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更好地体现互动。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等几个层面上,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行为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师 师生行为转变
一、课改:传统·借鉴·创新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课程是“六艺”,所倡导的是愉快教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果我们把《论语》也视为一部教学档案,可以从中透视出师生课程实施中所体现的无拘无束,充满快乐,个性洋溢和积极情感。到了韩愈的《师说》,教学实施可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教学实施的定位太高,对大多数老师而言太难,对少数“圣人”来说不难;广大私塾先生就只有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先贤的经书了,读书从而成了苦差事,而教师、家长用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李白“铁杵磨成针”等典故来激励学生吃苦。
传统的课程实施体现为“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其实质是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是权威,是教学发言人;学生则成了“听众”,无生命活力地被动接受。课程实施中“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屡见不鲜。传统的课程实施使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失去了积极态度,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失去了活泼和开朗,同时缺乏素质教育倡导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继承传统课程实施的精华,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应探索新的“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个人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课程实施的创新性要求。我国在教改实践中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形成了所谓“四大家族”:学导式教学实验、目标教学实验、情境教学实验和创造教学实验。
二、教师:引导·组织·参与
按行为主义的理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实施中的行为是向学生灌输前人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明显地接受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组织、帮助学生对新的信息重组改造,生成新的意义;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行为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者。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把学习还给孩子,把教学自主权交给教师。学习有很多条路,教师是领路人、引导者,课程实施中应重视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学生为本体,重视发现式的教学与学习,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傅道春教授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教师的引导、促进者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
以“教学互动”为特征,其理论基础是“师生统一主体说”、“教学最佳结合说”。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三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激发起学生学习需求,调动了情境因素,创造条件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向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发展,达到从“教”到“不教”。
为真正把学习还给孩子,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组织行为应民主,借助规则来建立稳定的秩序,班集体的决策、活动程序与进行方式由教师和班集体核心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既将自己视为班集体之一员,又积极提供建议供学生参考,通过情感的融洽,团结合作来体现组织的主动作用。课堂上从强调教材这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课程实施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围绕学习内容,加大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比重,追求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气氛,也就是日本广岛大学教授片冈德雄称之为“支持型气氛”。课堂上,提出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增加走动,扩大与学生的多种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增加对学困生的提问,寻找研究课堂问题的焦点,组织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学生发现后的反思,引发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与步骤等。
国际教育大会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明确建议:“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成为更活跃的合作者)。”师生间的合作除了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外,还应该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然后知不足”,努力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
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校职能的变化,教师评价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资源的变化,关注学生范围的变化,教师更多地履行着多样化的职能:组织学生的学习,开发社区内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与教师们广泛合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家长合作共同备课,请家长提供社区教育资源,参加校内服务、课外活动,学习倾听与访谈等,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北师大最近对中国和英国少年的创造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少年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除了文化差异,社会氛围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教与学的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设计多种活动;我国则重在“教知识”,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是接受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上。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中,谁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其主观能动性一是表现为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受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价值观的推动和支配);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制约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实践活动的主体,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关键,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动性的主体。 新课程实施,就动机与态度而言,我们倡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就社会环境而言,我们倡导个人单独学习转变为善于和同伴合作学习;就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倡导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应体现为: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现各种思考策略、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有内在动力,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能自我监控与调适。
学生自主学习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学习比被动听老师讲积极得多,学习有紧迫感,培养了竞争意识,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要求合作者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相互支持配合,产生促进性的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成效进行评估与提高。合作的形式很广泛,学生间、师生间、教师间,乃至学校与社会间、校际间的合作。有的教师在较为乏味的识字教学中,在同学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同学间抢读生字,互相用“玩牌”方式来让学生生字过关,是有效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由一个团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设计并协同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关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三个目标。钱伟长把这种学习过程概括为:针对某个问题搜集资料,了解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分析发展方向,对科学的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和概括,得出共性的东西,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办法,再经过实验证明这些想法是对的。
新课程的圆满实施有赖于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只有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其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3.
