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历史教学中的研究精神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研究性学习恰好可以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开展学习。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提供优越的条件。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精神;途径
  学生成绩产生差异,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要想让教学取得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很重要,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其学习精神,让学生逐步养成研究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一、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条件,培养研究精神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其次,培养研究精神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再次,历史教材为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提供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精神的方法与策略
  1.运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培养其良好的研究精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中,成功人士、科学家、学者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背后必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对事物进行研究学习,最终取得成功。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会不怕辛苦地付出,深入研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解决其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素材的优势,以讲故事、看多媒体视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成功人士的事迹,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他们学习,从而培养其良好的研究精神。
  例如:在初中历史隋唐文化中介绍唐朝书法家怀素年少家贫,为学书法广种芭蕉,用蕉叶写字。用坏的笔,可以堆成一个土丘。他的草书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史实向学生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只有通过努力钻研、坚持不懈,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学生被这些事迹所激励,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其学习品质和毅力必然会得到全面提高,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并成为指导自已的行为准则。再如:玄奘在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研究佛经。最后终于带回佛经六百多部,他和助手陆续译出一千三百多卷。这些佛经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历史的重要史料。教师可向学生总结说,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不可少。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合理的研究思路
  学习需要科学的指引,无头绪、不科学的学习,最终不会取得好成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研究思想品质和正确的研究思路。
  例如:学习北朝农学家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文献,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在此基础上,他写成了《齐民要术》。再如:明清文化中介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中讲到:李时珍出身医门,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为了写成《本草纲目》,他不但对大量的药书进行深入的研读,还亲自走访了很多地方,把散落在民间的药方整理收集上来,针对各种中草的特性,采集标本,同时向当地的药农虚心请教。有时为研究许多古代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或对古代书上记载有怀疑的药草,不是枉下结论,而是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试得出药性,最后用二十七年时间终于编写成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认识事物要从一般性到特殊性,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际,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3.指导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学生具备了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思路后,还需要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该将科学的研究策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一套研究性学习策略,通过与教师的相比较,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策略。不管怎样设计教学,教师都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选择与教材相辅的教学策略。例如:介绍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时,讲到他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见到、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坚持写日记,实际上也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式较有影响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也正是此书,为我们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地理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教师可以此来指导学生:日常学习贵在日积月累,大家应该勤动手、勤动口,多记录、多问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像徐霞客一样注重搜集、积累材料。应认识到占有较详尽的第一手材料是取得学习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手段,用自己“钻牛角尖”的精神,对某一事件或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深入的研究,学生对历史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6).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