.
[2]马瑞霞,王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师,2018(05):77-79.
[3]张琪.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交际,2017(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