3. 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施建平.让学习变得更轻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6. 黄启后.新课程实施中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J].昆明:云南教育,200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英语教师 师生行为转变
一、课改:传统·借鉴·创新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课程是“六艺”,所倡导的是愉快教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果我们把《论语》也视为一部教学档案,可以从中透视出师生课程实施中所体现的无拘无束,充满快乐,个性洋溢和积极情感。到了韩愈的《师说》,教学实施可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教学实施的定位太高,对大多数老师而言太难,对少数“圣人”来说不难;广大私塾先生就只有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先贤的经书了,读书从而成了苦差事,而教师、家长用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李白“铁杵磨成针”等典故来激励学生吃苦。
传统的课程实施体现为“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其实质是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是权威,是教学发言人;学生则成了“听众”,无生命活力地被动接受。课程实施中“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屡见不鲜。传统的课程实施使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失去了积极态度,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失去了活泼和开朗,同时缺乏素质教育倡导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继承传统课程实施的精华,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应探索新的“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个人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课程实施的创新性要求。我国在教改实践中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形成了所谓“四大家族”:学导式教学实验、目标教学实验、情境教学实验和创造教学实验。
二、教师:引导·组织·参与
按行为主义的理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实施中的行为是向学生灌输前人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明显地接受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组织、帮助学生对新的信息重组改造,生成新的意义;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资源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课堂行为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者。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把学习还给孩子,把教学自主权交给教师。学习有很多条路,教师是领路人、引导者,课程实施中应重视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学生为本体,重视发现式的教学与学习,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傅道春教授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教师的引导、促进者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
以“教学互动”为特征,其理论基础是“师生统一主体说”、“教学最佳结合说”。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三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结合,激发起学生学习需求,调动了情境因素,创造条件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向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发展,达到从“教”到“不教”。
为真正把学习还给孩子,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组织行为应民主,借助规则来建立稳定的秩序,班集体的决策、活动程序与进行方式由教师和班集体核心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既将自己视为班集体之一员,又积极提供建议供学生参考,通过情感的融洽,团结合作来体现组织的主动作用。课堂上从强调教材这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课程实施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围绕学习内容,加大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比重,追求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气氛,也就是日本广岛大学教授片冈德雄称之为“支持型气氛”。课堂上,提出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增加走动,扩大与学生的多种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增加对学困生的提问,寻找研究课堂问题的焦点,组织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学生发现后的反思,引发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与步骤等。
国际教育大会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明确建议:“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成为更活跃的合作者)。”师生间的合作除了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外,还应该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然后知不足”,努力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
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校职能的变化,教师评价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资源的变化,关注学生范围的变化,教师更多地履行着多样化的职能:组织学生的学习,开发社区内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与教师们广泛合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家长合作共同备课,请家长提供社区教育资源,参加校内服务、课外活动,学习倾听与访谈等,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北师大最近对中国和英国少年的创造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少年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除了文化差异,社会氛围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教与学的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设计多种活动;我国则重在“教知识”,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是接受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上。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中,谁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其主观能动性一是表现为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受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价值观的推动和支配);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制约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实践活动的主体,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关键,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动性的主体。 新课程实施,就动机与态度而言,我们倡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就社会环境而言,我们倡导个人单独学习转变为善于和同伴合作学习;就教学方式而言,我们倡导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应体现为: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现各种思考策略、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有内在动力,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能自我监控与调适。
学生自主学习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学习比被动听老师讲积极得多,学习有紧迫感,培养了竞争意识,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要求合作者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相互支持配合,产生促进性的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成效进行评估与提高。合作的形式很广泛,学生间、师生间、教师间,乃至学校与社会间、校际间的合作。有的教师在较为乏味的识字教学中,在同学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同学间抢读生字,互相用“玩牌”方式来让学生生字过关,是有效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由一个团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设计并协同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关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三个目标。钱伟长把这种学习过程概括为:针对某个问题搜集资料,了解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分析发展方向,对科学的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和概括,得出共性的东西,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办法,再经过实验证明这些想法是对的。
新课程的圆满实施有赖于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只有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其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3.
3. 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施建平.让学习变得更轻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6. 黄启后.新课程实施中师生教学行为的转变[J].昆明:云南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