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重要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4年前,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到现在供职的这家医院应聘,过程很特别,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五载寒窗,我勤学苦读,成绩是公认的优秀。所以,在综合面试、理论知识笔试两项考核中,我都顺利通过。最后一关是临床治疗问答,结果直接决定去留,我信心满满。
  这次考试由医院的学术权威、顶级临床专家顾教授主考,试题看起来却很简单,不是复杂莫测的疑难杂症,而是一个小小的问题: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人由病毒引起的重度呼吸感染,发烧、流涕、咳嗽、血压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征,该怎样处理?
  我用在课堂上学来的常规治疗方法应对。试题简单,我的回答也非常轻松。本以为可以十拿九稳地跨过这道门槛,可是,满头白发、慈眉善目的顾教授,却绷着脸给我打了个不及格,并随口说一句:“需要用抗菌素。”
  回到自己的座位,我迫不及待地翻阅随身携带的书籍,自己的回答没错啊,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呀!顾教授要求使用抗菌素,不但完全没必要,而且有滥用之嫌。可是,这么德高望重的专家,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吧?我再次翻书,发现书上的解释并没有说明是在什么环境下,顾教授的前提却是5000米以上的高原。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但理由呢?
  2
  既然已“不及格”,那么再争取也没用了。认识到大局已定,我迅速整理好情绪,不再忐忑不安,但这道题目的答案与思路,却让我运转起来的大脑无法停止。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考试的结果当然很重要,因为它关乎谋生。但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一个热爱自己专业的学生来说,试题的答案更为重要,因为它关乎职业理想和追求。
  我的执拗劲上来了,心想,出局不可怕,可怕的是死的不明白;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在哪里。我决定留下来打开这个心结。这时,应聘的人都散了,有的满怀欢喜,有的一脸沮丧。我随着人流走出来,在大门口停住脚,我要等顾教授,我要向他老人家讨个明白。
  一刻钟后,顾教授和一位50出头的先生走出来。两人一边走一边在聊什么,我迎了上去。
  “顾教授,您好,打扰一下。”我说。
  “小伙子,有事吗?”他怔了一下,然后认出了我,“是你?考完试还没走呀?”
  “顾教授,我请教个问题,我是按着教科书的解释作答的,可您为什么给我个不及格?”我问。
  顾教授笑了,慈祥的面庞更显亲和。他看了看身边的人,然后认真地说:“你的回答,在常规情况下没错,可我问的是5000米以上的高原。常规情况下,抗菌素是禁用的,理由有四,一是浪費,二是成抗药性,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但是,在5000米高原上就不同了,高原气候恶劣,病员抵抗力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这时不但需要抗菌素,还需要加大剂量使用。”
  3
  听完顾教授的分析,我茅塞顿开,心服口服。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几十年经验智慧的积累,是不可能总结出这四大因由的。
  我正欲感谢,顾教授却微笑地看着我,又补充一句:“做医生尤其要谨慎,但谨慎不等于不自信。而自信的底气,来自多年的理论学习和经验累积。”
  “我不是对考试结果怀疑和不甘,只是不想漏过正确的答案。我明白您的教诲了,谢谢您,谢谢您的答案。”说完,我鞠躬致敬,正准备转身离去,一直默默站在旁边的那位先生忽然开口:“等等!”他的表情里有几分意外,我也同样。
  先生上下打量着我,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错,有潜质。落聘了不沮丧,刨根问底,把专业看得比结果重要,把‘为什么’看得比‘是什么’重要,一旦工作了,肯定不会盯着浮躁的事情,而是一门心思把业务钻研好。”说到这里,他停顿下来,“这样吧,你明天来上班。”
  太突然了,我愣在原地。顾教授哈哈大笑,拍拍我的肩说:“小伙子,不相信他还是不相信自己?我们院长一向很有眼光哦。”
其他文献