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 炉火纯青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雨》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典范,曹禺以炉火纯青的艺术表现手法奠定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雷雨》创作;外来影响;之我见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更是他的成名作。他运用话剧这个舶来品,消化西方戏剧的营养,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为背景,结合传统戏剧的艺术技巧,洋为中用,一发表就震动文坛。具有外国文学知识的读者,从中不难看出这部剧作受外来影响的痕迹。
  首先,《雷雨》的创作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它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想要摆脱“杀父娶母”命运的束缚,结果还是被命运所捉弄,他悲愤地刺瞎双眼,流浪而死。再来看《雷雨》中侍萍的形象,她是一个善良、深受迫害的不觉悟的劳动妇女形象,她把自己的不幸归之为命。她一直逃避,结果也是被命运所捉弄。这与俄狄浦斯的命运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有不同这就是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阶级矛盾不同。
  命运观念是希腊人思想意识中的一个特点,当时他们不能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規律,历史发展也有其必然趋势。他们往往把不能解释的种种遭遇都归之为命运。曹禺在当时看到“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唤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他通过侍萍描写了“残酷的井”,对侍萍的命运却无法给予解释,只能归因于“自然的法则”,这与他受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雷雨》虽受古希腊悲剧命运的影响,但不局限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它含有一定的社会阶级内容。侍萍的悲剧命运是由当时的社会黑暗造成的,侍萍和周朴园各代表不同的阶级。由于剧作家思想上的局限性,使这部悲剧笼罩上一层宿命的神秘的气氛。虽然这部剧没有充分表达两个阶级的斗争,但毕竟将封建官僚买办阶级家庭的道德沦丧与丑恶暴露出来了。这就是它有别于古希腊命运悲剧之处。
  其次,《雷雨》带有莎士比亚式的性格悲剧的意味。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鲜明生动,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这是莎士比亚人物个性化的特色之一。《雷雨》中的繁漪追求个性解放,也有叛逆精神,她以不正当的乱伦私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爱寄托在一个废物周萍身上;她果敢阴鸷,但对周萍的乞求又是那样的卑下。戏末,她在进行着毁灭性的行动时,突然知道了侍萍是谁,面对这位命运更悲惨的妇女,她的仇恨之火熄灭了,甚至忘了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而代之以对侍萍同情和内疚。她这多面、复杂“雷雨”般的性格,难说可恨、可爱?繁漪被塑造成这样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可见曹禺深得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精髓。
  莎士比亚悲剧的另一特点是人物性格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处于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既有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冲突,也有人物的内心的冲突。繁漪的性格变化也是环境造成。她本是旧式中国女人,文弱、安静、明慧,后受新思潮影响,渴望爱情,追求自由,思想狂热,这显然与固守封建秩序的官僚资产阶级家庭格格不入。繁漪这美丽、聪慧、狂热的心灵在这监狱式的周公馆里被窒息、畸形,她变得乖戾、阴鸷和极端。环境造就了她这“雷雨”般的性格,她不愿沉默了,她要复仇,要捣毁这“体面、圆满的”家庭。这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艺术风格毫无二致。《雷雨》是曹禺接受“外来风”,表现中国风格,塑造鲜明生动人物性格的成功典范。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曹禺将其运用到《雷雨》中。同是受迫害的妇女,通过四凤庄重、纯真的性格来表现繁漪的果敢、阴鸷,通过侍萍的软弱、认命来衬托繁漪的“雷雨”般的性格。这鲜明的性格对比和冲突,给人以心灵震撼,具有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再次,《雷雨》是社会悲剧,它多少受到易卜生剧作的影响。
  易卜生的剧本《社会支柱》揭批了资本主义上流人物“良心上见不得人的黑斑点”,剥下他们伪善的外衣,撕毁了所谓正人君子的遮羞布,让观众看到他们丑恶的面貌,卑劣的灵魂。《雷雨》看似一出家庭悲剧,实则是社会悲剧,周朴园就是二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一个血债累累的资本家。曹禺在剧中运用了明暗两条线,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展现周朴园与家庭成员的冲突,表现他专制、虚伪、冷酷;暗是以广阔社会背景为衬托,表现出周朴园与工人势不两立,揭露了他的残忍、阴险、狡诈。
  最后,《雷雨》成功模仿了西方古典主义“三一律”。地点几乎都是在周公馆的客厅内;时间从第一幕至第四幕为时仅一天,从夏日早晨至当天半夜两点钟;情节是周公馆一天所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周朴园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三一律”地运用,使剧情结构简练集中,矛盾冲突尖锐鲜明。
  曹禺博采众长,把欧洲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融于中国话剧《雷雨》中,将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和西方话剧的表现手法相糅合,可以说《雷雨》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典范;曹禺用炉火纯青的艺术表现手法,洞悉时代的敏锐思想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崇高地位,《雷雨》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其他文献
【摘要】多元的教学模式能够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美术老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将美术课上成真正的美术课。文章讲述了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寻找和发现丰富的教学材料,将多领域和多学科进行结合,创造了一个不仅仅是画画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快乐的学习,避免只有老师参与课堂的现象。  【关键词】课堂;美术材料;教学手段;多学科  现在很多课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情理共融的策略展开教学,致力于追求理因情生、情因理达、情理交融、和谐共生的境界,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智得到协同、全面发展。文章以“认识分数(二)”教学为例,通过复习、对比、巩固和总结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理共融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合理、规范、准确的动作示范既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学生进行科学与安全的锻炼,还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与练习积极性。文章对当前小学体育动作示范教学的误区做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加强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有效对策,以为众体育教师达到动作发展优化、肢体协调促优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动作示范;常见误区;有效对策  一、
期刊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在社会公众面前似乎只是一种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形象,先学后教,甚至现學现卖,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如此而已。直到英国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发表自己的创见才改写了这种误解。  斯滕豪斯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如果教学要得到更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斯滕豪斯提出了“解放教师”的思想,而通向解放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  【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励志小故事,通过彼得·弗雷特淘金无果改种花草最终实现梦想的经历,向学生讲述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课文中,无论淘金者的蜂拥而至与一无所获,还是彼得·弗雷特的埋头苦干与若有所悟,都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语
期刊
一、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离子膜为载体,通过分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深入理解电解原理。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通过展示电解示意图,依据电解原理分析电极反应。  3.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以氯碱工业、电解硫酸钠废水,工业制备次磷酸的工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创新、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工业生产实际为载体
期刊
【摘要】为了改变当前高考历史复习课中缺乏“主题立意”,内容零散,复习方式单一,无新意等问题,我们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中开展了“整合教材资源,主题立意复习”探究,尝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解题能力。  【关键词】整合资源;主题立意;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的编写以模块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包含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专题,
期刊
【摘要】职业能力培养是当前深化中职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中职畜牧兽医学校提出了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的全方位人才,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能力;技能人才  一、国家当前形势要求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是社会需求高层次技能型人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的数学教学也同样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改变,从整体的规划来看,初中的数学总体上的教学任务还是不会有所变动的,需要提高重视度的应该集中于教学的质量问题上。这就要求老师更加注重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兴趣只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基础动力,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注重的是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地域资源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将为学生学习语文开拓出更加宽广的天地。文章以“石文化”为主题,对地域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并以开展“石文化”特色主题习作教学研究为例,具体说明如何依托文本迁移习作方法,拓展内容丰富习作素材,梯度分解把握习作重点,活动体验张扬习作个性。  【关键词】地域资源;习作教学;学生个性  《课标》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